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历史非决定论,是一种否认社会历史及其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主张事物运动只存在偶然性、无序性的学说。与之相反,历史决定论是承认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学说。决定论一般分为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决定论。而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又可区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唯物决定论。 在当代历史哲学领域,否定历史决定论,主张历史非决定论,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因为,假如历史无规律的话,那么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成了伪科学!但这仅仅是假设。 我们知道,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它虽然坚持了社会历史存在规律这一正确方向,但对社会规律的理解却十分死板、机械,缺少辩证思想,因而是软弱无力的。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在承认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又对这些规律加以辩证理解,是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不是受偶然性支配的一团混乱,人们的历史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相反,社会历史本身内在地固有着一定的因果性、必然性。这些规律的实质,是指明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的不可避免性。因此,人们不可漠视社会规律,更不能同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与机械历史决定论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历史领域坚持唯物辩证的决定论观点,坚决主张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决定论的规律。但它又认为,社会历史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表现为一个曲折的、复杂的、多样化的过程,任何把这一过程简单化绝对化,把它看作一个命定的、确定不移的单向线性进化过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对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展观上,胡克试图超越英雄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尽管他对问题的探讨不乏合理之处,但他对英雄决定论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对社会决定论的批判引起了惊人的混乱,其超越在根本上是既不彻底,也不成功的。胡克社会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用主义多元决定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决定论,经历了神学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和理性历史决定论等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领域完成的理论视角转换,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论的首要观点的基础上,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由于这一理论视角的确立,就使历史决定论成为一种体现规律客观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属性的理论形态。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统一的说法,实质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理解为机械历史决定论,因而要从这个理论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5.
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观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历史决定论的缺陷和不足表面上看是对决定历史终极因素的错误定位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思维方式在历史领域中运用的结果,是对人的本性的错误认识的结果。这种不足是历史决定论的理论范式自身无法克服和超越的,只有在历史观中引入价值论范畴,实现历史观范式的根本转变,历史决定论的不足才能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的历史观 ,是和选择论这种非决定论的历史观相对立的。但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又是和宿命论的、机械论的历史决定论相区别的 ,它不仅承认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历史活动的选择性。作为两种历史观 ,决定论和选择论是互相排斥的 ,但作为历史发展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历史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依存的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表现于人的有选择的历史活动之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决定性 ,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机械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就是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研究社会历史问题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其核心就是用形而上学和机械决定论取代辩证法,只承认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因果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是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由多种因素的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复杂的系统来理解,而是把它看作一个由众多因素凑合而成的简单的组合体;不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当作是由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  相似文献   

8.
(一) 笔者之所以拟写这个题目,是因为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往往将哲学上的“决定论”作简单化的理解,同时相应地把用以体现“决定论”的“决定”这一概念在哲学上的使用看作是单义的。简单化了的“决定论”首先不免有“机械决定论”的涉嫌,而对“决定”这一概念的单义理解往往又会反过来强固了简单化的“决定论”,导致“机械决定论”,甚至最终还会由于不顾“决定论”的本来客观面目而滑向唯心主义的泥坑。另一方面,人们把本来是多样性的“决定论”作各自的简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哲学历史观变革的关键是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使历史第一次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虚幻的主体性,使得历史观的时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历史的辩证决定论。马克思实践历史观在当代往往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并受到了非决定论的强烈挑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及其科学意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不能不从考察历史认识史入手。马克思在历史认识领域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之一,就是扬弃了传统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超越了旧的历史研究范式的局限性,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历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哲学中 ,卡尔·波普尔针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提出了“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本文主要对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中的历史规律虚无论和科技决定论两个主要观点加以批判 ,并进一步指出了其理论错误的根源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谈对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辉 《华章》2008,(7):29-30
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之争由来巳久,马克思和波普分别成为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虽然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分歧,特别在实践上表现为革命和改革的差异.尽管历史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都承认人的自由选择,但在自由选择的程度上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既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肯定其主体选择性。本在分别阐述其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础上,把二统一在一起,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4.
“可能性空间”初探汪郢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讨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必然与主体选择、社会历史规律的特性等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不少同志使用“可能性空间”这一概念,以此来批判机械决定论,说明社会运行的具体机制,阐述主体选择的客观基础和范围。“可能性空间”不...  相似文献   

15.
王志军 《物理教师》2003,24(6):3-44
以近代物理学发展与演变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探讨了近代物理学思想发展与演变的主线,分析了牛顿的机械决定论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和物理学理论在感觉印象世界不断接近客观世界真实本质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唯心史观的主体选择论,强调和无限夸大历史主体自由选择的能动性。历史决定论承认和重视历史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它无疑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选择论的因素,但不能把它归结为主体选择论。在唯物史观中,只存在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而不存在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从历史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不容否定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出现了危机,但只不过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局限及人为曲解的结果而已。唯物史观并非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而是现实生活生产决定论,两种生产决定论,迄今为止它仍不失为最科学的史学理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南;其历史局限,将随原始历史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贫困洪晓楠在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的研究,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7年《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先后出版了两个中文译本,印数近7万册。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不少学者撰文批驳《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但是,这些批驳只是关注其...  相似文献   

19.
纵观西方因果观念的历史演变.它与必然性、决定论的相互纠缠有其特定的自然科学背景。近代.休谟提出了因果性批判;卡尔纳普试图从语义学角度来定义因果必然性。对待决定论的态度取决干不同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被认为是非(因果)决定论的量子力学却在某种意义上保留了因果必然性(微观因果性)。  相似文献   

20.
新文学的女性写作,存在着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方式是书写女性自身,包括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生活世态、人生命运、成长过程,以及真实展示女性自身有别于男性的心理、生理特征的作品;一种是超越了女性生活,同时又在观照世界时凸现了女性特征的女性作家的作品。由于共同的时代共名与变化的时代语境和文化处境等复杂因素,使这两种女性书写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突出的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