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行政公开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的宪政建设,适应WTO透明化对我国政府的要求,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效率和加强对行政机关监督。行政公开方式有听证会、电子政务、媒体播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借鉴国外相关的行政公开制度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等民主权利,促使政府行为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相似文献   

2.
张德瑞 《红领巾》2004,(2):47-50
行政公开制度的内涵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必须向相对人及社会公开其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事项.实行行政公开利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和实现,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是顺应加入WTO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开的观念尚未被社会接受、公开的范围不确定、公开不规范、公开与否属行政自由裁量而不接受司法审查等.针对这种情况,要从观念、制度和立法层面入手,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建构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开体系.  相似文献   

3.
行政公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行政公开中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应加快行政立法建设,建立完善行政公开监督救济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加快行政公开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关于政府行政公开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除了技术上的准备之外,更为重要的途径是实现行政信息公开的立法,从制度层面上保障行政公开和人民的有效参与和监督。本文将从我国信息公开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在内容及形式上存在的缺陷,并思考制定行政信息公开法和完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开是二战后各国行政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加强了对行政公开的相关研究,行政公开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程序制度,将发挥其独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行政成本的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低行政成本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降低行政成本的途径是:建立合理的行政绩效评估方式;借鉴企业精神,重塑高效政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健全对行政成本的监督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黄泺 《出国与就业》2011,(10):175-176
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建设从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其中最早推行的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村务公开制度.随后,一些地市以及省级机关、国家职能部门相继进行了政务公开以及相关制度的研讨与试点,如地方立法听证会等.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行政公开的主体以及内容范围狭窄,方式简单,对于不予公开的救济手段规定不足....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行政公开制度作为衡量一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各个领域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法学角度对行政公开的概念进行了科学地界定,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行政公开的内涵,并从我国行政公开理论研究的程度以及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保障、流于形式、范围狭窄、手段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完善行政公开的立法,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制度内涵的研究和明确公开的方式等等,以强有力的对策推动行政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公开制度是行政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亟需建立的重要法律制度。本文以美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历史为借鉴。结合我国实际。对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建构以及信息公开的背景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政伦理的视角,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状出发,通过反思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的现象,并从制度伦理与个人伦理角度探求了建构和重塑行政问责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一次巨大变革。当前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在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机关决策的民主科学性,保障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因素,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严重削弱了行政听证制度应有的作用,需要去完善和解决。本文于立足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的公开透明性不足、适用范围不全面、听证代表遴选机制不完善、听证笔录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转变法制观念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完善听证代表人制度、明确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的监督救济制度入手等六方面提出了作者就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宪法上的知情权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说明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从行使公权力的组织获得其掌握的信息的制度。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信息持有人范围,如何确定申请人的资格。文章结合其他国家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关于这一制度的理论及实践,提出在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中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扩大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范围并尽量减少对申请人的资格限制。  相似文献   

14.
知情权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与知情权相对应的是行政主体的行政公开、告知义务.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实体权益,而且有利于监督行政主体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应当加强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建设,以增强对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知情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随着行政规范纳入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划分也将失去原有的意义。行政规范纳入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必然要进行重新建构。本文就行政诉讼的起诉和管辖制度、裁判和执行制度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行政指导具有灵活性的优势,弥补了法律的不足,有利于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是政府推进民主政治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现行行政指导存在着透明度不高、程序不完善、救济途径缺乏的弊端。本文在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行政指导可诉性的学理基础,指出应将行政指导纳入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并进而对这一制度的建构做出了初步架构。  相似文献   

17.
通明度原则是WTO规则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对各国政府行政公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入世后,更应结合政府行政公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积极的对策,完善行政公开制度,增强行政法规政策的透明度,以便依法行政和符合WT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周斌 《华章》2010,(18)
通过对我国行政指导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指导公开制度,行政指导的法治化,规范行政指导的行为依据以及规范法律责任和救济制度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制度作为建构责任政府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其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成为近一段时间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发展、危机管理和法制化建设的需要直接促进了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和变革。对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解构分析,可以发现现行行政问责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这些缺陷和漏洞直接导致了行政问责的效果存在局限性。行政问责制度应当建构由原则性制度和特殊性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满足完整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制度化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权力的非公开运行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是腐败的保护伞,因而行政公开不仅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防止政府官员贪污腐化的强有力武器。我们应当加快行政公开立法,建立和完善行政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