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17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20世纪末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的教育现代化也许将是一场新的革命,而这场革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育思想的现代化.1、更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永川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永川教育强区之路该怎么走?回到教育管理原点,永川区教委主任陈军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永川教育要走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民生发展之路,必须提升教育管理的科学水平。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研究教育决策和评价中的规律,实实在在按规律办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至今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为便于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长,特从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层次、教育方法、师资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研究具有教育学和民族学双重属性,民族教育研究自20世纪末走上制度化道路以来,比较重视自己的民族学特性,而相对忽视自己的教育学秉性。民族教育研究对象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研究者正确选择研究课题及其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借鉴我国教育学元研究最新进展及其成果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结构等问题进行讨论,以引起人们对于民族教育学反思性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曲折发展相一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从近代到现代已有百年历史,走过了一条移植、借鉴、模仿、自主创新之路。1949年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紧密结合实践,高等教育管理学从无到有,至今已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必须在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研究取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创新,以指导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建设自已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迎接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挑战,实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决策,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许多学校陆续建起了校园网络系统。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网络。本文对所在学校近三年来的网络建设和应用进行了回顾,力求在简易网络环境下探索出一条立足实际、低价实用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对学生工作改革提出了挑战。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冲突,促使学生工作者自身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发展提高,培育起以学生成长为逻辑起点及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并把资源合理配置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管理与专业服务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实践的日趋活跃,在全国教育实验区形成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模式,有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中小学校为重点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进行的与地方共建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等。促进了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许嘉璐 《教育学报》2005,1(1):3-5,26
《教育学报》创刊,主编王炳照兄来函命我撰以助新刊之庆。我不是教育学家,只是有时以一个教育工作和立法机构成员的身份对教育工作有所思考,有时发表些看法罢了。就事论事还可以,如果在教育研究的权威性刊物上论述什么,则吾岂敢。盛情难却,就把我对当前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些疑惑之处,分上、下两部分来谈。前为大学教育三惑。后为基础教育二惑,以就教于学界专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的教务教学管理是21世纪教务教学管理的发展方向.采用B/S结构的开发模式,可安全、有效地对网络化教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实践证明,它能够方便地协调好教师、学生、教室三者的关系,使资源达到最大化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理论运动”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教育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事件。它以费格尔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和西蒙的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实证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大力推动了美国教育管理研究和学科的发展,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管理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的客观演进历程,不仅为人们提供教育史学演进的知识谱系,而且提出教育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局限性与不确定性。由于中国教育史研究源于新式学堂的教学需要,服务教学成为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起点并使其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由此出现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史学研究。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史研究者在借鉴苏联教育史学的基础上,对以往教育史研究成果重新作出分析评判,教育史学史得以兴起;然而,由于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不当,在改变学术研究性质的同时,还改变了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在教育史的恢复重建中,开始关注以教育史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学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这不意味着教育史学研究没有问题。为繁荣教育理论,为人类教育事业贡献智慧,未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其一,克服固守于“用”的教育史研究定位;其二,教育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建设;其三,教育及教育史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四,外来教育史学理论与本土教育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发达国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针对不同类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世界各国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呈现出民主化、科学化、均权化、专业化的特点。这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在21世纪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是人文主义思潮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反映。它对以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为主旨的“理论运动”进行强烈的批判,提出了“组织的人类发明论”的观点,强调个体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教育管理具有价值并且从属于价值的活动。在研究方法上,它反对单一的实证主义方法,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反映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它强调对话和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停废使现代教育制度在乡村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教育矛盾的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毁学是一种群体性破坏新式教育的暴力行为。清末十年间,毁学事件在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对刚刚起步的乡村教育现代化产生很大影响。几十年中,新、旧教育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直困扰着中国乡村教育,是导致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跨入21世纪之际,我国教育进入了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伴随着加入WTO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作为教育调控系统的整个教育制度体系,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必须终结,有的必须留存,而各种新的教育制度也有待于确立或完善.本文前一部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探讨了教育制度终结的障碍,本部分将进一步阐述教育制度终结的策略,以期利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变革.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Whereas epistemological debates raged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Theory Movement, or inspired by intervention from Thom Greenfield, Richard Bates or Colin Evers and Gabriele Lakomski, epistemology and the quest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as somewhat diminished in the era of managerialism and the pursuit of research tha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practice. Theoretically informed by the work of the French sociologist Pierre Bourdieu, I seek to re-engage with the epistemological preliminaries of scholarship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doing so, I argue that administration is central to our way of seeing the social world an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embedded and embodied nature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cholar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scholarship. A social ‘scientific’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dvocated for in this article, must break free of the ambition of grounding in (rational) reason, the arbitrary division of the social world (e.g. administrators/non-administrators) and instead, take for its object, rather than getting itself caught up in, the struggle for the monopoly of the legitim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world.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教育管理的批判理论在猛烈抨击教育管理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反思与批判作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目的,从宏观社会的角度回答了教育管理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西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不能兑现自己的实践承诺,主要表现在批判研究的代理机构、激励与阻力、微观政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定位是从现在研究的逻辑起点出发,通过对教育研究逻辑起点的概念及现状分析着手,探讨教育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从而提出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教育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增强问题意识,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