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有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真琢磨不透,我们该说的都说了,该讲的都讲了,但学生不该做的又做了,不该出的事又出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会有"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的感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育方法不对路.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积极探讨学校德育工作,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书十几年了,近几年来听同行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但是,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无论学生有多么难管,我们也不能不管,那么该如何解决这样一对矛盾呢?  相似文献   

3.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那些个性很强的学生,说轻了,无动于衷;说重了,就跟你顶撞、吵闹,更有甚者,还以离家出走、轻生、暴力等手段相威胁。几个回合的“较量”,往往是教师败下阵来。于是,除了失望和伤心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焦灼和无奈了。但是,同样面对难以教化的学生,有的老师却能从容施教,游刃有余。伤心、无奈的原因何在?亲切、从容的秘诀又是什么?本文仅从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一、透析学生的“痛苦”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我们先来看一篇一位高中生的题为“爱”的日记:“今天,在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邓青青 《成才之路》2010,(1):I0004-I0004
时下,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据了解.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很难管.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遵规守纪,认真学习的。只是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学生”。但这些。问题学生”也并非都真正有“问题”,而是教师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才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尝试一下和“问题学生”做朋友呢?  相似文献   

5.
谈论爱情     
几乎所有人都说“以前的中学生单纯,现在的中学生啊……”后面没有话了,用了个省略号搞得人心惶惶的。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字典里多了一个“爱”字。现在形容中学生“拍拖”的“术语”太多了,什么“不该吃的禁果”、“犯个美丽的错误”、“不该走进的误区”、“嚼不禁的青苹果”等等,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它的美和诱惑力;一个是指它的过早。中学生“拍拖”就不像成年人那么俗气和势利,但“拍拖”就是好吗?我想不是,因为恋爱是与学习相矛盾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我也不明白中学生谈恋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或许他们根本不懂爱情是…  相似文献   

6.
在与学校老师交流时,经常听到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这类的抱怨声,是学生真的变得比以前难管了吗?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学校  相似文献   

7.
手里捧着一本《校园哲语》潜心研读时,渐渐地我陷入了沉思。眼前又浮现出了年轻班主任向我诉苦时的情形:“赵校长,你说该怎么办呢?咱说了学生就是不听”,“顽固不化,朽木不可雕也”,“我行我素,任性难管”,“光知道玩,就是不知道学”。一句句尖酸刺耳的话语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心扉,我无言以对,心里一片茫然,只能劝慰而已。  相似文献   

8.
思想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也是生动的高层次的艺术,大有文章可做。茶余饭后,常听一些教师发牢骚说:“现在的学生也太难管了。”在工作中也常看到一些学生跟教师顶牛,弄得教师下不了台。究其原因,还是方法问题。其中正确掌握与学生的谈话技巧就大有讲究。本人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总结出了和学生谈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四了解”是基础“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  相似文献   

10.
一个班主任在第一次班会上,训话道:我的眼睛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发现谁调皮捣蛋的;我的耳朵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打听谁说老师坏话的;我的嘴是干什么的?除了讲课外,就是骂人的。告诉你们:“严师出高徒”,谁想在我班上不服管教,你看着办,可别跟我讲什么“权利”、“平等”罗,在我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服从”。这种开场白,不仅具有普通性,而且具有典型性。想当年,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现在我做老师了,也对学生们说过,据说我的学生做老师时,也把“师爷”此类话重复过。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把服从与尊师等同起来,对学生缺少“权利”意识和“平等”…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幼儿园教师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但也越来越难管,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会规则意识。怎样才能制定出孩子们能够主动遵守的规则?我想何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规则,就从最简单的做起,如“课间牛奶喝好后我们可以干什么?”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大家一致推出两条规则:在位子上轻轻地讲话;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怎么样才能遵守这两条规则?”有一个小朋友说:“把它写下来贴在墙上,我们看见这张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我们不认识字怎么办?”另一个小朋友提议:“没关系,让老师教我们认一下不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罚款”一词原本是用在市场管理方面的,是对违法乱纪者的一种经济制裁。但不知为什么,近几年来,却被滥用到学校里来了。 有人认为现在的学生难管了,单凭做思想工作是不行的。对于思想品德很差的“害群之马”罚款比做思想工作见效快,管用,于是罚款取代了教师应做的思想工作。怎样看待滥用罚款手段呢?  相似文献   

13.
“你在干什么?”试试看,你会用什么口气说这句话?我曾经经常这样问我的学生,下意识中并不是要了解清楚他或她是在做什么,而是以此责备:“你不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没有做什么。”所答明显非所问,然而,问题不在于作回答的学生,而是在于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14.
今天可是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啊!可今天天气虽然好,我家的“天气”却不一定好。我说的“天气”指的是妈妈的心情。我这么说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我的妈妈是我家的“天气”?因为我妈妈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所以我们家就自己组建了一个气象站,对妈妈仔细地察言观色,预防“气象灾害”的殃及:我们根据妈妈的心情,确定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做;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做。不然我和爸爸就会“受害”。妈妈的“天气”是受打牌输赢的影响而变化的。如果妈妈今天没有打牌,回家后就会看看电视,看完电视后就会去做饭,吃完饭后就会陪我做作…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我不止一次听到班主任这样抱怨,抱怨的背后似乎是对管理学生有点黔驴技穷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师们纷纷“亮剑”,企图来个“短平快”,于是有的挥“剑”至刚至猛,结果“杀伤”无数,而学生怨恨也无数;有的“出招”软绵无力,结果“剑气”全无  相似文献   

16.
当今学生难管,毕业班学生更难管,临近毕业的学生最难管。这是教师们的共识。 由于受社会、家庭影响,学生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却晓得很多。胆大、任性、易冲动、不顾后果等独生子女现象明显。特别是毕业生,在校学习三年或六年,觉得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规范约束了他们的自由,要毕业了心理总有一种解脱感,很想把这几年的“压力和委屈”一下子发泄出来,于是产生了不正常的心理和行动。“双困生”(学习和品德都有困难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此时,学校要敢于管理,更要善于管理。通过实践,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童爷爷信箱     
有了竞争者怎么办?敬爱的童爷爷:你好!我是一名班长,本来一切都很好,可是我们班偏偏有个“大队主席”,弄得我压力非常大。老师总是说那个“大队主席”好,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似的。凭什么把我该做的事都抢了去!这样的话,当初就不该选我当班长,让她都兼职算了。当这样的班长有什么意思,简直就是“名存实亡”!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专家答疑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凡事总爱后悔。犹犹豫豫地买了件东西,回去就会后悔不该买;跟同学讲了件事情,又后悔不该告诉她;晚上看了会儿电视,我后悔耽误了学习;就是不小心丢了几块钱,我也能后悔老半天……您说我该怎么办,才能改掉这老吃“后悔药”的毛病呢? 山西丽娜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该不该受罚小青问妈妈:“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受到惩罚?”“当然不会。”妈妈答道。“挨骂呢?”“也不该挨骂,小宝贝。”妈妈温和地说。“那么,谢天谢地。我今天没有做功课。”Email:xuyunli006@sina.com 该不该受罚小青问妈妈:“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受到惩罚?”“当然不会。”妈妈答道。“挨骂呢?”“也不该挨骂,小宝贝。”妈妈温和地说。“那么,谢天谢地。我今天没有做功课。”《论语》歪解一天,小青早自习睡着了,而他的同桌正巧读《论语》里那句:“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有个叫宰予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校园内常会听到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之所以难教.是因为许多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之所以难管,是由于学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这正是目前教育现状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主要根源是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是具有教育主体特征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从本质上说.教师并没有给予自己学生一种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