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翁燕 《文教资料》2006,(35):98-99
韩国家庭伦理剧立足于对家庭叙事的镜像表达,运用原生态的叙事语言和朴实的叙事手段,向世界传播着韩国的民族文化。韩国家庭伦理剧的家庭叙事模式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创造和发扬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韩国家庭伦理剧立足于对家庭叙事的镜像表达,运用原生态的叙事语言和朴实的叙事手段,向世界传播着韩国的民族文化.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成功独特的主题模式、结构模式和审美模式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与当代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国家庭伦理剧以其平实、细腻的叙事语言展示韩国百姓生活范式,受到我国青少年的喜爱。剧中蕴含的韩式文化元素也对我国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产生了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分析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文本特征入手,论述了其与我国当代青少年家庭伦理文化需求和文化"边际人"人格需求的关系,并从家庭伦理文化和本土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了韩国家庭伦理剧对我国青少年文化需求的涵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国家庭伦理剧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媒体常常以“韩流”来形容在中国社会陡然升温的韩国文化现象,包括电视剧、电影和流行音乐,其中电视剧尤其是家庭伦理剧更受中国人的青睐。透过韩剧,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对韩国文化的认同和接受,通过韩国家庭伦理剧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它的不同表象,深刻剖解其在中国流行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程杰 《文教资料》2006,(10):133-134
韩国影视剧是近几年席卷中国“韩流”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家庭伦理剧更是令观众欲罢不能。本文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所蕴涵的细腻温馨的“情”入手,分析了蕴藏于剧中的绵长悠远的文化内涵和其中所体现出的深沉的人文关怀,以及其细腻平实的叙事方式,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韩国文化现象,包括电影、流行音乐和家庭伦理剧倍受中国人的青睐。而家庭伦理剧也是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主要类型之一,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比中韩两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叙事方式,从心理学及传播学的视角,对中韩两国影视文化背景、受众心理、情节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近年来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分析国产剧的生存现状,可以给中国电视的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伦理学是以女性主义视角来批判、建构的一种旨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伦理学理论,为我们解读韩剧提供了很好的视角。韩国家庭伦理剧《说不出的爱》通过母亲的三种实践行为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并塑造了处于传统儒学的男权文化和现代家庭伦理文化双重影响之下的男性形象。韩国家庭伦理剧中体现的优秀伦理道德观念对当下社会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并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韩国家庭伦理剧中反映的儒家伦理文化可知,儒学在韩国得到了完整继承,并对韩国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在儒学传承上的非延续性,反而使中国在儒家伦理文化的传承方面弱于韩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等这些生活娱乐节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好,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起来,文章分析了家庭伦理剧的概念以及家庭伦理剧中一些主要的女性形象,详细讨论了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中国早期电影和家庭伦理剧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而说明了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不应忽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家庭伦理剧的升温,一些电视剧在走向市场、贴近大众的同时,出现了道德理性的偏离。本文从背叛故事的泛滥与丈夫责任义务的缺失,男权意识与人物伦理评价的道德理性偏离,过度渲染婚姻矛盾对观众的负面影响和都市家庭伦理剧泛滥与现实生活的偏离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了这一观点,以期对新时期都市家庭伦理剧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渴望》播出至今20多年来,家庭伦理剧数量大,题材丰富,其中主要是反映城市家庭关系与城市平民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当代都市家庭伦理剧的审美取向有四:一是电视叙事追求夫妻白头到老、家庭关系和谐幸福;二是人物塑造与道德评价的"美善合一"、"善恶有报";三是对"门当户对"传统婚姻观念的认同;四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现实渴望。  相似文献   

13.
《老娘泪》是一部优秀的家庭伦理剧。此片对家庭伦理剧艺术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一是深化了伦理亲情的内涵,赋予作品强烈的道义意识和警世意义-二是将人物心灵状态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开掘人物特有的情感深层,通过诗画影像的表达,营造一种中华文化独有的审美韵味;三是从母爱视角切入反腐主题,使农村家庭伦理剧和反腐剧两大类型剧的优势得以整合交融,实现了两大类型剧的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女性主义意识在"复仇"题材家庭伦理剧中全面觉醒。以《回家的诱惑》、《女人的颜色》为代表的"复仇"题材家庭伦理剧立足女性视角,鼓励现代女性冲破爱情、生存和母职的三重困境,去追求和拥有独立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家庭伦理剧作为新时期崭新的文艺形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近年以《蜗居》等为代表的伦理剧凸显了女性自我独立和女性话语的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女性在男权社会被统治的形象。但是这一建构还远未完成,女性的反抗依然是在男权意识形态话语和符号式身体"被看"的范围内进行的。当代伦理剧未完成的女性主义批评却彰显了新时期女性生存困境与女性主义批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虞慧超  董从斌 《文教资料》2011,(12):104-105
家庭伦理剧作为电视剧类型中的主力军,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蕴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审美诉求主要体现在世俗生活的时代化书写、传统伦理的多元化重构、美善统一的审美化关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群 《文教资料》2007,(35):73-74
1997年以来,韩剧在我国大陆热播。其中的家庭伦理剧虽然在结构安排、情节设置和表现内容上呈现出一些模式化的倾向,但却以其对大众心理的准确把握和对大众生活的真实表现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选取元代家庭伦理戏中的《蝴蝶梦》、《救孝子》、《罗李郎》和《小尉迟》这四部塑造得既复杂又有特色的家庭伦理剧为代表,从血缘亲情的角度来探讨元杂剧家庭伦理戏中的道德观念。通过具体分析指出伦理道德观念对家庭伦理戏中的支配性作用,并从人类情感角度剖析此类剧目的深层悲剧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家,作为家庭伦理剧永恒的主题,在传承和反映了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的同时,也在时代的变迁中深入到个人的伦理内部,反映出人性和社会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家庭伦理剧《虎妈猫爸》,从表面上看来激起的是关于八零后教育的一场热议,实际上更深入的涉及到的是家庭伦理背后的种种矛盾和嬗变。它的出现,是家庭伦理剧在伦理道德和欲望选择方面的突破,并为家庭伦理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家庭伦理剧是以社会道德为题材,以人伦情感为主线,以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百姓的日常生活矛盾为内容的影视剧种。它在文学的园地里吸取了滋养艺术灵魂的养料,意境、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它具有浓郁深厚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