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解构主义视角下,依据其文学理论代表性人物米勒的重复理论,《红楼梦》中贾宝玉性格的异质性在"弃石神话"和"神瑛神话"中得到预设。弃石是无法完成"补天"大业的石头,神瑛实质上不过是块石头,贾宝玉与弃石的重复性关系,贾宝玉与神瑛侍者的重复性关系,不断地预示着贾宝玉性格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乐黛云石头是水的对立面,是坚贞不屈的象征,所谓“以水投石,莫之受也,以石投水,莫之逆也”。中国历史文献关于石头的记载很多,《晋书武帝本纪》载:“大柳谷有圆石一所,白昼成文”;《十国春秋吴高祖世家天佑八年》载:有巨石“长七尺...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部通俗演义的主人公;这部演义越续越长,篇幅至今约比《堂吉诃德》多了三倍,看来似乎没有完结。”著名学者、作家林语堂当年对济公作出如此评价,现今——  相似文献   

4.
“只要我不倒在写字台上,3年后《红楼梦汉英大词典》就能在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88岁高龄的桂廷芳老人,在3年前谈起这本500万字的辞典壮怀不已,这也是桂老的第二部红学汉英辞典。 这部《红楼梦汉英大词典》是一个浩大的语言工程,修成后为进修汉语的外国读者、华裔、华侨阅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一部旷代奇书,是高浓度的艺术巨著。就单位篇幅包容的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人际关系信息和艺术魅力而言,其浓度比之高世所罕见,华夏无二。清人杨恩寿道:“《红楼梦》为小说中无上上品。”(《词余丛话》)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与独特的艺术经验,虽历经二百余年,特别是近几十年的解剖式研究,仍未被我们所完全认识。这种研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红楼梦》的这种“奇”固然是曹雪芹的伟大艺术天才所致,也和他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特殊创作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龙井访茶记     
不知您到过杭州的九溪十八涧没有?那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弯曲小路,溪水有时在路的左边,有时在右边。游客不时需要过“桥”——一块又一块的墩实石头,相隔多在一步之遥,水就在石头之间流淌,人需要在石头上跳跃。路的两边都是高山,高山之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茶树。我和《杭州日报》的一位记从六合塔转到九溪十八涧的最南端,慢慢地向北走。等把九溪十八涧走完,就要路经大名鼎鼎的龙井村。知道我有“访茶”的欲念,记朋友才特意安排了这条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从创作论角度治红的专著《红楼梦魅力探秘》(周思源著)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不是从主题、结构、人物等“是什么样”入手,而是着眼于“为什么写成这样”和“怎样写的”,研究了曹雪芹的创作经验。在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尽魅力来自于高浓度;多种结构元素与文以载情的作用;《红楼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作者如何解决篇幅有限与人物众多、典型生动之间的矛盾,从而使三等人物也经得起一等分析等。著名红学家冯其席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林冠夫作序。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和《简·爱》是中西方文学史上以爱情为主题的不朽巨著,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简·爱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截然不同的中西方文化特征。本文从两个主人公话语分析的角度解读了中西方文化个体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受儒家哲学影响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佛教的影响;西方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个体文化,追求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自我抗争,并最终达到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9.
韩国小说《单纯的真心》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问题的炙手可热的文学作品。该小说中一个既具有文学深度又具有社会相关性的角色是“■”。“■”作为主人公,在寻找自己姓名真实含义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还揭露了被领养这一群体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真实性和情感联系的重要性。该研究通过探讨《单纯的真心》中主人公名字“■”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论证了该名字对于推进文学文本叙事和丰富文学内涵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所体现的“门柱”“灰尘”和“纹宙”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主人公追寻自我与寻找名字真实含义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周思源一、现实主义远不能概括《红楼梦》的创作方法《红楼梦》的伟大艺术成就,归根结底是曹雪芹在创作方法上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并娴熟运用的结果。①学习《红楼梦》的创作经验,推动当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创作,自然不能不...  相似文献   

11.
出生浙江嵊州、活跃于舞台多年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周宝奎,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老妇人形象,如《红楼梦》里的老祖宗《、珍珠塔》里的方朵花《、碧玉簪》中的阿林娘等等,不知有多少“越剧迷”为她扮演的角色所倾倒,通过电影的输出以及她随团出国演出,在海外也博得了众多的知音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 ,王国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 ,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本”的现代学术范式。这一学术范式 ,存在着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不恰当解释中国文本的可能性 ,所以应该用“跨文化阐释”这一模式加以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而这一点也正是《红楼梦评论》带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与单向阐发不同 ,《红楼梦评论》的阐释是“跨文化阐释” ,它注重的是中西方平等双向的互文性关系。《红楼梦评论》虽然接受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 ,却不可以用“影响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而只能用跨文化研究的模式来解读。  相似文献   

13.
镜子:假与真     
有关“镜子”的传统形式 小说《红楼梦》五个不同书名中的一个就叫做《风月宝鉴》。这种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镜子”是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首次提及铜镜的,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书中既已提及,生活中想必早就有了。文学中的镜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它既可让人认识自身也可认识他人,既可表现爱情也可表现死亡;它可以象征自我认识和自我欺骗,也可象征尘世和死后的另一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我能够想象,在老宅写作的先生,疲惫了,就出门去街上走走,或者,就去拱桥下的茶馆喝上一杯桐乡菊花茶。我接触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子夜》的版本,是多年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淡蓝色,美术体的书名,既高雅,又有无限辽远的空间感。我差不多只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就读完了它。我觉得,中国的长篇小说,大约就是这个样子的。其时,《红楼梦》正打算重印,《包法利夫人》也在出版社重印的计划里。而《子夜》率先在我眼前打开一  相似文献   

15.
章早晨 《文化学刊》2023,(7):220-223
《红楼梦》《源氏物语》两书的男性主人公,在各自的情爱之中充满了一体多面之复杂情性。关于两位男主人公情爱性格之二元乃至多元对立,皆能从各自成书的文献学考证中寻觅到依据,但若撇开文献学而从文艺学出发,其引起的艺术上的复杂感与美感等问题则格外值得关注。学者乃至读者,一般很难抵御钻入文本去寻找合理解释“意淫”“多情”等标签之答案的诱惑。殊不知,两位作者所幽微隐含的苦心孤诣,实乃要替笔下人物的性格塑造开启一扇前所未有的新窗子。曹雪芹与紫式部皆试图断绝身后之有余,勇于自己的前路。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部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事例分析及情感剖析,挖掘曹雪芹与紫式部所传达的人性观,并将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红楼梦》中借贾雨村“论气”阐明了“正邪两赋”的人性观,肯定了善恶并存之人性,即人性与兽性共生于我们心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源氏物语》中亦将光源氏及其情人们于交往时微妙的两极心理变化统一在瞬间的描写之中,以此间的内心博弈体现最真实的复杂人性。两部作品虽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都不同,但在人性刻画上却都深刻且全面,都传达出人性与兽性共生共存的真谛,指引着我们对人性积极追求的方向,彰显着对人性的包容和谅解。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块瑰宝,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里,芳官作为一个小人物,却焕发着不一样的光彩。芳官为十二女伶之一,于戏曲表演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芳官的人物形象和芳官扮演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芳官在戏曲中扮演的人物切入来描绘芳官的人物轮廓,可以让芳官的人物形象更为具体,也可在了解芳官的过程中更加明白《红楼梦》一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失父:一种生存困境刘心武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个主人公的出现,标志着金庸的小说已彻底超越了所谓“武侠小说”的范畴,而汇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之中。《鹿鼎记》与《阿Q正传》有一种相通的深幽痛苦,韦小宝与阿Q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学形象谱...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的第三种读法——文学的哲学》,是张兴德同志近年来经过反复研读《红楼梦》文本之后写出的第一部红学著述。他给我们送来惊喜与欢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品味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Tanya 《职业圈》2013,(10):71-71
“企业值不值得我付出额外努力?我的努力会有回报吗?”“员工的能力究竟如何?给了他高工资,他就会努力工作吗?”每一天,公司都在上演《无间道》,主角就是员工与老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