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布式小水电由于存在管理不规范、出力不稳定等问题,其并网运行容易对配电网供电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发生越限。本文通过建立分布式小水电仿真分析模型,对分布式小水电的并网运行、出力程度、接入位置等因素对电网节点电压波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仿真分析模型集成至分布式小水电电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系统中小水电并网运行仿真分析功能,为制定分布式小水电并网运行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撑。系统建模本文构建理想模型并基于MATLAB软件中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小水电接入配电系统后,改变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潮流方向,对备自投装置带来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这种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定性分析、仿真计算,得出了对于备自投,由于小水电对母线的电压支撑作用,导致不能动作而失效,并对这种装置提出适合有分布式小水电存在的线路的改进措施,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高松州 《科技风》2013,(15):39-40
小水电作为一种廉价、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IEEE30节点算例研究了小水电接入配电网后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对配电网电压变化的影响。课题采用电力系统计算软件BPA来进行分析计算,并提出小水电接入电网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逐渐引入,大量的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配电网中存在的DG将对配电网的结构、电压,电能质量等有重大的影响。在分布电源和变电站位置已经确定下,从配电网规划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地点和方式接入DG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DG接入方式将能更好的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和创造最大的效益,也为配网滚动规划提供一个重要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电源布局可以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降低能耗。在我国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环境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被认为是传统电网的有效补充,很有发展潜力。小水电厂接入配电网,对网损、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与小水电厂的接入位置和容量有很大关系。文章基于小水电厂在5种不同接线模式下,按负荷递减分布规律,对不同容量的小水电厂接入网络中3个典型位置的极限准入容量、最优容量进行研究。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分四步对最优容量进行评价,计算各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海明距离,距离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对应容量为最优容量。文章可以为小水电厂在并网规划中的定址优容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决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电网运行情况分析,得出北部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电源负荷分布不均衡是造成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风电接入给电网稳定运行、调压、调频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布式发电(DG)容量的增加,其并网对配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DG并网位置和容量大小会影响配电网电压稳定性。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搭建一个MATLAB/SIMULINK 8节点配电网仿真模型,设置DG在配电网中的不同接入位置和容量大小,仿真结果证明,DG的接入位置越接近配电网末端和DG容量越大,各节点电压被抬升得越高。DG容量超过一定值时,会造成配电网节点电压越限,系统失稳。  相似文献   

8.
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其接入位置和容量大小与配电网的电压分布和特性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配电网络在并入一定容量的光伏电源后配电网络中电压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光伏的接入位置越靠近线路末端,线路末端电压提升的越高。而在不改变光伏接入位置的情况下,注入容量越多,整体电压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支持,越来越多小水电项目建成投产,随着小水电规模扩大,小水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部分问题已经影响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如何将小水电对电网安全影响降低是调度面临的问题。基于临沧电网的实际情况对小水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从管理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为小水电与电网问的厂网协调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8)
广州发展观音山风电场接入电网,对并网后的接入系统无功电压分析,研究风电场对并网点电压无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无功补偿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风电场的负荷与电压的关系以及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风电系统接入大电网系统引起的系统电压稳定水平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改善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在投入AVC(电压控制系统)后风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程丽  李鑫  项兴尧  戚永青  刘凌宇 《科技通报》2021,37(5):31-36,112
当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电压影响分析结果忽略了光伏并网后配电网电压分布的计算过程,存在分析结果不够具体、精确的问题,提出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计算方法.根据光伏与配电网基础结构模型分析光伏与配电网结构,采用潮流计算方法对单点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影响进行计算,再通过前推回潮流计算结果判断支路功率数值分布,并根据叠加定理推算出多个光伏接入配电网电压的整体分布结果.以我国北方某城市为算例验证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具体分布影响,最终得出二者间的具体、精确的分析结果,说明本文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某地区对风电接入电网对电压的影响的研究为实例展开分析,并阐述风电接入后系统潮流及静态安全性研究与风电接入后静态电压稳定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但是变电站备自投控制策略易受地方小电源干扰,特别是在有大量小水电上网的地区电网中情况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皖南某地区电网进行详细数字仿真,针对小水电对110kV变电站备自投控制策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给出了一般性的变电站备自投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在负荷高峰时大规模并网,会对配电网供电质量有影响。本文分析了单个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配电系统的末端前后对该段线路电压,谐波等电能指标的影响。分析电压损失,统计谐波含量。分析电动汽车并网后对电网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并提出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跃 《科技风》2022,(1):160-162
本文论述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与特征情况,并且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管控模式,在可再生能源当中,风能属于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借助风力能够达到发电的效果。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现阶段此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受到风资源开发日渐频繁、单一风电场装机容量增多的影响,造成风力发电处于电网当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变大。当风电接入之后,使电网当中的潮流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风速的间歇性造成风力机输出的功率缺少一定的稳定性,带给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很大的不良影响。鉴于此,针对并网风电场带给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加以分析可谓十分关键。本文通过论述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构成与特征情况,并且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的管控模式,同时进行了并网风电场带给电压稳定性影响的仿真说明,以便带给相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研究工作人员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电压稳定性以及短期负荷预测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有效分析了光伏并发网发电系统在接入电网之后对电网安全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并对继电保护、供电可靠性以及配电系统监控等内容进行研究,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光伏并发网络接入电网之后,可能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作用。相应电力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强化电网的建设,并且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提升相应产品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入网标准。本文就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分布式发电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但是当分布式电源与入电网相互连接之后,配电网的电压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对问题加以解决,如何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不良影响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将以型号为IEEE33的节点配电网展开相应的论述,并且建立起一个仿真模型,对电源容量以及接入位置进行具体的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造成10KV 配电网线损增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配网建设、规划不合理;二是计量装置老化,计量不准,配置不合理;三是网内小水电有功与无功比例失调;四是配网无功管理分布不合理;五是运行电压对配网线损的影响;六是负荷分布不合理.为了降低线损,减少电能损耗,促使配网内设备经济稳定运行,一是提高电网规划深度、合理布局,扩大降低线损的潜力以适应用电负荷的发展;二是加强计量管理,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提高计量准确度、精度,推广新技术引进新设施;三是合理分布无功功率,提高运行电压,确保配网内主设备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风力发电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特点以及风机的运行特性,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大规模风电接入薄弱的末端电网时电压稳定问题更为突出。风电机组的连接方式、长距离输送以及机组无功调节能力差,是风电无功和电压调整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风电场建设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对风机、无功补偿装置、有载调压变压器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实现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不仅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压质量,还可以减少有功损耗、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