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飞 《文学教育(上)》2014,(20):118-119
乡土题材是文学创作领域独具魅力的一个领域。农村中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多向开掘乡土资源,就能丰富写作素材,具备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把活动与习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取之不竭的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墨景丽 《考试周刊》2014,(29):170-170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以乡土艺术为起点,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地方乡土资源有机地整合进自己的教学,是对课程资源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能够解决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结构单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现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从乡村的自然景观中挖掘习作资源 天台县地处浙东中部.因天台山而得名,已有近1800年历史。天台山悬崖峭壁,峰峦连绵,多溪流瀑布,组成以奇山、怪岩、异瀑、幽洞为特色的自然风景景观。习作的题材俯抬皆是。教师要把学生的双跟从狭隘的课堂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去寻找美、发现美.并及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触来表现美。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语文教学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习作难写,习作难教"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的根本途径必须遵循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习作的兴趣真正地引向对生活的关注,使习作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及其有意义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探索最佳教学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余耀清 《现代语文》2009,(9):152-153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此,教师应摒弃课堂本位、课本定位的狭隘观念,大力开发和使用乡土语文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强化他们发现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石爱华 《教师》2016,(6):32
记得在一次省小语骨干教师的培训中,一位老师就如何指导学生提取生活素材提高习作水平发问:"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各种资源比较贫乏,学生的阅读面也不够广,习作常常内容空洞,无话可说,要怎么办?"导师答曰:"此言差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教学资源,如林间翠竹、门前鲜花、乡风民俗、特色小吃等皆为资源,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何来贫乏之说?"一语点醒梦中人。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引学生心泉自在流淌,说真话、吐真情,  相似文献   

10.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习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  相似文献   

11.
张琪 《教育现代化》2005,(10):32-32
农村的田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一捧泥巴、一根小棒、一片树叶、一块石子,都能让幼儿开展认识、探索和欣赏活动,都是能让他们进行操作和创作的天然材料。我园处于城乡结合的郊区,生活气息浓,幼儿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因此,我们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发民间教育素材,丰富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内容,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幼儿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科学探索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教师应给他们提供空间、材料、时间和机会,充分利用农村乡土自然资源,使之成为幼儿学科学的生动对象,从而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以及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相似文献   

14.
开发、利用身边随处可得的自然资源,创作丰富的物质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在自在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个性化发展,这是教师要进行反思和研究的课题。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本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幼儿在各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科学选用本土自然资源;让本土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这些充满乐趣、童趣、野趣的游戏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当前学生厌作、套作的状况,习作教学应植根于生活,走生活化道路。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摄取素材,观察感受生活,丰富提炼素材;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活化积累,激发倾吐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倾诉,随心所欲倾吐,把生活源头引入作文;同时,把生活和作文集合起来,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并通过讲评、交流、发表、写生活日记等活动,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善写、乐写、坚持写,养成写作的习惯,让习作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一、走向社会,关注时事,在体验生活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养成主动习作的习惯教师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说心里话,写身边事,让生活在学生面前丰富多彩地展现,学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体验之后,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抓住学生的情感表现,活跃他们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开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专题组为单元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尝试以"组"为单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豁然发现习作教学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于是笔者尝试探索在单元整组教学中丰富习作素材的策略研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例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最火的关键词是微课,它的出现,在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一波波的微课热潮。作为农村学校而言,教师利用乡土资源制作生物微课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坐落于历史悠久的牛栏山镇(京东八大古镇之一),坚持"四位一体",开展实践研究,挖掘和利用身边熟悉的乡土资源教育价值,有效助推幼儿了解家乡文化,享受家乡文化的浸润。一、创设乡土气息特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乡文化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挖掘乡土资源,并围绕农村资源在各项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使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