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丰盛宴席     
哈利目瞪口果。这时他面前的餐盘里都放满了吃的。他从来没见过桌上一下子摆这么多他喜欢吃的东西:烤牛肉、烤鸡、猪排、羊羔排、腊肠、牛排、煮马铃薯、烤马铃薯、炸薯片、约克夏布丁、豌豆苗、胡萝卜、肉汁、  相似文献   

2.
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具有身份性质的户籍制度的结合形成并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打破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是维护农村居民切身利益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利益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使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并行。在此主要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户籍制度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男孩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进班时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总是低着头走路,看上去自卑落寞。每到中午放学时,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的关键是重构农民群体的社会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的社会身份已经步入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在城乡经济统筹政策背景下,农民群体社会身份重构的基本路径有四:政策性禁锢的解除;社会分类标准体系的更新;政治话语权的获取;农村经济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与基础,但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则成为社会公平的障碍,它使城乡居民从身份到待遇处于不平等状态。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乃至个体差距越来越大。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确立社会发展的公平起点。  相似文献   

6.
用计算法设计营养平衡宴席食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品营养平衡的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民众的宴席习俗,设计出一种制作营养平衡宴席食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受历史和制度的影响,贵州的人口流动与迁移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贵州区域间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同时,贵州城乡差别的二元鸿沟至今未消,且“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相当缓慢。为了能有效地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贵州贫困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我们对此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在是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一体化的时候了。而要实现结构的转型,最有现实可能,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实现国民待遇,降低城市化门槛等途径,首先解决第三元的结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9.
宴席曲是流行于河湟地区回族群众中的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于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词健康的婚俗性民间曲艺。为了给喜庆的婚礼助兴,宴席曲极尽贺喜戏耍之能事,而在尽情嬉闹之余,更多方面呈现理性欢娱的态势。厚重、中庸的回族文化是宴席曲理性欢娱的根本,文化机制的具体规范和发挥效用使宴席曲思无邪。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体育事业,先后成立各种体育组织并实施一系列体育政策。但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体育部门采取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政策,群众体育日趋边缘化,也因此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从社会政策视角考察城乡协调发展逐渐引起人文学者的关注。文章从政策性失语现状,政策性失语归因和政策性解决渠道三个方面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宴饮诗是周代贵族努力进行华夏部族文化建设结出的丰硕果实,是周代贵族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华夏民族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诗经》宴饮诗具有歌颂、强化宗法血缘亲情,确立强化贵族阶级的礼乐制度及确立贵族的道德风范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是指政治社会。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不存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民社会。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即第三等级。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专指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一个"脱国家脱政治的领域"。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它由相对独立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小城镇和谐社会构建中,坚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全面影响人的发展,增强人对社会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推动小城镇和谐社会构建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话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各要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治既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原则,也是一种理想的国家治理状态.现代法治的形成,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还必须依托全体公民法治观念的确立和依法行事习惯的养成.我国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公民普遍守法,加快现代法治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改革的深入对中国传统的“弱社会,强国家”模式产生了冲击,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重塑,“小而强国家,大而强社会”关系模式被认为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构建国家和社会良性互动过程中,社团是枢纽,起了重要的作用,社团在我国发展的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大国的国情、“三农”问题、城乡差距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的解决都有赖于城乡的统筹发展,我们应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农民和市民待遇;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丁标 《培训与研究》2006,23(6):73-74,80
法治社会,是指以市场经济作为其活动空间的自治自律的市民主体通过契约,理性缔结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应有权利和利益的一种社会形态,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交往方式及其规范模式方面的差异。宪政国家是指为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免受政府及他人的侵蚀,通过并依据宪法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与规范的国家。法治社会是宪政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通过公法与私法适度渗透来实现良性互动,确立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正是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的互动构成了宪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河北省省情,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经济的理由,并初步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老子激于衰乱之世而创学说,主张“为无为”,任民自然,蕴含了至仁之情:对内,使民皆返质朴,对于那些诡异乱群者,则主张镇之以无为之法,导之以自然之术,使之归于正流;对外,本着慈,倡不争之战,后发而制人,使用兵逞强.之国归于“道”。这样,便能达到“以道莅天下”的境界。入世之心昭然。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四届人大为历史起点,延伸到中共十六大,考察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四个主要历史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可供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四条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