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甘川省际边缘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特困连片地区,也是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盲区,有必要通过发展本区域中心城市培育经济增长极,实现对边缘区的经济拉动和辐射。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接受辐射和扶贫攻坚等角度对陕甘川六大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汉中市作为陕甘川省际边缘区增长极城市,具有经济优势、地理优势、空间优势和效应优势,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争取成为国家贫困区率先发展试点城市,二是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周边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四是着眼未来重新规划拉大城市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2.
3.
论文从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入手,界定了边缘区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边缘区位优势、资源内在联动优势、资源空间临近优势、旅游产品互补优势等方面分析了鄂豫陕省际边缘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构建联动协作机制、加快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旅游整体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4.
受距离衰减规律、核心-边缘理论和边界效应的影响,我国省际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且发展缓慢,形成省级行政区间的经济发展凹陷廊带.以豫东地区为例,说明省际地区农村积极发挥距离衰减规律、核心-边缘理论和边界效应的正效应,抑制其负效应,是谋求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京广-湘江轴带是湖南省产业空间结构的一级发展轴,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优区位。确定该轴带的空间辐射范围是该轴带实施产业空间调整与优化的基础,深入认识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这一新形势下轴带内外条件的变化,是轴带内实施产业部门结构调整、空间结构重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拓展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基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验证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实证表明:在考虑三次项的影响后,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两个拐点效应,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同时,大部分城市在研究时间段内集聚程度并未超过第二个拐点,说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因此,欠发达地区可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核心区”,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优势互补,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羌族人口增长迅猛。到2000年"五普"时,其增长速度在各民族中位居第二。位于羌族聚居边缘区的平武羌族人口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羌族人口的兴衰、演变和发展趋势,论证了社会变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求如何在专题复习阶段的教学设计中遵循新课标要求,依托考纲考点提炼地理学科大概念,整合乡土资源,构建新形式的教学内容,进行高三专题教学。  相似文献   

9.
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影响——以滁州地区滁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滁州地区地理标志产品滁菊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化约束对滁菊产业发展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区域垄断优势、规模经济效应以及要素优化配置等方面.上述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业发展.为了促进滁菊产业的发展,应重视契约对滁菊产业链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市场开发与管理,创新加工技术,开发系列产品,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同时滁菊产业要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抓住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问题是破解该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行政区割裂机制、比较利益驱动机制、中介效应机制、制度因素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合肥、芜湖、蚌埠三地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生存现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安徽广告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分析和考察可以发现,安徽广告产业集聚的核心并不是"共生"与"循环"关系,而是一种弱肉强食的恶性对立,这种关系也就成为安徽广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安徽广告产业要想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就必须建立广告产业诸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与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自2007年全国六所师范院校施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备受国家与市场的关注.本项目主要以抽样调查与采访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比研究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下.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循环因果关系。把中原经济区25个省级技术开发区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效果,可以断言:产业集聚目前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区域内集聚区与非集聚区没有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使得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反向变化关系,并且贡献系数不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自2007年全国六所师范院校施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备受国家与市场的关注。本项目主要以抽样调查与采访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比研究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的外部驱动力中,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产业驱动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对高校地理布局的影响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为探究产业驱动与高等院校地理布局之间的关系,以唐山市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在产业驱动力影响下,该市高等院校地理布局的历史变迁情况。研究认为,唐山高等教育地理布局与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极具历史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呈东中西梯级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为领先地区。集聚式发展已成为地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拉动就业,改善就业流动趋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印证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的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集聚十分重要,其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日益明显,这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专业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前提条件,它所带来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产业集聚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产业集聚有利于专业化人力资本由专用性向通用性转化,促进区域内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竞争与积累,激发和带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革命时期,党成功实现了维护群众利益与政治动员的有机结合。以川陕苏区为例,党通过维护群众利益实现了有效的政治动员,同时政治动员亦成为党维护群众利益的主要工作方式,尤其在执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甚至是革命年代唯一有效的方式。从结果而言,政治动员确实发挥了切实维护苏区群众利益的功效,同时亦起到动员苏区群众积极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使用范围和规模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考试产业链,与考试有关的各种产业都被带动,并直接从考试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科举和高考通过各自考试产业的形成发挥了可观的经济功效,进而形成各自社会的考试经济。考试经济兴盛与否,主要取决于考试活动,包括考试制度存在时间的长短及其完善程度,以及考试在所处社会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之大小。考试经济的兴旺发达积极作用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只有对考试经济兴利除弊,才能促进考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金融集聚现象,而金融集聚与区域的经济增长紧密联系。本研究以安徽省1996—2016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区位熵模型对新常态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安徽省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要低于全国水平,区位熵值仅处于0. 5左右,金融集聚能力有待加强。(2)安徽省金融行业中银行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推进力度最大。(3)安徽省应该把握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规律,及时调整对金融行业中不同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金融产业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服务,向金融大省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