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新型课堂气氛主要包括创建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学生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它是新课改下的多种观念与知识的结合。我认为新的课堂气氛是课改的一个先行者,只有创建一个新的课堂气氛才能使课改中的思想、方法慢慢地找到新路径。那么如何创建新型的课堂气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讲台下听,形成一种高高在上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我们一直在强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认为拉近师生距离并不是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就行了。我认为拉近…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轻松愉快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习。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在教学中适度示弱能够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要敢于示弱,展示真我风采;善于示弱,甘为他人做嫁衣;故意示弱,引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家访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进一步地进行了情感沟通,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更大范围地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给孩子们带去了满心的快乐:“老师到我家来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没有幽默的生活是乏味的生活,那么没有幽默的课堂则是枯燥的课堂。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 9万名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灵活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   一位语文老师正在上课,教室里飞进一只蝴蝶,同学的注意力就投向蝴蝶了。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蝴蝶为什么飞来飞去不愿离去 ?”同学们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这位教…  相似文献   

7.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8.
谢飞祥 《学子》2012,(6):52-53
一、润滑剂——交流沟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在公开课尤其是借班上课的情况下,学生对老师充满着陌生感,再加上学生已经适应了原来老师的教学方式,初次与新教师接触,不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不熟悉他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  相似文献   

9.
作文该怎样教,靳老师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作文教法,摈弃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方法指导,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节课,靳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儿童内心世界。眼里、心里都有学生,他亲切的话语打消了弦子们的畏难情绪,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靳老师启发学生感受世界,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11.
1.尊重学生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润滑剂”尊重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间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就无形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心灵交流。这将会对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导致学生心灵的“闭锁”,引起情绪的对立或仇视,给教育带来巨大的障碍。自尊心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是他们在学校中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和主要精神支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学生才能以心换心,达到心灵相…  相似文献   

12.
张占拴 《河北教育》2005,(22):38-39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学生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伴行者。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扮演好伴行者的角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阿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我认为拉近师生距离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皇后的自称老师:“小青,皇帝的自称是什么?”小青:“是寡人。”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那么皇后呢?”小青:“皇后,是,皇后……”他想了好久,突然,灵机一动,回答道:“皇后的自称是寡妇。”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30盒。”师:“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想引导学生列式)生:(大声地)“买来的!”自习课甲:你们班里有多少人上自习课?乙:加上老师一共31人。甲:就是说,老师不在时是30人了?乙:不,老师不在…  相似文献   

14.
关爱学生     
教育是以人为本,干教育,先要关爱学生,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接纳学生,曾经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尊重、信任、了解学生。比如在教当中熟悉学生的名字很重要,上课时你能叫出他的名字,说明你在意他,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从而让学中接纳你,才会被学生所尊重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那么何谈爱学习呢?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给予学生最多的是“微笑”,因为这个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无所不谈,而且很多时候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的动力.也正是这样,学生哪怕是后进生,也会默默地跟着他喜欢的这位老师努力学习!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始终都要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爱能触动师生之间的心灵。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相似文献   

17.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由于年龄、生理发育、经历等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有许多明显的差距,认识这些差距并克服这些差距是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效进行教与学的保证。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就会激发学生亲近老师、愿从师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他的魅力就体现在语文课堂里.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缺少一些难以触摸的东西,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只能原地徘徊,难以超越自我,无法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我常常在思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你的语文课有亲和力吗——轻轻地贴近学生 上课时,教师若面无表情,话语严肃,不善于夸奖学生,不善于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关系就会僵硬,距离遥远.这样的课堂,师生都难以进入角色.下面,欣赏一段于永正老师与学生的课前谈话.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师要学会沟通,用微笑滋润孩子心田"。就师生关系而言,微笑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可以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在学校,很多熟悉我的人都说我的脾气好,对学生时常保持着微笑。学生也经常用"和蔼可亲"来形容我。但这并不是说——我不会对学生严厉。我在这里所说的微笑,是针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进  相似文献   

20.
所谓“冷处理”法,就是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班主任老师要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定,待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可过长),学生对其错误言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一、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可以运用“冷处理”法。有些学生多次违纪,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早已产生戒备、逆反心理。这时,你再去批评他,除空耗精力外,是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弄不好,还有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地等待,同时给予热情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