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型网络情报提供机构针对中国市场的报告类情报产品的定价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不同商业情报机构的定价策略,寻找影响网络情报产品定价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国外机构在定价策略方面对国内机构的借鉴,发现网络情报产品所具有的时效性强、固定成本高而复制成本低的成本结构等特性,是影响其定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图书定价方法及图书定价策略,图书定价方法可根据成本竞争者价格和市场需求3个因素进行选择和确实,图书定价的策略主要有图书价格水准策略、心理价格策略、对比定价策略、谐音口彩定价策略和图书发行折扣策略等5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经典的Hotelling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存在盗版时信息产品厂商的竞争定价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定价及最优收益的解析解。然后进行数值分析,讨论盗版获取成本、网络效应、盗版产品效用折扣与正版厂商定价、收益以及市场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并探讨了市场中一方盗版获取成本变动对竞争对手经营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厂商最优定价和收益随着盗版获取成本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网络效应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盗版获取成本和盗版产品效用折扣的提高会降低产品的市场需求,但在既定的盗版获取成本下,网络效应的存在会扩大厂商的市场需求;市场中两方厂商共同提高消费者盗版获取成本是实现两者最大收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美娟 《预测》2012,31(3):76-80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n期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接入定价与电信竞争问题.当存在n期竞争时,如果接入价格大于接入成本,将会导致电信运营商网络规模的大小与其在零售市场产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同时,若某一运营商在竞争初期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用户基数,且在第一期新用户加入该运营商网络的比例大于其初始市场份额,则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通过n期竞争后将产生马太效应.研究结果得出:当存在n期电信竞争时,规制者应以低于接入成本的方法进行接入定价,这样不仅有利于电信竞争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改善消费者福利;若电信运营商的通话流量平衡,为在实践中更便于操作,可采取免接入费制度进行接入定价.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商品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信息商品价格策略,着重分析了捆绑定价策略,多重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通过对网络图书、期刊、广告等网络商品的定价研究,为网络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治文  金娥  熊强 《软科学》2017,(3):115-119
针对平台屡屡出现的用户质量问题,引入不同质量水平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度量,建立平台面向异质用户的定价模型,探讨异质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策略的影响,并分析平台应对用户质量水平变化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平台对一方用户的定价水平与本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负相关,而与另一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正相关,且相关性的强弱取决于高质量用户的占比;另外,若任一方高质量用户占比降低,平台应提高对该方的定价水平同时降低对另一方的定价水平,反之则反;提价与降价的幅度取决于质量水平变化一方与对方平均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比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信、电力等网络产业改革的进展,互联互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国外对垂直性的网络产业中互联互通管制的实践和相关的接入定价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困扰我国电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接入价格是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的经济基础,接入价格应被设计为仅仅实现有效互联互通目标,而不能兼顾其他政策目标;过低的接入价格水平是目前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应该选择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的接入定价;在接入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应以长期增量成本法为主,短期内可以采用完全分配成本法作为一种过渡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家国  李俊 《软科学》2011,25(9):44-47
研究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效应和规律。以博弈论思想为指导,分析了突发事件风险在定价推动型供应链中传递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传递模型,计算了供应链双方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弹性系数。研究表明:需求敏感系数越小,市场需求总容量越大,供应链双方面临的定价风险就越小;扩大需求总量和减小需求敏感系数有利于减少供应链利润对成本的风险反应,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对于削弱成本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有库存的情况下,生产商通过巧妙的定价策略将成本变动的风险更多地转移到零售商利润的变动上,一个合理优良的定价策略对于定价风险分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代信息经济学,对一类逆向选择条件下的企业间专利组合的收益分成策略进行规范性分析。主要结论有:当存在好与差两种类型的潜在参与者时,从专利组合策略的双方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专利组合策略领导者应该制定差异化的分成比率,而且也总可以找到有效的差异化的分成比率。一般来说,分成比率的制定符合成本定价原则或边际成本定价原则,而且在好的类型参与者投入和差的类型参与者一样大小的专利组合行为的努力程度时,好的类型专利组合参与者的收益分成比率要大于差的参与者的收益分成比率;反之,也然。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信息商品基本定价策略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对信息商品特征的3个影响,继而结合案例分析了网络电子书籍收费现状,并对当前现实中常用的定价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多重定价方式作了初步论述,由此提出了网络书籍的多重定价模型,并运甩此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