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关于评价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维”目标体现课程的整体功能,落实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上,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三维”目标,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简单地量化、打分,或给予一个等级。尤其…  相似文献   

2.
评价体系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它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即“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看来,课堂教学质量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目标的达成;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更加青睐哪一个层面呢?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也正在制定之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注重其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它潜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的评价,而且应重视过程的评价。这样,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及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时形成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实施,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为此,已有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必然要被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目标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价值观是价值观领域的新命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知识价值观的涵义,它是实践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价值观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并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特征。知识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多侧面的系统,可以根据知识的属性、知识在教育中的价值、知识促进人的发展等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俊娥 《新疆教育》2012,(18):66-66
由于学生的评价涉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如何既强调“三维”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又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去整合三个方面,使之融汇成一体,这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实践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云南教育》2004,(35):32-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同样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马成祥 《青海教育》2003,(11):10-10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在新课程中,可以看到教育理念发生了如下变化:一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  相似文献   

13.
评价体系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它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对于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物理课堂而育,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直是物理教师困饶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情报参考》2004,(7):85-86
我们知道,评价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把双刃剑,实施评价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等。”由此看来,评价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但  相似文献   

16.
将科学探究首次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  相似文献   

17.
石洁 《学科教育》2004,(4):28-31
新课程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过程性评价,而且要建立一种过程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逐渐成熟,从而实现教师的人身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学习评价,不应仅仅评价学生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纲要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即知识和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过程性评价强调发展的连续性.重视对学习对象过去、现在的考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不难看出,新时期化学教学渗透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科学精神和健全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