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世纪,中国书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选择以及新的艺术道路的拓展,书法将以更为纯粹的艺术形象凝聚着书法家的对生命、生存、生活、生态的全部探求,其书法样相总的将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异与更新,纯古典传统派、新古派与“现代派”书法及“学院派”等组成了当代书坛丰富而多彩的格局,新时期20年以来,形成的“多元并峙”、“百花齐放”的书坛局面已成时代风貌。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书法创作走向了纯艺术化,走向展览示人,使书法更具强烈的现代意识—一大众性、社会性、竞争性和功利性;走向抒情性和闲情通志。因此,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感觉刺…  相似文献   

2.
王铎在数十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从未中断对晋唐古法帖的临摹改制。其中最能代表其雄强豪迈艺术风格的行草立轴临作,就是依托晋唐尺牍手札改制而成的。王铎以“不离古,不泥古”的临创改制实践,将自己的审美理念与传统书法融为一体,以其骨力洞达、奔放博大而又不失帖学韵致的鸿篇巨制卓然屹立于明清书坛,最终形成其“五十自化”个人独特书法风格。其“托古改制”“入古出新”的书法习古思想和艺术实践,对当今书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书法”的“参照系”相对模糊含混,使其创作与欣赏难以切入、把握和深入。文章对“现代书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发现“现代书法”并没有真正超越自身文化背景的规定,且有“滑动”艺术立场的趋向。所有这些使具有传统文化良知及书法情结的读者堪忧。  相似文献   

4.
伟人毛泽东一生酷爱书法并取得世人共认的很高成就,其艺术历程 启示我们,书法艺术必须走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正确道路。片面追求 “狂”、“怪”,轻视基本功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5.
近五百年来,西方文化突飞猛进,加之中国晚清时期的闭关自守,在许多人看来,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已经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最近十余年又重新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类的“中国元素”开始被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归纳出书法的三个特征,进而以靳埭强先生的三件作品为例,引出对中国书法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区别与融合的思考。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已成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师得到发展的一条捷径甚至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引书入画对人画的成熟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艺术。其弊在于,由于强调笔墨程式,导致绘画走上形式主义道路;由于重“意”轻“法”,游戏翰墨,造成绘画作品出现真假、优劣混杂的局面;由于追求凝炼简洁,破坏了画法的丰富多样性;由于书法直接并大量的进入,出现“书侵画位”的现象;由于强调骨法用笔,重笔轻墨,导致出现气韵受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有感于新时期画坛从理论到实践出现的部分盲目与躁动现象,对改革传统的思考以及对现代艺术思潮的思考特作此文,以就教于诸位先生。主要从几个方面作以论述:①笔墨作为传统国画艺术语言其具有的多方面含义。②笔墨的精神内涵。③笔墨随时代而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艺术家的责任。④笔墨革新的活力源泉与实践道路的初步探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删去了原先的“笔墨拓展的几种设想”等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8.
书法这样的艺术形式,最典型地表现了东方人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我们可以称其为道化精神。在由“形象”到“神采”这一漫长的历史嬗变中,书法接受了中国历代思想家、学者、书法家们的无数次的思考与实践,被注入无穷无尽的智慧与玄妙之道,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表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传承与弘扬书法这门艺术。书法能托物言志,书法能陶冶性情,书法能铸就良好习惯与优秀品格。因而,书法教育要在书法物型场中“立心”,在书法研究场中“立字”,在书法实践场中“立人”。  相似文献   

10.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书法小辞典》中的释义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间架结构、分析布局(章法)等方面。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运用书写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是说,书法体现书者的思想感情、智能技巧、运力行气、审美能力等。可见,它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知道书法与写字的联系与区别:书法和写字都以“字”为前提,写字是书法的基础,重在实用;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要求达情抒志,讲究法度,重在艺术。现就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是文字书写最高艺术,它有一个汉字的原身、吸引人的艺身和神秘的道身。它从曲折历史道路上走来,有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艺学观。它的形成受着道、儒各家的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的道、艺规范是书法人的艺为标准,由此才能走向“人书俱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是祖国传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运用粗细、刚柔、顿挫、干湿、浓淡等种种不同形态意趣的结构和点画,产生丰富的笔法体系,并使其成为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根植于人们心中,吸引无数爱好者去学习和研究它。时下,许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都开设书法课,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书法艺术的流源与传承,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书法也有内因和外因的特性,但大多数学生只注重点画、结构、运笔等外因,为了练字而练字,甚至将书法和写字混为一谈,认为写字就是练习书法,有的尽管注重了技法下的美感,但却往往忽视了书法艺术内在的精神和所蕴含的人品、道德及健康等内因,其结果是收效不大,进步缓慢。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感悟在这里于大家商榷。一、注重提炼书法的“神”学习书法我们不仅要研究其形体之美,更重要的是写字人的生命和所写字的高度融合,见其字,如见其人,这便是书法的“神”。初学者往往注重其“形”,而忽略其“神”。“形”、“神”兼备方为书画的最高境界。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忠厚英烈,七十高龄而不屈于叛将李希烈而慷慨捐躯,今日我们在品味他的书法珍品仍能看出...  相似文献   

14.
“集字”艺术在古往今来书法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比较全面地探讨并介绍了“集字”的美学意味与样式,“集字”在书法发展史上的价值与作用以及“集字”对现代书法的深义。“集字”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既能引导人们去继承传统,也能启发人们去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5.
”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命题首见于《宣和书谱》,它高度概括了书法的抒情特征和与诗歌相互生发的内在机制。“诗中有笔,笔中有诗”实际上是北宋人对书法与诗歌关系的理论概括,其理论背景是北宋出现的诗文书画一体论。本文认为,北宋时期,诗文书画领域出现的心源、心印、心画等概念为“笔中有诗”说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黄庭坚等元文人提出的“书卷气”、“字中有笔”等观点为“笔中有诗”说提供了概念内涵。“笔中有诗”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已经抛弃了汉唐以来追求外在威仪的价值取向而开始成为高度心灵化的艺术,由此深刻地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世言史家之书法,其义过于狭隘,对其研究,亦往往流于形式主义,道路越走越窄。本文拟就书法之涵义略述浅见,以求专家指教。 世言史家之书法,盖从《春秋》书法来。在中国史学史上,学者似乎皆由《春秋》之书法而论及他史之书法,历代相因,绵绵不绝,使之成为一个不可改易的老传统,不可不涉及的大问题,似乎成为中国之史家的“独一无二之天职”,“独一无二之能事”。何谓书法?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在本世纪初所著《新史学》中,曾专门论过书法,他说:  相似文献   

17.
重估20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末的中国“现代书法运动”是一场借“现代”与“书法”之名,行“非书法”、“后现代”之实的少数人的艺术运动,其最终的衰落是因为其具有脱离书法本体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艺术很讲究“气”字。作文章“最要气盛”;绘画要“气韵生动”;书法讲究“力实而气空”;歌唱中要求行腔“一口气”。这说明,对气的要求,是我国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人欣赏艺术时一种习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中国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线条的艺术,无论书法或绘画的用线,都讲究“一波三折”.讲究“曲中带直”“刚柔并济”的力量感和趣味感。巩艺用线得于传统而不拘泥于前人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