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三百年)成书的《禹贡》中的“九洲说”、“五服说”就已经形成了从经济角度出发的、比较完整清晰的区域研究和开发整治模式,至今仍有理论参考和利用价值。说它年轻,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诸多世界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3.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实现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的,经60~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在西方国家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中,他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研究涉及到技术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其中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几个重点学科,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格外密切。  相似文献   

5.
所谓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以及每一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并包括因时因地制宜而协调发展问题.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是社会实践中的一大课题,是政府、经济等许多部门共同关心的,作为研究生产地域条件、体系、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所当然的要研究产业结构.一、研究产业结构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地理学不重视研究产业结构,认为产业结构主要是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产业布局时,只需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产业结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理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的争论,已经三四年了。由于现存问题较多,不能一次把问题完全提出来加以阐述,而且有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所以我只能就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谈一谈个人初步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我想或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经济科学的范畴,无拘苏联、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和中国,都没有人再怀疑了,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作论述。所以本文只打算就下列六个问  相似文献   

7.
波斯纳在建构其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时,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其次是有关理性方面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基础,可以对了解西方经济分析法学获取到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区域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研究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任何割裂和夸大两者关系的倾向,对它们的发展都将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9.
自德国地理学者戈策于1882年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经济的大规模、高速发展,客观上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与机会.在日益深入的社会实践中,经济地理学也先后经历了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的洗礼,大大提高了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社会所认可.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薄弱和它所肩负的社会历史责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社会实践客观上向我们提出了革新学科理论的强烈要求.对理论体系及其对应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也许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学     
传统经济地理学关心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的核心。现代经济地理学更注意社会结构、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目前地理界中区域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之间的不相协调发展现象,从分工历史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二者的协调发展应该以寻找新的结合点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合作既有实践需要又有系统的理论支持:资源与区位静态不可逆性;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农业区位与工业区位论;经济地理中心理论;增长极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等.依据上述理论,结合安康与西安经济发展实际,我们认为西安与安康的经济合作有良好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发展区域地理学是21世纪的需要与区域地理的方法论较弱的原因,指出关键问题是树立综合观念和完善区域个性分析,发展的突破口在改变拼凑体系、按区域综合专题、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地区发展差距也在拉大。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华章》2007,(11):95-96
本文对行政处分无效、撤销和补正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包括行政处分公定力之有限性即用无效行政处分对公定力进行限制、以公民权利抵抗行政权力即公民对重大且明显瑕疵的行政处分享有合法的抵抗权、行政信赖利益保护即保护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行政程序的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的冲突即既要追求程序价值又要追求实体价值.文章阐述了国外有关行政处分无效、撤销和补正的规定,为建立我国相关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表现。区域经济发展由“单程式”、“消耗式”转向“循环式”、“生态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系统分析了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其历史发展过程和持续发展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平衡过程找到连接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系统的最佳水平。其次从地学的角度对持续发展进行了解译,得出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人地关系这一古老课题的深层次再思考。最后提出了环境成本效益、资源经济价值补偿,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区域投资优化四大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从而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是吸收了以往优秀的教育思想精髓并具有实践意义的普遍的、内在的观点和信念的统一体。其哲学基础可追溯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认知结构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同时也是建立于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是教育理念的本体性回归。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理论是环境法的两个理论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法存在的目的,是法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结果。而公平正义问题又是环境法价值目标的核心内容,也是其进行整个制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完整把握邓小平"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是开展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旨在为进一步理解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