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蒂芬·欧文对"牧女之歌"的分析体现其诗学观念的一贯主张诗既表现欲望,又压制欲望,诗是语言的严肃的游戏.欧文关于诗歌既反叛社会又与社会妥协的两面性的分析有着深厚的西方文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燕 《华章》2008,(17)
本文试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对华盛顿.欧文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进行解读,并通过阐释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之妻和他所象征的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指出:欧文运用民间传说的方式,通过英美文化之间的冲突,再现了美国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美国人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欧文是美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以笔记、小说和传记而闻名,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汲取欧洲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清新、自然、诙谐、富于乐感。欧文在短篇小说等诸多方面为独立的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欧文激活了美国文学的创作潜力,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娘来到黄天镇》被认为是斯蒂芬.克莱恩优秀的西部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19世纪末东部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美国东部文明向西部蔓延、渗透直至征服的历史进程。牛仔的命运为解读没落的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认为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反映出作者思想保守,对美国的现实不够关心,然而如果能跳出既往的框架,将该小说重新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并结合欧文强烈的历史意识来考察其笔下具有神话色彩的瑞普.凡.温克尔,就不难发现在瑞普.凡.温克尔的故事中所蕴含的对美洲早期殖民历史文化变迁的揭示,对美国主流的物质的功利文化的反诘,以及对革命胜利后一个新建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化学的基本特征,即继承性﹑变异性和民族性为理论视角,对斯蒂芬·欧文的<晚唐诗>进行分析.揭示作为汉学家的斯蒂芬·欧文在唐诗研究中拥有别出心裁的新视角的缘起,其陌生化的解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探讨其如何跨越了文化之墙及其背后运作的文化依据.提供中国古典诗歌阐释的别样视角.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其善于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剖析世人心灵而扬名于世,他笔下的人物往往因某种时间因素的驱使而激情澎湃以致出现心灵的变异.从时间契合的视角探析他的中短篇小说,可以感受其对心灵变异的准确把握与细腻敏感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杨莎 《文教资料》2008,(1):43-44
隐喻是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修辞手段,在语言文化的历时和共时上其渗透是全方位的.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的不同,英汉语言对于隐喻美学价值的判断存在差异.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探讨英汉隐喻之文化内涵,英汉隐喻的美学价值之异同.  相似文献   

9.
约翰·欧文是美国颇具人文情怀的当代作家之一,在作品中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聚焦社会弱势群体,揭露社会问题,反思与批判社会弊端,谱写人类命运多声部交响乐章。国族之战与性别之争是欧文多部作品重要书写内容。在书写国别和种族之战时,欧文呈现战争的血腥、残酷,揭露背后非理性、虚伪的政治目的,披露对生命的漠视与亵渎。通过对战争英雄的消解,重构救人而非杀人的战争英雄,实现对战争宏伟叙事的解构;在性别之争中,欧文呈现性别他者——女性在男性话语独裁之下的生存困境、抗争及极端行为。在“战”“争”书写中,欧文尝试探寻一条化解不同文化、种族及性别之间的对话性和解之道,通过对“战”和“争”的反思与批判,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关怀与包容,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1.
康太一 《时代教育》2012,(23):255-256,263,1
在全球化日趋临近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文化间交流的分歧与摩擦也日益凸显.上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84)便已著成《文化模式》一书,通过对原始部落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分析、认知和理解文化的不同形态,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给予异己文化(乃至文化的各种形态)真诚的尊重和公平理性的新认知.其所提出的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所需的人类学视角和对于异己文化的人文理性态度正是当今处于跨文化交流大潮中的我们所需要的.故而,本文旨在通过浅析本尼迪克特之《文化模式》的价值,审读文化的可能性,以及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人类学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诗意的栖居地,场所常常指代故乡或祖国,蕴含依恋和忠诚等美好的人类情感。但在现代主义经典《尤利西斯》中,艺术家所栖居的场所却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的新场所不但提供了新型体验和再度场所化的可能性,而且实现了反思旧场所的审美距离。以斯蒂芬的莎士比亚理论和斯蒂芬与作者乔伊斯的自传关联为基础,《尤利西斯》创建了斯蒂芬、莎士比亚和作家本人组成的移民作家群。他们的场所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诗意栖居场地的不懈追求,更表现在对旧场所心理、理性、文学等多层面的批判和审视。因此,斯蒂芬、莎士比亚和乔伊斯组成的多维三棱镜不仅连接历史与现实、文本与世界、人物和作者,更提供了透视20世纪初移民作家场所意识的多重视角。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金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销量超过3亿5000万册,而且几乎每篇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被称为最会赚钱的作家。但是,斯蒂芬.金却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去写一些无关紧要的微型故事。有一次,他花两周时间构思了一篇短故事,投到杂志社。收到样刊和稿费,斯蒂芬.金非常开心,兴致勃勃地告诉一位前来造访  相似文献   

14.
《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斯蒂芬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作为普通个体想要摆脱家庭和父辈影响而不得的困境,二是作为爱尔兰国民对民族历史和现状无能为力的困境;三是作为想要走出传统的现代欧洲人对无法彻底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困境,在这三重困境中隐含着作者对自我与传统之关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编剧并执导的电影《人工智能》上映后引起巨大的反响,该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布赖恩.W.奥尔迪斯于196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永恒的夏天:寻求母爱的人工智能男孩》。互文性理论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后被众多学者补充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理解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马丁·博伊德的小说因其跨国界性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国际性小说",小说中主要的矛盾冲突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到异质文化冲突的影响.其作品<露辛达·布雷福特>描述了主人公露辛迭和其子斯蒂芬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主人公在文化冲突中因为文化身份的焦虑造成的普遍的精神压抑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文化的交融关系,决定了探究文化价值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活动也以其高度的艺术真实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视角。《红楼梦》是文学与文化,审美与意识形态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其呈现的文化视角也具有多维多向的复杂性。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结合点"中医生态观"的视角品读《红楼梦》的文化意蕴,试图为研究《红楼梦》提供新的视角与切入点,也为弘扬中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善哉 《班主任》2001,(10):41-41
斯蒂芬是个美国孩子,随父母在中国上学.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斯蒂芬被中国教师断定是"没有数学头脑,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不努力"的高二"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文化的交融关系,决定了探究文化价值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活动也以其高度的艺术真实性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视角。《红楼梦》是文学与文化,审美与意识形态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其呈现的文化视角也具有多维多向的复杂性。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生态思想的结合点"中医生态观"的视角品读《红楼梦》的文化意蕴,试图为研究《红楼梦》提供新的视角与切入点,也为弘扬中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殷培贤 《海外英语》2014,(3):143-144,152
《格萨尔》的传播过程和其翻译过程基本是重合的,民译、汉译和外译的过程中应当从后殖民视角,民族志诗学视角和文化典籍注译体例之视角三个方面重构口传文学的原始语义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