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学校教育荒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荒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对战后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对问题频出的学校教育做出的批评性概括.它主要表现为校园暴力、逃学、退学、犯罪率和自杀率上升等。这些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近代日本教育史上的学历主义和德育的政治化传统等弊端,以及战后教育发展中的经济至上偏向,是重要促因。对此,日本政府及时进行反思,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主导地位.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教育荒废现象在日本愈发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应试教育也随之愈演愈烈,由此而做出的一些教育改革,却又让日本青少年陷入了“学习”与“生存”的分裂矛盾中。通过对教育荒废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日本所采取的对策,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帮助,能对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阎利华 《考试周刊》2013,(73):29-3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杨力 《成才之路》2009,(3):24-25
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从地理与地缘政治方面看,日本都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尤其是近代以来,经过历次变革与图强,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近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杨力 《成才之路》2009,(2):24-25
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从地理与地缘政治方面看,日本都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尤其是近代以来,经过历次变革与图强,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近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日本的文字体系,探讨了早期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字体系(汉字假名混写)这一特殊文字的形成,最后,剖析了汉字对于日本的意义,阐明了观点。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文化思潮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学要界、思想界,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非理性主义相继风靡,所谓“日本文化优越论”几经浮沉,军国主义的幽灵仍在日本上空徘徊。世纪之交,究竟如何看待日本模式?该文宏观考察了二战后日本文化思潮的流变,对90年代日本文化思潮的新动态加以追踪,并对“日本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席于霞 《文教资料》2008,(34):49-50
中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它的文字的产生、文化的发展,深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定义课程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指出高校课程文化的特点,据此分析了课程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并探索了其带来的几点启示:重新审视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科课程的理论价值;挖掘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利用隐性课程传播正确的道德信念等。  相似文献   

12.
“义理”是日本文化中独特而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它有着不同的表现,于是学者们便对“义理”有着各种理解。但纷繁复杂的“义理”概念经过梳理之后,可归纳出两大基本的维度——“冷”与“热”,“耻’’与“报”,并具有相同的文化本质及根源——“耻感文化”与纵式社会的“礼忠”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具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文化对德育的外部影响机制和内部影响机制。外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建构的影响;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的信息传导、选择、重组等实现。内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进而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预设、建构、导向、规范等实现。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促进德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的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纷繁的文化大系统,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及教改方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切腹是始于日本平安朝时期的一种自杀方式,流行于武士阶层。作为日本文化中一种独有的象征符号,外国人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自残行为,日本人却认为是武士崇高且体面的死亡方式。它体现了武士的尊严、勇敢、忠义与超脱生死的内心宁静。  相似文献   

16.
田雷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53-154
中日文化有着非常深的渊源。日本的能乐是中国文化对日本音乐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从它的起源,还是发展演变都可以说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集团意识是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日本人总是把自己作为集团的一分子,把自己作为整体利益甚至是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这种特性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及教育、文化等因素密切关联.集团意识在日本国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集团意识是一把双刃剑,在助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利己、排他、束缚个人发展等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衡阳抗战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利于衡阳抗战文化继承与发扬等重要作用。文章从将衡阳抗战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将衡阳抗战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衡阳抗战文化纳入协同育人过程等方面,探讨衡阳抗战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