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能力--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能力是个人素质能力的核心。一般对实践能力的理解是局限于实践操作层面的,易导致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操作能力。从存在方式的视角扩充对实践能力的理解,不仅可以丰富其内涵,还可以纠正教学中偏颇的价值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追求真与善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不容忽视的一个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用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作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理应得到加强。鉴于此,本文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为突破口,探讨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育价值,以期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品质,以价值取向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重要角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选择,为选择负责。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取向立意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学变革是一场从"知性教学"走向"德性教学"的价值重构,并以此为背景完成其实践转向。既有的"知性教学"以机械传递知识为特征,因其秉持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教学价值观而终将走向异化。教学变革的方向在于重建"德性教学",高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为此需要从人性假设和知识观出发,做好教育学的理论重建工作。当前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以及教学手段伦理意义的关切等,可谓指向"德性教学"的核心表征。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教学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对教学价值的又一诠释,人们希冀从人文关怀的基本理念出发,引发教学中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改变"知识本位"价值观对人的割裂状态。但是生命化教学价值观在实践中遭遇了现实困境,本文对其实践现状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探寻出一定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其中,工具价值是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本质,工具价值能否实现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工具性价值被窄化和被忽视的现象,导致语文学科特色难以彰显,语文教学效益低下。要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工具价值,需要确立正确的语文教学价值观,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语言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方法,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世界,重视综合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方颖 《学周刊C版》2014,(11):68-69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教学立意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品质,以价值取向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重要角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会选择,为选择负责.本文就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取向立意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洋 《考试周刊》2013,(87):112-112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设计者,也是体育教学的参与者、领导者。体育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密切相关。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价值观等水平如何将影响教学实践.最终影响教学价值的实现。教师的体育教学价值观、课程设计等方面对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成果丰富,但仍有诸多因素阻碍教学实效性获得,症结在于对实践教学价值目标定位不清、价值导向贯穿不足。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应以准确理解其内涵、清晰定位其价值目标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为初衷,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理论认同的总体目标,区别于思政课理论教学,思辨之上,更重实证检验,区别于专业课实践教学,能力之外,侧重德性养成。实施中必须突出价值引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价值主线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案,使实践教学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在各门课程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因此,在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具有迥然不同的旨趣与方略。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转型,试图以课程理念发展为背景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凝聚和整合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知识,解决传统教学设计范型与促进学习者发展之间的冲突,寻求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某种超越和制衡,是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自觉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走势嬗变的一种尝试,我们需要关注教学设计转变。  相似文献   

12.
教学价值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价值观的含义、类型、功能以及原有教学价值观的弊端、重建新的教学价值观等方面,其中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而教学价值则是教学价值观研究的核心。教学价值观近三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行反思性对外汉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质量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从国际教育的基本走向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提倡研究型教师,以教师职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倡导并推行反思性教学对此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要改变对外汉语学界在价值观和期望值上并不支持教师作为反思性教学实践者角色的倾向,采取对反思性教学优势认同的态度,探讨有利于推行反思性教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揭示了将语文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并从课堂教学、读写训练及社会实践等三个角度论述了实现语文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相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评价者从教学的价值观或价值信念出发,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效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所以,我们现在讨论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问题,其实就是以某种价值思想为基点,对课堂的教与学的有效性的讨论。作为基准点的价值思想,在今天就是指新课程理念,即基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而以教师专业的发展作为回应,使课堂的有效教学具有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教学一直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渠道,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维度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展开相关的研究,对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路径等方面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为视角,对高校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1.价值性.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以一定的目的、目标。指向为准绳来衡量客体效用的。在教学评价中,统一价值观,依据同一价值观念标准对教学现象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前提.2.目标性.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揭示教学现象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作为教学内容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教学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性理论,不同的人性理论形成不同的教学价值观;用函数思想表示就是教学价值观是人性理论的函数,后者是自变量,前者是应变量。教学价值观转变的根本就是转变人性观。  相似文献   

19.
形势与政策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鲜明实践性和较强价值导向性等特征,深得大学生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在遵循课程教学知识性特征的基础上,实现理论性与知识性交互共存;在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在掌握理论灌输的本质内涵上,达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帮助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方向、目标和首要任务。胡云琬同志受邀撰写此文,目的就是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以能动的教学行为,培植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自觉顺应时代大势,增强教育教学自觉与自信。教学实践表明,坚持弘扬真善美与贬斥假恶丑相统一,有助于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所谓“有破有立,破为立存,不破不立.一破即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