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晋南朝山水诗的缘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缘起、发展和成熟于东晋和南朝时期。这与当时门阀腐朽统治下昏暗的社会政治和庄园经济的发展,玄、道、佛等多元文化思潮的兴盛和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士人心态结构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文学内部演化过程看,山水诗在题材和艺术方面上承玄言诗并对其进行了扬弃和变革;谢灵运、谢眺、何逊等人的创作,促进山水诗从开创期日臻走上完美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山水诗是以表现自然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美为审美主体的文学作品,山水作为题材进入诗歌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山水诗的正式成形是在晋末宋初,会稽文化氛围促进了山水诗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东晋山水诗人与华兹华斯在对自然的感悟等诸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东晋诗人是带着十分惨痛的时代创伤走入山林的,而华兹华斯的烦闷和忧愁不是生自国破家亡的惨痛上,而只是感觉到现实社会的不健全、不和谐才形成的;华兹华斯把自然当成了未来岁月的精神食粮与生活支柱,而东晋山水诗人的写景抒怀诗歌大都属于即兴之作。华兹华斯以其特有的思考方式提出了自然教化意义,而自然固然也是东晋诗人的思想境地,但占据其心灵的主要是外界境物中的某些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4.
东晋南朝的山水诗、田园诗与宫体诗是同一土壤孕育出的三种形态各异的花,分别以“自然”、“人为自然”、“人本身的自然”成为一种独立审美客体。本从化思潮角度论述了三的共性。又着重论述了山水诗、宫体诗二的表现形式,以及田园诗的表现形式与时代潮流不合之原因。  相似文献   

5.
薛燕 《时代教育》2007,(6Z):155-155
1山水诗的定义 广义上来说,可以把一切描写山水的诗叫做山水诗。狭义定义则包含以下两条:山水描写份量在全诗中占多数,在题材上成为主要表现对象;将笔墨诉诸于山水本身,着意表现追求山水之美的情趣。但这样定义既不科学.也不严密,会将山水诗与招隐诗、游仙诗、游宴诗、咏怀诗等混淆,从而使山水诗的论述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自然美从作为社会美、人格美的陪衬地位中解放出来,走向了独立。山水诗产生在东晋时代绝非偶然的文学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山水诗的产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晋南朝的山水诗、田园诗与宫体诗是同一土壤孕育出的三种形态各异的花,分别以“自然”、“人为自然”、“人本身的自然”成为一种独立审美客体。本文从文化思潮角度论述了三者的共性。又着重论述了山水诗、宫体诗二者的表现形式,以及田园诗的表现形式与时代潮流不合之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不但成熟完美,而且独具风格,推动了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和李白独特的漫游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东晋永和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标举“永和文学”这个文学史概念,并用以指称被一般文学史著作忽略的东晋中前期文学。本文认为,永和年间聚居会稽的名士,具有迥异于前代名士的独特心态与士风,其所作诗文,均意在排遣生命悲感。本文从玄言文学、山水文学、山水理论、风谣体诗四个方面论述了永和文学的特征,确定了它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者对玄言诗的文学性、山水理论的哲学底蕴、风谣体诗的初创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诗研究中,一般论者把田园诗与山水诗并列。本文认为二者虽有联系,但有显著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田园诗与山水诗的形成与发展不同、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语言风格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谢灵运与谢脁同为东晋谢氏大族的后裔,都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然而由于他们成长道路、性格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诗风也不尽相同,大谢山水诗尚巧繁富,绮丽清新,小谢山水诗和谐含蓄,清新流丽。  相似文献   

15.
尊重以豪族为中心的江南社会既成体制是东晋门阀贵族政治的主要特点,也是东晋得以立国并在异乡江南之地稳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东晋末,上述政治在门阀贵族王恭、桓玄那里不再得到坚持,而皇权一方重视刑法以及强征豪族私附民的政策也给江南社会造成混乱,引发了后者的不满和抵抗。皇权与门阀贵族相互抗争,双方都偏离了门阀贵族政治的方向及其精神,忽视江南地方社会的动向,最终导致东晋王朝的崩溃。创建刘宋政权的刘裕及其政治特点中有着继承门阀贵族政治的迹象,这说明晋宋革命的意义须从江南社会的动向以及贵族政治的传承之中予以阐明,这也为分析南朝皇权不稳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文章冠世,画绝古今”。“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对我国古代诗歌影响深远。本文注重从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征入手,以其能与大家一起领略其诗歌的深邃、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赵孟頫对元诗有开创诗风之功,其山水诗步追陶谢,兼学唐诗,形成独特的风格。以亡国之孙的身份出仕元朝,使诗人面对青山秀水自然而然地触发亡国之思、身世之感,从而将山水与抒怀融为一体。同时,作为一名画家诗人,赵孟頫以绘画的视角、技法入诗,使其山水诗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王维的山水诗,体物入微,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诗情画意结合完美无瑕,可谓“诗中有画”;朴实无华的词藻间,蕴含着无限优美的意境,情与景水乳交融;既善于描绘雄奇壮阔的山川,又长于刻画幽深恬淡静穆闲适的景致。王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非凡的审美才华,使其笔下的山水许皆成传世之精品,其美学特征,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9.
王艳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24-126
王维、苏轼分别作为唐宋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他们远追陶渊明而且又都诗画兼擅,能将画法融入诗中;思想上深受禅的影响,引禅入诗,融情入境,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体貌。试从两人山水诗的思想继承和艺术新变,以求深入探究两位诗人山水诗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朱熹性好游山水,在对自然山水的观照过程中,领悟客观物体的理性,从而动情惬趣,涵泳其道学精神。朱熹在八闽的山水诗,以游芦峰、百丈山、云谷、武夷山等地为主,其写作手法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