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月1日1时许,没有关手机习惯的我在睡梦中被清脆的手机铃声惊醒: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交巡警特勤支队一民警打电话说,由于天气寒冷,市区北环立交桥的路面结冰,导致接连发生多起撞车事故,其中还有被卡在车内等待救助的司机和乘客。放下手机后,我想到元旦期间报纸也停刊了,外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是个信息发布的时代,时效、线索、题材等要素的第一手获得成为各家媒体夺取受众目光的焦点,"快餐"式新闻的流行也成为必然,但是这种"快餐"也让记者队伍中普遍滋生出浮躁情绪,多年的从业疲劳,以及采访任务过大、追求高发稿量等因素,使一些新闻单位存在浮皮潦草抓新闻,到部门拿材料照葫芦画瓢写新闻,道听途说做新闻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新闻稿件思想浅了,没深度了,语言干巴了,百姓也不爱看了,所以说,到新闻现场去,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并不是老生常谈,而是目前一个急需大力提倡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一本本证书见证了他的荣誉,一篇篇刊发的稿件诠释了他新闻路上的印迹。自参加工作后,工作岗位在变,但他对新闻的热爱没有改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用自己对新闻事业的执著辛勤耕耘在方格间。他,就是河南省洛宁县广播电视局办公室副主任樊鹏琳。  相似文献   

4.
5.
在庆祝新中国成屯60周年的报道中,各类媒体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创新报道载体,呈现百花齐放的绚丽景象,社会效果明显.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60家媒体联手举办亿万网民共同记录的<中国一日>活动,就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黄牌曝光》获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三等奖,1991年度全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不足700字的短新闻能够获取这些荣誉,是我当初所料想不到的,在劳动得到承认和鼓励之后,再来寻求其中的得失,对我也是很有益处的。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大千世界对记者来说,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其中的酸辣苦甜,时刻伴随着采访者,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记者总是在寻觅价值较高的新闻。当记者的苦于没有写好稿的机遇,长时间我也这样想过。每当报载一条好新闻,总是感叹这类事自己碰不到。随着采访的增多,实践告诉我,好的新闻线索,单靠“想”是想不来的,它需要主观的不懈努力。可以这样说,大家采写好新闻的机遇是平等的,不同的是在于你付出的多寡。越勤奋好钻,付出越多,得到好线索的机会就相对多些,反之亦然。当然,就写好稿的机遇来说,对每个人都不是很多,这就更需要加倍努力,以临战姿态,主动去扑捉、搜寻。否则,好的线索也会从身边溜走。  相似文献   

7.
卢焱 《新闻爱好者》2000,(3):30-30,31
写出个性写出特点,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客观要求。新闻报道是以客观事物为报道对象、以新闻事实为报道素材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新闻事实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并非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成为新闻事实,也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能构成新闻报道。新闻写作的终极产品──新闻作品,既不是新闻事件、新闻事实的全过程,而是全过程中一个有别于其他事物个性特点的一个细节亮点;也不是众多新闻事实的大拼盘,而是作者对诸多新闻事实进行过滤、筛选按新闻价值规律和读者阅读心理的需要,将最有特点的事实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能够抓住…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石野就是这样,他视现场为刀尖,为风口,他乐于在刀尖上舞蹈,在风口瞭望世界各国招聘记者,大致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新闻传播院校毕业生中挑选,一个是直接从社会各种“写匠”中发现。原南方都市报记者石野走的就是后一条路子。“我没有文凭没有背景,面对陌生而喧哗的城市,梦想过上美好而体面的生活,但除了热血和憧憬,除了心头那挥之不去的美丽梦想,我一无所有。几经挣扎和拼搏,我这个从没进过大学校门的农家子弟,终于成为一名为民请命的政法记者。”  相似文献   

9.
童兵 《今传媒》2007,(4):10-11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0.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苏州日报》2001年9月6日上的《卡特观摩村民选举》一稿,被评为消息3等奖。这篇750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在众多参评消息中受到评委的青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篇消息是一篇现场短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11.
文字固然是信息传播的基础 ,但是图形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信息传播中夺得主要角色 ,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不要说电视和网络新闻声像并举、色彩纷呈 ,就是报纸杂志 ,也在媒介竞争中逐渐改变着自身的模样。以特写图片、大字号和各种耀眼的色彩装饰版面 ,成为大众报刊的潮流。从报刊的诞生走进读图时代在报刊出现的初期 ,人们就试图为枯燥的文字表达添加一道图的风景线。最初是刻版的画片或地图 ,后来将照片移植到纸制媒体。日本最早的新闻传播媒体“读卖瓦版” ,即是以图为主的新闻拓印纸。1833年 ,中国境内第一家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历史的记录。许多报道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依然历历在目,使人终生难忘。前不久,美英空袭伊拉克,全国亿万观众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水均益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站在炮火连天的巴格达市中心报道空袭情况的镜头。我们能看到他身后的高射炮火,也能看到拖着光焰从他头顶上飞过的巡航导弹──这是真正的战地报道。显然,假如中央电视台不是派记者到现场去,而是仅仅发几条文字报道或播放一些外国电视台拍摄的镜头,那是绝对收不到这样震撼人心的效果的!当然,文字报道和电视报道有许多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搞文字…  相似文献   

13.
"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①杰克·富勒的这一观点,正好说明了在媒介林立的今天,现场报道为何成为电视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追求方向。过去的电视新闻基本上都是电视录像新闻,事件发生以后经过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后期剪辑、审查等环节才能播出。这样的电视新闻时间上的滞后、空间上的局限、信息上的不完整、形式上的呆板,缺乏现场感使新闻  相似文献   

14.
项国雄  黄璜 《新闻界》2005,(1):32-3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此民生新闻成了各省台的一朵奇葩,江苏电视台各频道纷纷出台民生新闻栏目拉动收视率,结果屡试不爽。在民生新闻成功挖掘了新闻节目收视潜力的时候,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走到了质和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7月31日中午,我从天津出差回来刚到北京,手机上就刷到了北京门头沟城区洪水肆虐的视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应急报道组的记者,我很清楚这些视频意味着什么。来不及回家换衣服,我直接去了单位。刚到台里,出发通知就来了!很快,摄像、直播设备悉数到位,打不到车,部门紧急协调车辆,迎着暴雨,我们向京西门头沟一路狂奔。应急直播,我们都不陌生,只是谁都没想到,这次门头沟之行,会持续11天之久。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八月,我参加了海南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还与同行们一道采写了20来篇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其中有10篇现场短新闻在海南日报、特区时报、海南开发报、考试报、海  相似文献   

17.
18.
邹举  顾雨霏 《新闻通讯》2010,(11):60-61
所谓“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思维模式,以及依此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和框架。“纵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史,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真理或结论都是以特定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式、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即确定不移的研究范式为前提的,按照不同的范式去研究同一社会现象就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真理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5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年轻时在大学念中文系的时候,我只喜欢文学不喜欢语言学,总觉得语言学枯燥、刻板,特别是文字、音韵、训诂那一类的学问,艰涩深奥,更是不敢问津.但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文字学的重要.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四五千年,汉字居功至伟.汉字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审美习性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我们今天读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看着“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这些文字时,似乎孔子、东坡先生和雍正皇帝就在眼前,音容笑貌可掬.没有汉字,怎么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