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信息数字化的浪潮,推动了社会上不同行业的相互竞争、联合、分化与重组,人类将受到数字化的影响,“数字化”一词渐渐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数字档案馆已是我国档案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数字化的角度看,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馆非数字化档案,即传统馆藏档  相似文献   

2.
1. 信用的含义。“信用”一词是舶来品,最早起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为信任、信誉、相信,后被引入英文。“信用”的英文是credit, 《大英百科全书》把credit解释为:“指一方  相似文献   

3.
论工程技术杂志的总体编辑构思鞠建英在英文中,“杂志”一词通常称Magazine,它起源于阿拉伯文中的“仓库”一词。“Magazine”在18世纪前兼指知识库,18世纪后才称为知识库。该词与中文中的“杂志”一词一样,突出了“杂”字;而“杂”,正是杂志区...  相似文献   

4.
鞠建英 《编辑学报》1994,6(1):19-21
在英文中,“杂志”一词通常称Magazine,它起源于阿拉伯文中的“仓库”一词。“Magazine”在18世纪前兼指知识库,18世纪后才称为知识库。该词与中文中的“杂志”一词一样,突出了“杂”字;而“杂”,正是杂志区别于书籍的重要标志。 工程技术杂志的“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耳目喉舌"说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目喉舌”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它作为报刊的一种功能的提出却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史中“,喉舌论”是规定报刊性质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两种“耳目喉舌”说有着各自的诞生背景和不同的内涵。研究“耳目喉舌”说的内涵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相信对于理解其在中国新闻理论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定位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名家与编辑     
名家总是一个楷模,总是一种风范。对于编辑行业来说,名家的言行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不消说,更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思想资源。 名家如此说编辑 邹韬奋称“熟练于编辑技术的”为“编辑专家”。有人说“编辑专家”一词,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出现。 那么编辑专家是不是仅仅“熟练于编辑技术”就可以了呢? 鲁迅曾鼓励刚做了编辑的赵家璧:“这是一种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孙犁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看来,编辑应该有学同是一个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中国市场其他行业来说,“营销”这一概念引入到出版业已经滞后多了,倒是它的前身“发行”很是深入人心。记得当初首次接触“图书发行”这一专业有点惶惶然时,教授勉励大家说“‘发行’是一个很神圣的词,除了货币、债券、股票、邮票等能用它外,就只有图书了。”大家心中很是窃喜,而等到教授分析了“发行的四大功能(4PS)以及作为影响出版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后,大家的专业思想遂稳定下来;从理论上来说,“发行”就是“营销”,只不过行业有术语罢了。当“营销”一词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挂在嘴边时,“发行”遂成了“计划经济”的代名词,众多“发行科”纷纷更名为“市场部”、“营销部”,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同志在《关于文风问题》一文中说:“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符号之所以象现在这样固定下来,是经过长时间演变和发展的结果。标点符号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最初之意为“点”,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古希腊的书面语一般是连续书写的,词、句间都无间隔。公元前五世纪以前的文章中只有极少数在片语之间偶尔用两根垂直的竖线或三个点隔开。以后相继出现了“分段线”、三点  相似文献   

9.
蛛丝马迹·蛛丝蚂迹错例:调查人员对所有票据逐一核对,不放过任何蛛丝蚂迹,终于从中发现了疑点。辨析“:蛛丝蚂迹”应为“蛛丝马迹”。“蛛丝马迹”一词用于比喻查究事情根源的不很明显的线索。显然,这里的“蛛丝”和“马迹”都应该是细微且不易察觉的东西。“蛛丝”指蜘蛛分泌的丝状物,这不难理解。但是“马迹”又指什么呢?不同的词典有着不同的解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马蹄的痕迹”;一说“灶马(一种常见于屋内灶前的昆虫)留下的痕迹”。相比之下,后一种解释似更合乎情理,因为它较之马蹄的痕迹更小,也更不明显。《常见易错字词辨析》选…  相似文献   

10.
执著·执着“执著”和“执着”这两种写法都有人用,哪种写法是对的呢?就“著”是“着”(zhuó)的异体字这方面来说,用“执着”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人们还是多用“执著”,因为这样更合适,为什么呢?“执著”原本是个佛教名词。佛教分为大乘、二乘两派:大乘是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二乘是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解脱、执著这两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白居易在《传法堂碑》中说过:“凡夫无明,二乘执著。”后来,执著这个词广泛用于指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表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也指固执或拘泥。现…  相似文献   

11.
信息科学的课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这一名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因而许多人认为他们明白这个词的含义,而要给“信息”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至少在定义方式上达成共识都是相当困难的。事实上,“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1985年,鲁宾对信息一词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归类。例如,一些人把信息看作是一种商品或产品,也就是说它是某种确定的实体。而有的人则认为它是一种编码或模式,如基因,或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了的感观数据,或是通讯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中,“reporter”这个词,可以是指“记者”,也可以意谓“报告员”。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同一个词为语言裁体,或许就因为这两者的确有某些共同之处吧。在上海的某一次招待会上,一位美国朋友打趣地对杨美蓉说:“你们夫妇俩现在是starreporter了”!杨美蓉会心地笑了,她知道这是一语双关。那意思是:他们夫妇俩在那里(美国)曾是“明星记者”,而在这里(上海)又成了“明星报告员”……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标题中,常能见到一词二用的制作特色。一词二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同一个词在一条标题中出现两次,但前后两个词的词性和涵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在修辞学上称为“转类”;另一种是,一个词包含有甲、乙两个涵义,虚指甲,实指乙,这在修辞学上称为“别解”;再一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图书是知识的源泉”。可是从“源泉”这个词的意义上仔细推榷,似乎应该说知识才是图书的“源泉”。以下想试论一下知识和图书各自的特性和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咬文嚼字     
语句中,词和词的组合,有多种关系,其中一种,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修饰语时,则应十分注意这些修饰语次序的排列,否则,容易造成误听。今年5月25日,香港某电台的一句广播语说“中美洲国家严防两基地人员潜入。”乍一听,顿生疑窦:不就只有本·拉登训练恐怖分子那一个基地吗,怎么跑出“两个”来了?听完下文才释然,说的就是本·拉登那一个基地的两名恐怖分子。如果改写成:“中美洲国家严防基地两恐怖分子潜入”,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相似文献   

16.
新闻信息论     
现在,不管是在机关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人们经常使用“信息”这个词。在许多时候,把“信息”与“新闻信息”这两个词等同使用,成了可以互换的词语了。“信息”与“新闻信息”到底是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是否绝对相同?如果不同,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还是交叉关系,或是两相独立的关系?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两个词,可以不假思索;但对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教学者来说,弄清楚这个概念,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晓言 《中国广播》2008,(5):71-71
“舆论”一词出于何时说法不一。 最近,一篇来稿中说,“舆论”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沉传》中:“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有文章也说《晋书·王沉传》中第一次出现“舆论”一词。有人则认为,“舆论”一词较早见于《梁书·武帝记》:“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  相似文献   

18.
在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提一下几个概念。一是情报与信息。在国外,一般对“信息”、和“情报”并不加以区别,都用同一个词。将“情报”和“信息”区分为两个概念是我国情报学界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本文中对这两个概念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二是情报意识。有人认为“情报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意识术语在情报科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指人们对于情报现象的思想观点和人的情报嗅觉的敏感程度,它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事物、现象,从情报角度的理  相似文献   

19.
甲骨商代“非档案说”是针对甲骨“王家档案说”而言 ,意在否定“商人存在较强的甲骨档案意识”之观点。“王家档案说”和“非档案说”对档案一词的定义有相同的认识。若认为原始记录材料就是档案 ,那么甲骨文无疑具备档案性质。本文对有关质疑“非档案说”的两篇论文进行了回答和质疑。  相似文献   

20.
PK.就是Player Killer一词的缩写,意即在游戏中玩家们的互相攻击切磋武艺的行为,最先发源于一款欧洲骑士游戏。但已经无法考证了。起源于网络游戏的PK并非一开始就意味着任意攻击,它只是一种叫“角色扮演”的游戏行为,扮演者的意图是成为一个“杀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