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涣墓志》近出河北临漳古邺城遗址附近。高涣为北齐太祖献武帝高欢第七子、文宣帝高洋之弟,《北齐书》有传。墓志详细记载了其宦绩功业、卒年及葬地等史实,对北齐政治制度、皇陵及北朝墓志文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墓志释文: 大齐平阳王国故昭妃冯氏墓铭 妃姓冯,讳娑罗,长乐信都人。基构崇深,原流[水睿]远。冠冕继轨,德行相承。四叶公门不独盛于往日,九世卿族岂足比于当今。高祖魏大司马,假黄钺。昌黎武王。曾祖侍中,尚书,东平公。祖司空公。并以积行累功自致贵仕。匡时励志。为前代良臣。父光禄大夫。体度冲遂。识怀悼厚。妃生于深闺,克挺正气,禀家风而自远,习世业以大成,职是女工,  相似文献   

3.
陈辅泰  ;刘志华 《档案》2014,(11):33-35
正一、墓志及墓志铭甘肃靖远县新近发现唐代永昌元年(689年)墓[1]志,是在县城郊区机械施工时挖出,同时出土有按压手印砖数块,该墓葬未经文物部门科学发掘。据网络上所见照片,是一盖一底的一盒墓志。青石质,略呈正方形。边长58厘米,底大于盖。志盖近似盝顶形,正面中心方形,刻减地凸起的四瓣花蕊的十字形花卉纹,四角有花叶。方形中心和志盖的四角间是四条向回折角卷头的带状,刻缠枝蔓状花叶。弧形的四面斜刹坡面刻有表示东西南北方位的四神图案:朱雀、玄武、戴冠童子骑龙和双螺髻童  相似文献   

4.
石暎墓志拓本现存国家图书馆,该志原石久已佚失,拓本亦罕见流布,馆存为陈粟园、章钰旧藏,另有题署姚崇撰文之伪拓。清嘉道以来学者纷纭其断代,“北汉/宋初说”为主流。近人岑仲勉、柯昌泗认为此志立于唐兴元元年,其论述未周。本文推详案覆,进一步考定该志落葬于是年的四月三十日。该志所涉唐代历史亦彰显金石补证功用。  相似文献   

5.
6.
郭淑娟 《今传媒》2016,(9):156-157
唐代是中国古代墓志发展极其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不管从出土数量还是碑文的字数来说,都是很受瞩目的。这些墓志为研究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志文文字也是这个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有重要的价值。《王叔宁墓志》主要记载王叔宁生平、职官和家族兄弟等,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文化。本文从该墓志的释读入手,对王叔宁生平、职官和家族兄弟从史料方面进行考证,运用对比法对《王叔宁墓志》的楷书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主要对墓志形制、纹饰、艺术风格等作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17日,河南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巡视过程中,于第七标段安阳县洪河屯乡上柏树村东南地,发现一座北齐武平三年(572年)大型砖室墓,出土少量器物及墓志一合。志主刘通,唐李百药《北齐书》、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多见记载,其人身兼文武之能,一生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是当时较为重要的政治人物。墓志详述其人生平,可弥补文献记载的缺略。而其绘画方面的成就尤为引人瞩目,乃北朝丹青圣手,与杨子华一时瑜亮,因此该墓志的出土,对于中国绘画史的研究,无疑亦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史志之间尚存在名字互倒问题,志主刘通,传世文献一般作刘杀鬼,通过考辨,可知《魏书·崔休传》所记"刘通"另有其人,而北齐天保七年《高刘二姓造像记》亦见"刘杀鬼"之名,时间相合,不能排除同为一人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杨墓志》是尺寸最小的北魏墓志之一,刻于永平四年(五—一),凡十三行,行九字,字体为真书,但略带隶意,书刻甚精。据民国时编的《陕西通志》(《金石志》),此志出土于华阴县。但有关它的记载不多,而且直到九十年代初,还没有任何有关此志出土年代的记载。至于原石是否尚存人间,各记载或避而不谈,或说法不一,悬而未决。 清末民初人方若的《校碑随笔》著录此志仅聊聊十余字: 正书,十三行,行九字。原石不明所在,未 见著录。方氏可能是最早著录此志的,但他连出土地点都未记,可见对此志情况知之甚少。他称“原石不明所在”,…  相似文献   

9.
1997夏初,笔者偶游济南四里山书市,购得一旧抄本,卷端题"李曹太史评镌古今全史卷六"。经考证,知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小说家李渔所撰。清乾隆间被列为禁书,未能刊行,因此流传极罕。今仅知镇江市图书馆藏有清淡宁斋抄本四卷,已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之中。此第六卷向为世人所不知,这次发现,为研究李渔的生平及刨作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李渔(1611—1676以后),字笠翁,号觉世稗官,浙江兰溪人。  相似文献   

10.
继2006年3月,流失海外达1300多年的王羲之手迹《丧乱帖》首次"回国省亲"之后,"书圣"夫人郗璇的一块墓碑又回到绍兴,同时回来的,还有一段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和记忆。因为痴迷收藏碑帖等文物,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其中北京是除绍兴之外的最重要的根据地,几乎每年都要去很多趟。郗璇墓碑就是在北京的意外收获。早在2003年我就听说有块好碑流到了北京,但真正看到是在2005年的上半年。有一次,我去北京的一个大型旧货市  相似文献   

11.
1999年5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考古人员据当地群众反映于西安郊区发现一方唐代墓志,墓志及志盖保存完好,但其出土日期与地点不详.经我们对墓志内容的分析考证认为:这方志文,属唐代正史之外重要的一则史料.现将墓志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乾嘉考据学风大盛,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古史的搜辑钩沉工作。在中国西北边陲立国近两个世纪的封建割据政权——西夏国的历史,引起了不少清代史家的关注,他们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史料,纷纷著书立说,试图重现神秘的西夏国的历史,这样,在清代诞生了一批汉文西夏史籍。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汉文西夏史籍中的绝大多数已亡佚,留存于世的对我们研究西夏历史弥足珍贵。在传世的清人著汉文西夏史籍中,《西夏书》是颇有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册旧书抄本《友菊馆随笔》。根据抄本留存信息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证《友菊馆随笔》为民国九年抄本;作者华澹然,先供职于京奉铁路局,后供职于天津博物院,其业余时间雅好戏曲,曾为多位坤伶题咏。《友菊馆随笔》记录了作者早年的诗酒岁月和给坤伶的题咏。从书中的蛛丝马迹及作者与友人关卓然的通信中,可考证出天津博物院早期的历史:天津博物院早期由直隶巡按使公署教育科管辖,后划归实业界,由此带来了天津博物院巨大的人事与机构变动。《友菊馆随笔》中记录的坤伶多不见于他书,本文考证了于紫仙、苏兰舫、张小仙、梁春楼四位坤伶的生平及其行当、活跃年代等,丰富了中国戏剧史的历史资料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四部丛刊》是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时编辑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之一。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共出了《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该书全部采用善本影印,对古籍版本的流传及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翔实资料对《四部丛刊》的出版过程作了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以时间为序,对陈与义所著《简斋集》的各家刻本、钞本进行分析辩证,以明确其相互关系,并梳析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6.
《铁桥志书》是一部版本较早,流传较少的古代历史地理专志。本文通过大量史志资料,对铁桥的建造缘由、建筑结构进行了简要论述。对志书的内容以及著者、版本进行了详细介绍及其深入考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绛州志》版本源流和现状,《绛州志》的修订,以及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简述等方面,考证《绛州志》的编纂沿革,比较了各个时期编修的《绛州志》的异同。揭示了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特点和其在现存该志版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库大辞典》杨家骆著,南京《中国图书大辞典》编辑馆1932年版。著者杨家骆,民国人,1928年春,他在教育部图书馆任职时,曾浏览过《四库全书》,感到《四库提要》虽为清代群书学问门径,然而能遍读全书者甚少。此外,四库书以四部分门别类,如不明某书属何性质就很难查到,况且,总目以书名立条,不知书名,只知人名,要查到所找之书就更难了。于是杨氏  相似文献   

19.
《曾公遗录》为北宋神宗哲宗时名臣曾布所作的从政日记,今残三卷。其史料价值日益为学术界重视。曾布,字子宣,生于仁宗景祐二年(1035),曾鞏弟。曾布年十三丧父,从兄求学。嘉祐二年,曾布与二兄及从弟、姊夫五人同年登第,一时传为美谈。神宗时,曾布积极拥护变法,深得神宗赏识,由集贤校理、修起居注、知制诰,而进翰林学士兼三司使,与吕惠卿共创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绍圣元年六月,曾布任同知枢密院  相似文献   

20.
《伤寒大白》是18世纪初一本很有价值的伤寒类著作,为清代医家秦之桢所著。对于此书版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相关研究,现将所获整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