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青少年性教育工作作为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青少年教育领域之一,愈发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人类的"性"不仅是生理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并探讨青少年的性健康问题,为将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出不同观察视角下的切实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芳  张卫娣 《考试周刊》2014,(65):18-20
自从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菊与刀》中出现了"恥の文化"(耻文化或耻感文化)一词,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待"羞耻"的不同观念和态度。同为东方文化,中日的"耻感文化"也有不同文化内涵,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3.
幼儿美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课程,呈现开放性和发展性特点,本着"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探索一条将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因整体课程相结合途径,统整幼儿因、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与民间艺术、经典艺术、视觉文化对话,通过与多元艺术的对话,引导幼儿关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帮助他们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使他们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爱情"作为研究对象,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情感隐喻认知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视觉文化发展经历了古代视觉文化研究、近代视觉文化研究和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交织。外显的层面,在"图像"、"文化"、"技术"三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显示了人类视觉经验的丰富性和美好,人类思想的不断成熟与进步,技术力量的无穷发展性。然而在内涵的渐进中,都不约而同地一致围绕着"表征危机"展开思考,从视觉中心主义到反视觉中心主义再到视觉文化的教化,确立了与"表征危机"的坚决对立。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对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的信任受到质疑,如何正确建构和解构学习资源和媒介,需要提升师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发展以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为主要动力,按其自身规律,不断克服阻碍其发展的"文化霸权"、"文化割据"等因素,使人类文化在不同国家、民族、社会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体间得以良性交流。  相似文献   

7.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将人类语言学的部分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结合。帕尔默认为文化,认知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更往往打上民族的烙印,应该从文化视角看颜色隐喻。因此本文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框架,以英语色彩词"green"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lude语料库进行分析,试图对颜色隐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希望对相关方面的色彩隐喻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琴  央日 《文教资料》2006,(15):161-162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英设喻的异同。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中英设喻可分为两类:1.喻义相同,喻体相同。2.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作者试图探索中英设喻存在异同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很多共同点。于是不同文化的人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可能有着相同的见解。这就决定了设喻中存在着文化重合。另一方面,虽然人类文化存在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一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设喻方式。总之,中英设喻与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宗教,神话,历史,文学,自然环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新模式办学机制下的独立学院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作为"第四媒介"已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天地。本文试图分析独立学院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取得的业绩和经验,最终形成独立学院的创新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出发,阐明了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重要地位;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一类先进主体的性质和使命,从而合乎逻辑地挖掘出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内在的必然联系,试图寻找江泽民关于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论述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E·P·汤普森从反对"经济决定论"出发,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和文化分析模式,这是他在史学研究实践中试图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做的有益探索,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文化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力量将是决定21世纪走向的"主轴".大学文化对社区文化起着引领、规范和提高的作用;社区文化对大学文化起着补充、促进、评价和监督作用.加强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大学发展和社区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推动大学发展与社区文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文化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类学是由美学和文化人类学相嫁接而成的交叉性学科.虽然它吸纳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研究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着多重交叉的密切联系,但是两门学科的学科背景、学术视野、研究对象、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化人类学以"文化"为研究的主题,对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的发展相关的一切问题进行研究,它侧重于对人类文化的描述,以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审美人类学以人类精神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和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文化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存活于民间的"活态的"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多元方法的并用,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传播媒介的变化所带来的是不同文化的变迁。口语文化是一种"听"的文化,印刷文化是一种"读"的文化,而视觉文化则是一种"看"的文化。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它们的主因分别是语言文字与视觉图像;在思维存在方式上,二者表现为理性思辨与感性直觉的差异;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立场分别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由于视觉文化的通约性特征,与印刷文化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它迎合了全球化的趋势,满足了人与人密切交往的时代要求。但它同时也造成了优势文化的意识形态传播和垄断,势必对各国文化带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地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人类世"时代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需要地球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地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开展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建构新的地学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6.
整体观是马克思提出的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思想观念,是科学主体方法的核心与精髓,它广泛地应用于以美学为主导的人类各种思想意识系统中.本文试图集中以文化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文化上的整体观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战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工人阶级状况,英国新左派的理论家们着力探讨了"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消费文化"以及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政治"等一系列新概念,旨在揭示历史发展的结构性、多元性、重叠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他们力行"文化研究"是为了克服"经济决定论"的僵局,以确立一种总体化的"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他们.试图建立起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以求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本文是对这种"文化研究"的理论路线及其基本观点的梳理,同时也是对这种"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这个民族的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文化形成与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我们在教授语言知识时不应只注重该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更应了解使用该语言的人们的文化背景知识.文章试图通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来探讨高校韩国语教学中的韩国文化渗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能被纳入文化的范围加以审视,从而也能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文化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教学,阐述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文化性格,即分别把教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主体来看待,揭示教学中的文化和教学自身的文化特性,并进一步指出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  相似文献   

20.
现代视野中的文化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 ,主张通过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分析来考察和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由于其研究内容的“宽泛性”、研究方法的“软化性”、研究哲学根基的“人文性”而倍受心理学界的关注。本文试图就其产生背景、研究内容、哲学根基、研究方法及其所产生的意义等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