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三国演义》大量描绘战争,沙场的血腥屠杀,幕后的勾心斗角,使不少读者产生误解,以为三国是一个只有毁坏而没有创造,只有战争而没有人性的阴暗时代.论文用六方面的大量事实证明:这一时代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多方面展现崭新的风貌,对此后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在整体的人性上,散发出生气勃勃具有阳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走近科学家》是一部从微观层次、从科学家的独特角度解读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好书,书中介绍的物理、航天航空科学、数学、精密光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科学、海洋科学、考古学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两院院士生平故事和科学探索事迹,无不映射出我国科学技术50年发展中的科研背景和历史进程,书中还配发了一些院士们的珍贵照片,增强了书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走近科学家》$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走近《壮族》,走近壮族人的风情;走近《壮族》,走近壮族人的文化;走近《壮族》,走近壮族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走近《白鹿原》□何启治关心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当会在1993年惊喜地发现一道绚丽的文学风景,这就是连载于1992年第六期、1993年第一期的《当代》杂志,而后于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这部近50万字的大书是如何诞生...  相似文献   

6.
7.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的序中说:“中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叶学术发展有一个大转变。俞曲园能熔铸今古,但是章太炎在熔铸今古之外,又能会通中西。……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的。……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季先生这段话提醒我们,对于像汤用彤先生这样一位国学大师,我们有必要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没有…  相似文献   

8.
9.
2006年5月22日,由中央电视台主持的"易中天<品三国>书稿竞标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全国有13家具有正规资质的出版社参与竞标.最终,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首印55万册,版税14%,三年内保底印量20万册,成功竞标.  相似文献   

10.
任火 《编辑之友》2010,(2):25-26
1995年8月,炎热的夏天。我写完了《寻找支点》,把它投进了路边的邮箱后,对身边的朋友说:《编辑之友》一定会发表的。那时,我刚进入编辑界不久,就听大家时不时地议论《编辑之友》,说在  相似文献   

11.
曾勰  熊静 《新闻世界》2011,(11):160-161
纪录毛泽东的历史文献片非常多,但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却反响热烈,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从《走近毛泽东》的定位、结构、细节、声画等方面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视线全方位》是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自办的一档专题新闻类节目,自1999年6月8日开播至今,每天一期,每期15分钟。节目播出三年多来,一直受到省内外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好评,被誉为湖北的“焦点访淡”。根据AC尼尔森公司的收视调查数据反映,该栏目的收视率一直稳定在4%以上,最高收视点达5.7%。 一、有明确的栏目定位 我们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一开始策划这档新闻节目时,就明确定位于:“关注寻常百姓,聆听街谈巷议,透视社会热点,聚集大千万象。”她是一档突出深度和连续性的报道;是一档及时、快捷地反映社会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3.
14.
河北电视台的<读书>栏目开办四年多了,它以其独有的文化品位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在我国电视读书类节目起起落落的大环境中,<读书>为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观众的厚爱,我们从它的内容特色上来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权故里行,巧遇因毛泽东批示而闻名国内外的“小人物”李希凡.40年风风雨雨过来了,李希凡已具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两鬓染霜,大学生成了研究员,“小人物”赫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谈锋未改,锐气依旧.说到当年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的重要批示,李希凡认为切中要害,不能否定.当时全国解放不久,文艺界思想混乱得很,批评完全应该.当然,没有必要搞那么大的运动.关于红学研究,李希凡还是老观点:俞平伯先生在其他方面有他的贡献,但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没有很大贡献,说有也是延续胡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7月22日,易中天新书《品三国》在北京举行全国首发仪式及签售会,现场队伍长达400米,人数约3000左右。由于前来购书的读者远远超过主办方想象,火爆的场面几近失控。为安全起见,签售活动中途被有关部门强令中止,失望的读者甚至当场哭泣。北京图书大厦十余年来的签名售书活动从未发生过如此景象。  相似文献   

17.
于光远先生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革命老人,是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国内屈指可数的跨学科的大学者。对于光远先生的仰慕,由来已久。想到要出版先生的著作,也不是近几年的事了。只是由于自己的实力或者说原先所在机构的观念,这样的念头便只得存在脑中,偶尔调出来想一想,过一把小瘾。及至去年岁末调进了更富朝气的鹭江出版社,这个想法才敢真正提出来。而社长比我期待的还要痛快,他当即作出了决定并要我立即付诸行动。接受任务后,我苦苦地想着一个问题:如何让于老在众多的出版社中,能够选择鹭江出版社,稿酬?出书速度?印数?宣传?这些通常可以拉开差距的“点”,在大师面前都不会有多大份量。那么,这个有效的“点”是什么呢? 在考虑争取于老的项目之前,我们还大力争取过《梁实秋全集》。当时我们为《梁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尽,世上好书出不完”。在新世纪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笔者有幸读到一部出自洞庭之滨、岳麓山下的佳作——《走近科学家》。中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部记录23位世界级声誉的科学大师治学、立业、报国不凡历程的集大成之作,煌煌53万字,大量珍贵的图片、墨宝穿插其中。在作者灵慧、生动的叙说下,一个个耳熟能详、名震中外的国宝级大师向我们走来:35岁即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的杨振宁,音容宛在、高山仰止的严济慈,学贯中西、为民族中兴居功至伟的江南“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点燃绿色革命之火、身价2000亿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揭开生命之谜、奏响生命辉  相似文献   

19.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对我们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这里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对我们认识上的挑战,比如知识经济提出和形成是怎么一个过程?知识经济到底包括哪些内容?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仅仅是高科技知识吗?对中国来说知识普及和知识创新哪一个更根本更关键?等等。对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