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夏曾佑曾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占有无可争议的一席之地.但因其资料奇缺,迄今少人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及夏曾估个人经历,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开军 《文教资料》2001,3(2):134-142
夏曾佑 ( 1863— 192 4 ) ,字穗卿 ,浙江钱塘县 (今属杭州 )人。他是中国近代比较有名的诗人 ,曾被梁启超视作“诗界革命”三杰之一 ;学问也不错 ,他的《中国古代史》曾是风行一时的读物 ;民国后他还曾出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也算个风云一时的人物。但在他离世只有 70多年之后 ,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关于生年共有 3种说法 :1861年、 1863年、 1865年。主1861年的有 :北京大学中文系 55级《近代诗选》、钟鼎《近代诗一百首》、夏丽莲整理《夏曾佑穗卿先生诗集》 ;主 1863年的有 :朱信泉、严如平主编《民国人物传》、…  相似文献   

3.
蒋观云与夏曾佑是活跃于戊戌变法前后文学改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黄遵宪一起被梁启超誉为"诗界三杰"。他们为了变法救国不断努力求索,在不经意间为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特别是神话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文就两人的学术经历与民间文学方面的主要贡献进行梳理,试图理清他们的学术渊源与研究背景,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夏曾佑是中国近代新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传统的今文经学与西方先进的进化论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以变通和进化为核心的历史观,并以这种历史观为指导,对中国古代史进行了分期。同时夏曾佑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注重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综合地看待历史。  相似文献   

5.
在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于 1 896年前后创作“新学之诗”和 1 899年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口号之前 ,黄遵宪以“我手写我口”为代表的诗歌变革理论及其“别创诗界”的“新派诗”,在一直与京城隔离的环境中独立地发展了二三十年 ,成为诗界革命的最初源头。无论是诗界革命发生的理论准备还是后来的领袖人物 ,嘉应诗人都占了半壁河山 ,可以断言 ,嘉应诗人对“诗界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使嘉应诗人走在诗国“变法”的前列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的关系 ,揭示出嘉应和岭南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意义。本文上篇论述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发生的关系。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对诗界革命的发生描述不正确 ,黄遵宪早于梁启超二三十年就提出了后来视为“诗界革命”思想的核心理论 ,并同时开始创作“新派诗”。黄遵宪的诗歌革新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 ,是其思想文化革新理论的组成部分 ,它表达了诗歌革新和全面进行思想文化革命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当时在思想、史学、文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现在已不大受世人关注的人物,他就是夏曾佑。夏曾佑,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州人,生于一八六三年十一月(清同治二年十月)。父亲夏鸾翔,晚清著名算学家,在他出生后不久病逝。夏曾佑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习,他“自幼好学深思”、“博及群书,几无学不窥”。①一八八六年入津,一八八八年举于乡,一八九○年中进士,任清廷礼部主事。当时中国正遭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国内矛盾也日趋激化,清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与此同时,改良主义思潮正在兴起,作为…  相似文献   

7.
1904年,夏曾佑编著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在沪出版。1905~1906年,第二、三册相继推出。该书内容上起太古,下迄隋朝.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中国通史教材。  相似文献   

8.
夏曾佑(1863—1924年),浙江杭州人,字穗生,号穗卿,又号碎佛,笔名别士,为晚清数学家夏鸾翔之子,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他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交往密切,为“讲学最契之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他曾为之撰稿。光绪二十三年,夏曾佑离京至天津育才馆执教,与严复、王修植等创办《国闻报》,宣扬新学,鼓吹变法,认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不除,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夏早年治今文经学,后又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进化论学说,形成了他的“民智决定论”和“教育救国论”的文化史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应商务印书馆之邀,用章节体编写《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后,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调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4年在京病逝,享年61岁。 《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夏曾佑一生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史学著作。全书分为两篇,4章170节,为章节体中国通史,于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904—1906年),由商务印书馆分3册陆续出版。夏曾佑鉴于中国历史古老悠久,内容繁富庞杂,而历代史书所记又是前后矛盾,歧义间出,难以达到鉴往知来的要求。因此,他撰写此书的宗旨:力求“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以供社会之需”。全书“总  相似文献   

9.
教育之最     
近代最早的函授师范学校是师范讲习所。1910年由张元济、严复、郑孝胥、伍光建、夏曾佑、罗振玉发起,商务印书馆创办。主要帮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学习教育科学知识。课程重点为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史地及理化等课  相似文献   

10.
车祎 《中国教师》2014,(21):94-95
<正>金克木先生写过一个集子,叫《书读完了》。书中讲了一则轶事——1912年,年轻的陈寅恪拜访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跟陈寅恪感慨道,自己不会洋文,只会看中国书,结果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陈寅恪当时对夏曾佑先生"书读完了"的感慨十分吃惊,直到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无书可读的境界时,终于理解了先生当年的话。但我却简直是一头雾水,书怎么可能读完呢?最初了解金克木和他的这本书,是缘于我们文学院的王向远老师。王老师会给大二本科生开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消弭了人存在的高贵性,是教师精神矮化的时代症候。这导致建基于此的教育科学、教师教育、教师道德等都对教师的本体性问题隐而不谈。此外,犬儒主义将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发挥到极致,让教师精神进一步衰微,教师丧失了教育信念,对新概念、新理论采取拒绝态度,教学走向娱乐化与迎合化。从卑微走向高贵,教师首先可以从对真善美的超越性理解与追求入手,重思教师职业的爱与卓越,重思教师生活的审美性,让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具道德与审美实践之意蕴。其次,需要把教师教育从科学恢复到人学,进行本体论、存在论的思索,实现教师的觉醒与解放,进而让教师获得人之为人的高贵。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受叔本华影响,劳伦斯把生存意志作为人物行动的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为向性力和精神占有欲。受尼采影响,劳伦斯赞美躯体,重视生命的内在能量和自我超越性,并与基督教决裂,成为西方基督教道德观的激烈批判者。劳伦斯在性与无意识这两个领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接受,也有超越。弗洛伊德与劳伦斯都把性、无意识与文明对立起来,但弗洛伊德进行的是否定性研究,强调对其疏导和控制,劳伦斯则认为性与无意识是原初的创造性力量,是生活的源泉,是对抗人之社会化和理性化的正面力量。非理性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劳伦斯对现代人心理世界的理解,加强了他的小说的社会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融,是独立与自由精神的统一,是批判与创新精神的并重,彰显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蕴含着“和而不同”哲学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重塑大学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和反思大学精神,以真正把握大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土壤中形成并传承、发展的文化产品,是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招牌名称与民族的历史、思想、心理等文化内涵密切相关。透视招牌名称,可以了解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籍、社会背景、制度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也可感悟传统伦理道德、爱国思想、群体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还可窥见祈福求吉、怀旧归真、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可以说,招牌名称是民族文化的镜像。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针对神灵思维和主体思维提出的。神灵思维是人类的蒙昧思维、原始思维和前现代思维;主体思维是现代思维,是对神灵思维的扬弃,人走出了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绽放出主体的伟大力量。同时也逐渐使主体陷入了自我论的逻辑,自我成为了神灵的替身。现代主体思维成为了人类整体发展的枷锁,更是教育公平思维发展的桎梏。而主体间性思维是共存思维、生态思维、和谐思维、差异思维、后现代思维。是解决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牵涉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等重大问题和重大关系的价值选择和思维路径。从根本上、根基上转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核心思想,是现在及未来教育公平思维重建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与信息,意识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实践的关系,知识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三方面来揭示知识的哲学寓意;知识是人类制作并用以交流和享用的信息,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所形成的内在意识的外在显现;知识既是主体对事物认识的结果,又是对象性活动主体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是生产力的内在因素,它制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形态,依次是宗教思维、哲学思维、科学思维、数学思维、艺术思维。它们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具有独特的存在形态和意义。从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宗教、哲学、科学三种形态:宗教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哲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理解性,科学则依赖于存在的可确证性。宗教思维是最早产生的思维形态,哲学思维从宗教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科学思维又从哲学思维形态中分化出来。从所研究的途径来看,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哲学、数学、艺术三种形态:哲学从质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数学从量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艺术从既综合质与量又将质与量赋形的途径切入对事物的把握。哲学的质是纯粹的质,数学的量是纯粹的量,都具有形而上的性质;艺术则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哲学思维具有超越性、批判性、反思性等根本特征,各种思维形态均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人类的思维具有整体性、复杂丰富性、多层次多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