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促使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4年的教育报告中对于未来的教育给予教育对象的影响,作了以下表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自己的教育。”同时又强调:“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分析了从工业社会教育转向信息社会教育的必然趋势所做出的科学预测。一、教育对象正在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正在从发展中的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如果说当年从传统的农村社会转向现代的…  相似文献   

3.
吴奇 《师道》2015,(2):1
"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如是说。然反观当下教育,无论是赏识教育、生命化教育,还是爱的教育、主体性教育等贴有各种标签的教育,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推究起来大多仍是学校主动教育,学生被动甚至强迫受教育。而一些学校教育已经蜕变为纯应试教育,训练、套装知识大行其道,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顽  相似文献   

4.
王鹏程  茹宁 《教育评论》2023,(12):33-39
受教育选择权作为受教育权研究范畴的新主张受到了诸多关注,基于不同视角的研究是构建受教育选择权概念框架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研究形成了下位概念说、自由学说和发展学说等三种代表性立场。受教育选择权意识形态来源于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学科形态集中表现在教育经济学研究范畴,现实形态以“择校”和“教育市场化”为现象表征。未来,应该进一步明晰受教育选择权的学说定位,厘清受教育选择权在教育实践中的内外部关系,积极探索我国受教育选择权的理论学说,建立健全我国受教育选择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5.
开放教育以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全体公民为对象,表现出日益广泛的社会性、大众性、民主性、多样性,代表了未来教育的方向,为在我国实现男女受教育平等提供了历史机遇,使大批女性获得与男性均等的教育机会,但开放教育现状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性。旧的传统观念、社会角色定位和女性自身条件限制是很主要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程度是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康区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生活在农、牧区的藏族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仍然还很低下。本文以康区藏族妇女为对象,分析了藏族妇女受教育程度及其制约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岚 《教育科学》2006,22(2):52-55
人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一国教育发展状况的标尺,也是衡量一国未来人力资本潜在能力的指标。因此,对它的预测不仅可指导我们科学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更可预测一国未来综合国力的可能。因此,本文从对我国适龄人口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影响较大的农村入手,通过科学、详细的分析,计算出我国未来十五年农村适龄人口人预期受教育年限,并对结果的可能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9.
易文冰 《湖北教育》2011,(10):22-2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什么是“自主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给出了科学的诠释: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是自主教育的核心。自主教育的图景是教...  相似文献   

10.
教育扶贫在我国学界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30年来,关于教育扶贫的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稳定发展和深化开拓三个阶段,研究的主题涵盖教育扶贫的内涵与价值、教育扶贫的主体与对象、教育扶贫的内容与方法、教育扶贫的进展与问题、教育扶贫的原则与策略等。上述领域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来的教育扶贫研究需要深化教育扶贫基本理论的构建,拓宽教育扶贫研究视野;重视教育扶贫过程研究,把握教育扶贫未来走向;强化教育扶贫系统研究,探寻教育扶贫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对教育对象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物质、新生活,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对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基础教育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品读     
<正>项目学习是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项目学习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学科教学携手共同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主人的教育活动。——项目学习近来成为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关注对象。因其受关注,也引得一些误解,因而有必要对项目学习的教育学意义进行梳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郭华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是大职教观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主要以终身教育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政策上经历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关注对象、以青少年道德教育为目标到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关注对象、以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为目标再到以全体国民学习为关注对象、以建立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教育群体具有显著特点,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师范教育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今天,它已发展成为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分支。它对各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更加重视知识、智力的“学习化社会”,由于“人人都需要受教育”,“终生都需要受教育”,教育将成为社会上最大的行业。甚至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鸟巢一代”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发掘担当未来者——“鸟巢一代”的主要特征,寻求适合这一代年轻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形成其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残疾儿童少年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探讨未来取向动机信念在学校教育历程中的重要性渐受瞩目,而关于未来取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未来时间洞察力。本文在分析未来时间洞察力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校教育历程中的价值,并就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   (一)背景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本科生自身对专业认同情况影响着未来幼教事业的发展.专业认同不仅是对专业整体价值的综合评估,同时也受兴趣、社会认可度、专业教育和就业前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