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城市教育管理的新体制,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对于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实现《纲要》确定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起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开展城市教育改革要在“综合”上下功夫,目的是针对我们在单项改革中不易解决的那些带有综合性、涉及全局性的问题。我们只有抓住了那些带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城市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教育发展正处于威胁国家安全的政治环境、“双循环”格局的数字经济环境、“老龄”和“少子”两极分化的不均衡社会环境、“卡脖子”的科技制约环境、“多极”文化入侵的文化环境,以及“教育脱钩”的国际化环境。同时我国教育发展也处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高质量的人才体系、师资体系、课程与教学体系,以及教育生态环境体系的宏观教育改革与发展环境。教育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应对复杂多样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十四五”教育发展应实现六大战略目标:稳固国家安全、服务和引领经济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铸就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开放和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实现教育发展六大战略目标,应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与教学、生态环境建设四大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三个面向”的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要了解和学习世界上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未来,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需要,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储备人才。因此,按照“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推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更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现代化纳入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亦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交往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文明进步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其重要意义已深入人心。怎样进行教育创新,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教育创新,必须突出实践“三个代表”。 一、教育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国庆节前夕给北京景山学校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这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更好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在和将来对人  相似文献   

7.
“中职”呼唤“高职”天津王继弟,阎常钰15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随着中等职教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完备的中国职教体系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央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学校多年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个目标。我校的做法是: 一、提高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完成“四化”建设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符合我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社区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这就迫切要求教育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国家政府来办教育的旧模式;加强它与地方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来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才能加速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立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将成为我国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一、社会主义社区教育之建立与发展1.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  相似文献   

10.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学校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都负有特殊重要的责任。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陕西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首要任务。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战略意义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出了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小的基础作用呢?其根本在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一、“四位一体”教学法简介(一)教法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现今正处在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知识快速更新,经济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愈益激烈的新时代。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为赢得未来,竞相调整和改革本国的教育,使之能培养出多知、高能的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我国为适应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使在未来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党和国家加大了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强调科教兴国,决心要使我国的教育成为造就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强大基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目标,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学来完成。用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的著名论断,对这个论断应从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和教育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真正理解和全面把握,才能使我国现代化建设避免片面、畸形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并对贯彻落实这一计划提出了要求。“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等教育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和发展的实施蓝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经济挑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包括: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并强调“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密切结合”。这是繁荣经济、振兴科技,推动职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职教同经济科技结合,既是搞好企业的迫切需要,又是办活职教的必由之路。因为企业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不断推行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来说,就是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这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试从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教师观等方面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加以论述。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小平同志在探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态势的深刻分析,进…  相似文献   

19.
未来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与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合理知识结构是人才的必备条件“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它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既反映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指教育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参与世界的经济、科技竞争、为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既是我国当前之大业,更是我国未来发展之所需.因此,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才,这是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基本精神,它既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特征,又揭示了社会发展赋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社会发展对中学语文教育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研究成人高师专升本“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基本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果;有利于促进教育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