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课本中的“语气词”和中学课本中的“语气助词”并无实质差异,只是专家体系有别而已,不必过多地纠缠于此。而“的”、“了”的词性,采用删除、添加一些相应词语及整体意义分析等方法,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便可清楚判定。  相似文献   

2.
略论语气助词与语气词的分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词中助词和语气词并立是一种进步,比较符合现代汉语虚词的实际情况。助词和语气词不但应并立,而且对助词再分类时,还应该让语气助词和语气词并存。  相似文献   

3.
"被"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虚词,当它引进施事时,是介词;当它不引进施事时,有时是助词,有时是介词。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不同层次的两个类型。它们在语音形式、数量多少、功用、出现位置和停顿时间大小方面都有区别。语气助词和语气词分立可以使助词的下位分类更合理、更科学;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揭示概括"所、连、被、给"的语法性质和语法作用;可以更合理、更科学地理顺助词和语气词的关系,更好地解决虚词下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一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用作助词时, "所"有两种用法:一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之前,和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二是作语气助词,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或"的"字短语之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语气助词和语气词是虚词系统中处于不同层面上的两个词类,它们的分立,对更好地理顺助词与语气词的关系和解决虚词的下位分类问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较多,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而又较难掌握的一个语法项目。本文对预科学生学习基础汉语时出现的关于语气助词“了”三种用法的偏误做了简要的分析,以帮助学生在汉语学习中能更准确地掌握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个句子:“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好了”是一个双音节的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不用犹豫的意思。例如: ①你只管跟我走好了。②有我在,你放心好了。③我答应你好了。④你不怕死就往下跳好了。有时,“好了”所表达的语气不甚清楚。例如: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了2")的研究发展状况呈现为逐步拓展深入的三个阶段:初步研究阶段、全面探索发展阶段和拓展应用研究及深入阶段.目前,对"了2"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如:句式结构、功能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等;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探索创新研究方法,与多学科研究相结合以推进"了2"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8.
语气词在汉语口语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不同地域的人对语气词使用的种类和频率是有差异的。在现有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气词的分布存在种类少、频率低且方言特征过于明显的不足。文章认为应参考本族人日常语气词的使用统计频率,来完善现有对外汉语教材。  相似文献   

9.
语气词"吗"在现代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气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使用都较广泛。将"吗"句末带问号句子将归为"吗"用法的典型范畴,其他标点符号归为非典型范畴。"吗"在省略号前具有不耐烦的情感以及表示声音延续的语义和语用,语气词"吗"最早出现于明朝末期,开始兴盛于清朝时期。  相似文献   

10.
语气词"行了"源于完成动词"行"与"了"的组合,其话语功能分为两类:一表"无所谓、不在乎",一表"厌烦、制止"。这两类功能看似矛盾对立,实际上皆由是否符合"达界"要求衍生而来,演变环境决定了它话语功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徐永新 《语文知识》2003,(10):24-25
文言文中语气助词“乎”和“欤(与)”都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表达疑问语气,但表达作用有别。1、疑问句中,“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例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结构和语气词相结合,描写了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祈使句的13种常见格式,分析了各自的语义和结构特点,并简略讨论了几个格式或语气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语气词可以连用,下面是普通话语气词“的”和“了”连用的例子:1.这一家人怪可怜的了。2.别催他,他速度够快的了。3.我们的条件已经够优待的了,但他们还是不满意。4.这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够宽松的了。  相似文献   

14.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但通过调查,发现在朗读或说话时,音变的正确率很低。提高语气词“啊”变读的正确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有所提示;将“啊”的音变结果用相应的文字书写出来;逐步渗透音变知识;加强口语教学,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蓓 《现代语文》2014,(4):51-53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语言事实,充分结合语境,对语气词"的"进行动态的考察,通过语用分析,揭示其内在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留学生在学习语气词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常用语气词"呢""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对外汉语的语气词教学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熊宇璇 《英语广场》2022,(35):13-16
句末语气词“了2”的意义多变,是汉译英的一大难点所在。本文利用小说《酒国》及葛浩文英译本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对小说中句末语气词“了2”的语用意义及英译文展开分析,归纳葛浩文英译本的相关翻译原则和策略,以窥探成功译文对句末语气词“了2”的显隐规律。研究发现,句末语气词“了2”主要表现觉察、决意和推测三种语气,句末语气词“了2”的英译文因具体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了2”的三大语用功能出发,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了2”的具体内涵,从而实现源语与译语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汉语助词“了”与英语相应的表现法:动态助词“了”与英语时态;语气助词“了”与英语“陈述”“祈使”和“虚拟”三种语气;助词“了”在习用语中与英语的相应表达法。在论述的过程中,对两种语言表达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同时,特别指出了外国人学习助词“了”的难点和应注意之点。这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句中语气词“嘛”在句法结构上起着停顿标记的作用,在语义上表示“显而易见”,在语用上则起着划分话题和述题、调节人际关系和加强语篇衔接的功能。“嘛”同“呀”“吧”“呢”“啊”等句中语气词一样,其语义和语用特点都与相应的句末语气词相关。但在语义上表示“显而易见”则是“嘛”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外国人学习汉语助词“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汉语助词“了”与英语相应的表现法:动态助词“了”与英语时态;语气助词“了”与英语“陈述”“祈使”和“虚拟”三种语气;助词“了”在习用语中与英语的相应表达法。在论述的过程中,对两种语言表达的异同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同时,特别指出了外国人学习助词“了”的难点和应注意之点。这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