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把“戴高帽子”贬为逢迎拍马的一种庸俗举动。但在幼儿教育中,恰到好处的“高帽子”是一种很有效的正面教育手段。大多数孩子都爱戴“高帽子”,“高帽子”对那些顽皮、倔强、自尊心强的孩子效果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从幼儿年龄特征来看。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高帽子”即起着言语指导作用,使幼儿知  相似文献   

2.
忌戴“高帽子”。所谓“高帽子”,就是开头话写得太多,太长,像给作文戴了一顶“高帽子”。例如,有个同学写《我的同座》的开头。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一点与学生相处的诀窍。一、要多戴“高帽子”,善于赞扬学生孩子都爱听夸奖的话,即俗话所说的爱戴“高帽子”。教师对学生不...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  相似文献   

5.
时间:纸奶奶1903岁生日那天。地点:教室。黑板正中心写了一个大"寿"字,寿字下边写着公元105—2008年。人物:纸奶奶可由一学生扮演,将眉毛、头发染白,戴纸做的高帽子,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寿"字;避水纸、耐热纸、食用纸、容器纸、防锈纸、速溶纸等"纸家族"成员可戴着纸做的高帽子并画上各种标记。(幕启。纸奶奶颤巍巍,柱拐杖上场。纸家族的成员从各处奔来将她团团围住,连声呼唤着"奶奶")耐热纸:奶奶,您看有那么多的孩子都来给您过生日,您多幸福呀!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hat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中,帽子常被用来象征加给某人的罪名或坏名义。高帽子,象征对人的吹捧奉承。如"有人给他戴高帽子"。英语中,也有不少习惯用语是用"帽子"来作隐喻的。这些习语形象生动,蕴涵着英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 1.at the drop of a hat该习语系美国常用口语,始见于19世纪末,源于美国西部地区。人们常以drop of a hat(脱帽,摔帽)作为战斗开始的信号。旧时,在欧洲和美国决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看着舒服,是要讲求戴帽艺术的。如何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进行恰当地评价?笔者就自己的探索与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某国某地的女士们流行戴一种很高的帽子,但在剧院里,这种高帽子会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剧院工作人员力劝脱帽却无人理睬。经理灵机一动,当场宣布:“凡年龄大的女士可以不脱帽。”话音一落,女士们纷纷脱帽,真是立竿见影。经理  相似文献   

9.
《江西教育》2012,(11):25
●赏识你的学生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孙双金  相似文献   

10.
    
蚕胖胖的样子有点滑稽相,很奇怪卡通或童话里很少拿它做角色。《爱丽丝梦游记》里有一只老大的毛虫,插画上画它戴了高帽子,抽根长烟斗。蚕所以不能引起艺术家的兴趣,大概因为形貌毫无个性。所有长的、蠕动的东西都多少  相似文献   

11.
现在,许多学校总是热衷于争创各级文明学校,在“文明校园”美丽的“高帽子”下,很多学校都制定了“文明戒律”,教室变成了“文明的禁闭室”,学校则蜕变成了“文明的监狱”。教师渐失了教育的艺术,渐失了教育中的诗意,最终使学校工作沦为平庸,失去特色。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帽子常被用来象征加给某人的罪名或坏名义。如,“高帽子”象征对人的吹捧奉承。英语中也有许多关于hat的习语,这些习语形象生动,蕴涵着英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一些。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和几位同事参加了一次特级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后,说到:“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其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建议教师在课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打击。这位特级教师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  相似文献   

14.
吴丽 《广西教育》2013,(1):86-86
现在的很多小学生谈数学而色变,因为数学在他们的脑海里是极其抽象的逻辑思维。正因为给数学戴上了这些高帽子,致使孩子们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觉得数学是可望而不可学的。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数学学习,还会导致学生丢失数学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使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数学,让他们在生活中亲近数学。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帽子常被用来象征加给某人的罪名或坏名义。如,“高帽子”象征对人的吹捧奉承。英语中也有许多关于hat的习语,这些习语形象生动,蕴涵着英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一些。  相似文献   

16.
陈旺平 《广西教育》2010,(22):33-33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物质上慷慨给予,精神上戴着“高帽子”,以为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但是,家长们却不知道:丰厚的爱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盲目的。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家长和学生,让他们懂得哪些是真心的爱,哪些是盲目的爱,使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著名中学语文教师钱梦龙说过,我们当教师的要有两件小法宝:一把小扇子,一顶小高帽子。要经常给学生扇扇小扇子,不断扇旺学生心头的求知火苗,还要经常给学生戴戴小高帽子,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喜悦,知道自己"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教学活动中,听一些老师讲授古文,有关“冠”字的解释,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冠者帽子也。如“峨冠博带”是戴着高帽子束着阔衣带;“朝服农冠”是早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新沐者必弹冠”是用手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冠盖相望”是帽子和车盖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方法呈多元化趋势,赏识教育也随着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走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众人争先效仿,“赏识教育”成了一个热度颇高的词语。“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夸奖词句也频频出现在家长和老师口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困惑和尴尬:老师和家长开始注意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了,但80%接受赏识的孩子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出在哪儿?赏识教育是否只是一个个体现象呢?清代畹的《潜庵漫笔》中有个关于“高帽子”的故事;世俗谓媚人为“顶高帽子”。尝有门生两人,初放外任,同谒老师者,老师谓:“今世直道不行,逢人送顶高帽子,斯可矣。”其一曰:“老师之言不谬,今之世不喜高帽如老师者,有几人哉?”老师大喜。既出,顾同谒者曰:“高帽已送出一顶矣。”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受表扬和夸奖的,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尤其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其需要赏识、表扬和夸奖,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提升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塑造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并非所有的表扬和夸赞都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上面的小故事也启发我们:表扬孩子要讲究艺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并不是说表扬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师的课堂应答语言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对话意识与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体现教师儿童立场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明晰在儿童立场的前提下,教师课堂应答语言的功能。1.激励。对于这点,作为教师都会认同,我们很多人都是在无数顶"高帽子"的激励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