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更是影响力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指出,在网络信息社会,物质和信息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稀缺性让人们发现,原来注意力可以转化为财富。譬如你拥有了注意力,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明星",而明星是很容易赚大钱的——明星体制是注意力经济的赚  相似文献   

2.
沈大伟  徐婷 《新闻世界》2009,(12):169-170
湖南卫视在2004年主办大众歌手选秀活动“超级女声”,并于2005年、2006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2009年更名为“快乐女声”。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全国刮起了一阵选秀热潮。本文从传媒经济视角对其产生的“注意力经济”进行分析,加深对“快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互联网与传媒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明确了"碎片化""个性化""注意力经济"是互联网经济下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用户需求和传媒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传媒经济新生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意力经济为核心,打造满足市场碎片化需求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构建适应碎片化发展的矩阵传播模式,适应用户多元需求;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增强市场把控能力,营造传媒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传媒"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4.
热线新闻怎样吸引读的“注意力”,也就是如何打好争夺读的眼球之战,这是现在常说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因此,注意力经济的存在、发展、繁荣,是报业市场的一个需求。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充分发挥注意力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雷 《当代传播》2008,(1):22-25
本文对注意力经济学派的脉络做了初步的梳理,对注意力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分歧进行了归纳分析,有利于学者作进一步系统地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玉英 《新闻知识》2003,(10):20-2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力经济成为最时髦的词语。1996年,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称:“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于是,“争夺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8.
晏飞 《传媒》2002,(9):27-28
谈起党刊面对“入世”和“入市”的危机感,眼下似乎还限于“狼来了”的预警。因为“入世”之初,WTO对中国报刊市场有条件的“准入”和当前市场对党刊的诸多保护,致使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传媒市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如何更好地生存是摆在各个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竞争,该何去何从?于是,打造传媒"影响力"的呼声日渐高涨."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目前的报业的市场,正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是传媒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等等不绝于耳.甚至,很多媒体把它奉为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传媒在打造影响力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大众话语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文化以新形态进入网络平台。起源于传统街头文化的网络涂鸦文化,作为后现代亚文化的代表与自媒体平台相结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此外,在注意力资源日益短缺的市场环境下,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外延也被提上重要议程。本文从注意力经济相关理论出发,剖析以网络涂鸦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亚文化所反映的现实需求及注意力资源配置状态,并探究在消费娱乐文化主导的网络环境下涂鸦艺术对注意力经济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王炎龙  蒋亚隆 《今传媒》2009,(11):16-17
传媒的飞速发展推动经济,传媒本身也成为一种产业.注意力资源的提升、新技术的融合变革、数字化产业的升级、信息的全球化消费等构成了传媒经济时代的复合特征.对于传媒经济时代,有学者认为:"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1]提出传媒经济时代的学者一致认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媒经济的崛起(牟荣,2002).  相似文献   

13.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媒体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赫男 《新闻界》2004,(3):38-39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Michael·H·Goldhaber熏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标之为“眼球经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4,(1):38-38
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传媒经济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一、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形成的前提。二、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传媒经济及其理论产生的基础。传媒经济属于信息经济范畴,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试论注意力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注意力经济是一种新理论,强调在信息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谁获取了人们的注意力,谁就赢得了商机。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是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丽琼 《新闻世界》2013,(3):107-108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企业要想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点。微博的出现给现代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机会,本文从微博营销的优势和微博营销的模式来分析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微博营销。  相似文献   

17.
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作者28来研究传媒经济的经验,梳理了作者传媒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即1979年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广播电视,到1992年后由单一的经济学研究转向应用传播学研究,以及2003年构筑应用传播学完整体系,指出传媒经济的学科性质是应用传播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只有从应用传播的角度,才能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媒介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物质经济领域发展的余地越来越小,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强烈,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名声,而这种无休无止的争夺造成了注意力资源的短缺。在这场竞争注意力为主的战争中,娱乐化作为一个主要手段来吸引人们昂贵的眼球。本文对注意力、注意力经济以及注意力经济时代娱乐化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吕苏娟 《新闻世界》2013,(7):217-218
【摘要】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大增导致了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信息的大增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成为了稀缺资源。企业在面临这样一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营销思路,寻求新时代下的营销思路,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来自15所国内高校和40多家新闻传播媒体的150多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对正处于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国民经济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主办。东方卫视、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社、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成都商报、《新闻界》杂志社协办。一、区域传媒经济比较透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