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曾经,家访以一种温暖妥贴的姿态成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出现,家访面临着挑战。那么,  相似文献   

2.
于慧慧 《师道》2005,(10):43-43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3.
喻秋萍 《师道》2005,(8):34-34
一脸的疑惑,一脸的不满,一脸的不屑,也一脸的嘲弄。我愕然、惘然,也惶惑了。“因为我比你大,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因为你的父母把你托付给了我们,因为我是为你好,因为……”千百个理由,千百个借口,千百个因为所以,它们拼命地想往外冲,搅得我口干舌燥,脑子里昏天黑地一片空白,它们全卡在我的喉咙里,关在我的脑海里,我只能压着它们,像关着那要冲出地府的妖魔鬼怪。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幼稚,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其实他们常常忽略了自己作为教育的责任,殊不知,学生的幼稚无知和我们许多教师本身思想见解的贫乏肤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唐琼芳 《湖南教育》2004,(23):18-18
在办公室和教室之间,有一段长长的叫做"绿之韵"的走廊。每次,我都像一位匆匆过客一样大步向前,几乎从不驻足停留,虽然,长廊里景致不错。  相似文献   

6.
赵钦玲 《福建教育》2005,(10A):13-13
一个偶然的契机,改变了杨杰,也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7.
8.
李本华 《中学教育》2005,(10):23-24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分明感到自已内心的沉重与痛苦。我知道.这个题目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我的耳闻目睹,还是使我写了它。如果这篇短能起到些许的关注与提醒作用的话,它的价值也就实现了。[编按]  相似文献   

9.
王兆正 《江苏教育》2004,(7A):33-33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当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首先是震惊,其后是一种久久的惋惜,惋惜的不是这个教师教育机智不够好,教育观念尚且陈旧,而是两个孩子被伤害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马长军 《师道》2004,(6):15-15
暑假期间,我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计算机培训,那里同时还有教师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随后又有普通话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资格培训。其实在整个假期里,教师们不仅在忙这些,还有不少人正在参加电大函授学习。有的人则在家里自学,专科攻下了又读本科,都在为提高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把眼光投向“那一代”名师,检讨他们的教育足迹并进而反思以他们为主角的那个年代,哗众取宠图一时之快当然和我们绝缘,简单地就人论人、就时论时也不是我们的真正用意。作为“整个教师群体蓄势多年而自觉进行的一次具有民间色彩的教育反思行动”,从对名师的反思到最终指向自我的反思是一个自然的过渡,也可以说是这次讨论的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本期专题我们即刊发一组一线教师、教研员进行痛切的自我反思的文章。在编辑这组文章的过程中,我们数次被震撼、被感动,就如同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这是何等的虔诚啊!面对如此虔诚的文字,一切一切的“小”都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作为编辑,我们必须要向六位作者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到一个小故事。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教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毕竟,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教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继续问:“如果那个装钱的手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他此时奄奄一息地发出求救…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05,(10A):6-6
若干年前,我们的长辈亲朋若是亲切地夸赞:这个孩子真是勤奋好学。我们童稚的心灵总会由衷地漾起幸福的涟漪,因为我们知道,借着勤奋的垫脚石。我们将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而今天.很多时候似乎很难有同样的事实让我们发出同样的夸赞,甚或现在也很少有人对此类“赞誉之词”乐用不疲,即或偶尔用之,一部分人脱口而出的应答往往让人瞠目结舌:“勤奋早过时了!”  相似文献   

14.
15.
为什么说教师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是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构筑或者说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是忘不掉的。同样,笔者认为所谓“受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在经过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后,所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生成的存留于学生灵魂的态度、能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并非学生所受的教育本身,所以,也是忘不掉的。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6.
逼你成功     
每个周末我都会睡个懒觉,上午十点钟以后才起床,胡乱吃点什么就做中午饭,午饭后的午睡就又消耗了大半个下午,常常就这么吃吃睡睡一天就过去了。不用上班的时候就睡个懒觉的人一定不只我一个,我想世上大多数的人在没有压力的时候都会放松一些。也就是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就  相似文献   

17.
有一收藏爱好者邀请一位古董商对其高价购买的一块长约4寸的田黄印石进行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一位小学生对我说道:“我们老师好不公平哦!”我问道:“为什么呢?”孩子说:“我们老师罚这次成绩考得较差的同学去扫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学习好,扫了地就更没有时间去复习了啊,还怎么学习得好呢!”在我们老师看来,通过惩罚来教育学生是再正确而平常不过的了。但是幼小的学生心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师生心理的巨大反差怎能不使我们的教育结果低效,甚至是适得其反呢?  相似文献   

19.
挚爱无痕     
一位同行给我讲述过一件至今想起来还让我动容的事情:16岁的时候,她上初中二年级,成绩并不好,在班上显得很普通。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同班好友悄悄地把她拉过来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有了这次考试的卷子了。”原来,离她们学校不远的另一个学校已经考过,他们用一样的卷子。  相似文献   

20.
吴剑 《学子》2004,(2):36-36
最近,关于“还有必要对教师保持特别的尊重吗?”这一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网民们的极大关注,加之冒出来的几起教师猥亵甚至强奸学生的案子,更让网民们群情激愤,一时间,“天下乌鸦一般黑”,教师的职业价值在世俗的眼光中蜕变得分文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