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自己写的新闻中,采用了一种“中性”报道形式,就是记者在新闻中并不充当“法官”和“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她采写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连该工程师所在厂的领导也惊呼:万万想不到记者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在这篇六七千字的通讯中,没有只字是批评他们的,包括当众宣布那位出走的工程师是“叛徒”,新闻中也只是写道:“厂党委书记某某的盛怒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闻从材料到结构都是“中性”的,厂方无懈可击,原打算告状的想法,也只好打消了。  相似文献   

2.
报纸消息结尾以“据”字起始的一种新闻写作格式,本文简称为消息“据”式结尾。常见的消息“据”式结尾有:据悉,据了解,据介绍,据统计,据报道,据某单位某人说,等等。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据”式并不仅仅出现在消息结尾,在消息导语、背景、主体中也不鲜见。但是,时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报纸,“据式”结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蔚成一种新闻写作格式。面对着消息“据”式结尾勃兴的现象,到了该探讨一下它的运用得失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钱爱民 《今传媒》2012,(10):124-125
在对同一个新闻人物的多次采写中,因为"比较了解"这个人,往往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常常就懒得花气力深入实际,采访只是"蜻蜓点水"。如斯,写出的新闻必然是:后一篇与前一篇仿佛秃子与和尚——大致一个样。但如果采用"另起炉灶"的做法,继续注重采访环节,尽量多获取新的素材,尽可能地把以前报道中已采用过的事例舍弃,并在标题、结构等方面仔细打磨,新闻报道无疑会让读者"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6):21-23
<正>十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日前"是哪天?"据悉"据谁悉?》,批评了报纸消息中这两个不规范词句的滥用。两年前我在本刊再发一篇同样标题(加了一个副标题"满天飞的非新闻术语")的批评文章,当然事例都是当前的。因为问题仍然很严重。现在此类现象怎样了?我花费了四个小时,看了2014年2月17日的12份报纸(不计副刊),看来情形有所好转,有的报纸要找"日前"(包括"近日"、"最近"等等)、"据悉"(包括"据了解"、"据调查"而后面没有交代具体内容的表达)得认真看报才行了,例如北京《法制晚报》、上海《文汇报》、广东《羊城晚报》等,这是一个好现象。以下是这天12家报纸这类情形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听有人说,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有一条死规定:不管什么体裁的新闻,超过三千字者一律不能评为好稿。从评出的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作品看,确实没有超过三千字的。看来这条死规定兴许是确实的。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这条规定也许有些道理,也许有些片面性。其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们没有那么些闲功夫去看长篇大论!其二,每张报纸版面有限,没有那么多空地方去登那些长东西!理由还会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反过来一想,又觉不然。拿文学作品打  相似文献   

6.
一、交叉采访 记者到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采访,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对这些新闻线索,不外两种做法:一是单打一,采访完一个线索,再采访另一个;一是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这后一种做法,叫作交叉采访。 交叉采访当然得有一个条件,就是采访对象能够为你交叉的任务提供材料,否则纵有交叉愿望,也不能实现。在一般情况下,几个新闻线索发生在同一单位或同一地区,是有可能交叉进行的,因为…  相似文献   

7.
"被捕",这是美国加州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詹姆斯·巴克在埃及拍摄一个罢工事件被捕时在Twitter上发出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在Twitter上被迅速传播,并最终传到美国国务院.结果是国务院采取行动,詹姆斯·巴克获释出狱.在坐上埃及政府送他前往机场的车前,詹姆斯·巴克发出了另一条同样只有两个字的信息到微博上.这两个字是"自由".当然,它们再一次在Twitter上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新闻贵在求新,离开了一个“新”字,新闻就变成了没有新闻意义的旧闻。对于一堆新闻素材,只有抓住其中的“新”字,素材的矿石才能化为新闻的黄金。那么,新闻的新字都是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新”:即“新”选题、新思路、新角度和新手法。 一、新选题。新选题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主题的新旧与否,是一篇新闻稿件成败的关键。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别人写过的主题,那么你据之写成的稿件就会成为“马后炮”不能发表。如果你选择的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新主题,你写的稿件稍差也可以经编辑修改后见报。对选好新的主题,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寻找发现别人不曾写作过的主题。比如,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政府部门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时,你就不要再凑热闹去写政府各部门怎样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而应该开拓新主题去写下岗职工转  相似文献   

9.
报纸消息结尾以“据”字起始的一种新闻写作格式,本文简称为消息“据”式结尾。常见的消息“据”式结尾有:据悉,据了解,据介绍,据统计,据报道,据某单位某人说,等等。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据”式并不仅仅出现在消息结尾,在消息导语、背景、主体中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0.
某省会一家市报,报道省里的会议新闻,一次又一次地和省报的报道一字不差,甚至标题和版面位置也一样。这些新闻还有一个特点——长,少的二三千字,多的五六千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据了解,是由于省有关领导要求发“通稿”。领导同志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能是想突出会议的重要性,强化读者的印象。其实,这只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去年12月26日第二版以三栏长、套花边刊登了一条68个字的新闻,二号黑体字直排标题是“黄河上游最长公路大桥动工”。这条新闻是据新华社稿缩编的,全文如下: 据新华社银川12月24日电黄河上游最长的一座公路大桥——中宁黄河公路大桥,于12月22  相似文献   

12.
“我做新闻工作几十年,过去哪见过这样的情况!”。不久前,一位老通讯员这样对我说。他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某单位想宣传一位新闻人物,派人专程从千里之外的豫南赶到首都一家报社,花掉近600元,在报上发了一条不过千字的消息;再一个是,有些单位通讯员,为了坚持自己那套“不跟编辑‘拉近点’,就别想中‘彩’”的理论,竟为让公家掏钱买“贡品”而与领导争吵不休,甚至嚷嚷要甩手不干通讯员这行当了. 送稿真有学问?这不得不提醒人们注意.据了解,光首都几家大报每天就有不少送稿者从外地而来。少者几人,多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  相似文献   

13.
郑昌平 《新闻天地》2002,(11):51-51
电视新闻成就报道,是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搞得好,就会使观众锁定频道,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并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搞得不好,就会陷入模式化、概念化,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以至更换频道。如何才能搞好、搞活成就报道,我认为要在新闻"切入点"上下功夫,切入点应做到"准"、"活"、"新"。首先,切入点要"准"。当我们到某个行业了解其成就时,往往得到的就是一些总结性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无非是"办法十成果",谈情  相似文献   

14.
远程采访,记者绝不是孤军奋战,如何与编辑部大后方沟通交流,获得"粮草充足"的条件,乃至使得整个采访圆满顺利,尤为重要.远程作战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有必要去远程采访,记者有三项必备的功课:一是要查阅资料,了解所要采访的新闻事实的背景,内容和发展趋势;二是要提前联系相关新闻当事人,如果没有条件联系到当事人,也可向当地同行请求援助;三是和报社领导及编辑开个"采前会",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采访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一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好新闻?我看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真,短、快、活、强。”那么什么样的新闻读者最愿读呢?一字而蔽之,曰“动”。前面所说的五字标准中,“真”、“短”是对新闻的一般的和最基本的要求;后三字则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高层次标准。这几个字都离不开“动”。只有动,才会快,才会活,才会强。由此可见,动的新闻,包含着较强的时效性,较生动的现场性,较明显的针对性。由这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感新闻整体。  相似文献   

16.
不少新闻界老前悲辈都告诫年轻的记者:不要光跑机关,光跑会场,应该多下基层,到第一线去抓新鲜的“活鱼”。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记者仅仅靠在机关和会场抄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是很难写出好新闻的。但这样说来,是不是会议采访就不重要了?或者说记者最好少跑会或不跑会了呢?我认为这同样是偏颇的。会议往往是各种信息和观点的集散地,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员齐聚一起,应该是一处新闻的“富矿”,就看你是“泡”会还是“跑”会了。这里“泡”的含义是指就会论会,整天泡在里面拔不出来,只拿会议材料写稿,从一个会“泡”到另一个会,没时间下基层。而“跑”的含义是也去开会,但却是身在会而又能跳出会,在会上只拣有用的材料搜集,找到线索,再很快跑出来,或  相似文献   

17.
北京晚报上有一种“一分钟小说”,人们站着一口气就看完了。由此,我联想到报纸上经常发表的人物通讯。同样是写人,小说可以短到“一分钟”能让人看完,人物通讯能不能也写得短一些呢? 现在一提到人物通讯,人们总把它和“大块大块”联系起来,通常万字左右,一版转二版。要说用三、五百字写一个人物,那就只能算“人物新闻”。似乎人物通讯与人物新闻的区别,就在一个比较长,一个比较短,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自己写的新闻中,采用了一种“中性”报道形式,就是记者在新闻中并不充当“法官”和“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读者去思考,去判断。她采写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连该工程师所在厂的领导也惊呼:万万想不到记者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在这篇六七千字的通讯中,没有只字是批评他们的,包括当众宣布那位出走的工程师是“叛徒”,新闻中也只是写道:“厂党委书记某某的盛怒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新闻从材料到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流通,有流通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市场新闻。市场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广阔天地,经济记者在这里是大有可为的。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刘海民,便是善于逛市场,擅长写“即景式”市场新闻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13日采写的《青岛冬日涮海鲜》到2月23日《青岛举办萝卜会》,春节前后的一个多月中共发青岛市场新闻22条。平均两天1条。就其涉猎范围,大体可分: A、青岛市民饮食新景。如:冬日涮海鲜,腊月闹  相似文献   

20.
汤集安 《青年记者》2013,(12):23-24
如果一部剧、一个栏目、一次活动,在当下能够提供受众耳熟能详的热词或话题,就会带动微力量的关注和集聚。如今,很多消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微博或者微信快速发散和传播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懒得到门户网站上去浏览新闻了。当今时代,已经是一个进入移动传播的微时代。我觉得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