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鼻子有两大功能,一是用来呼吸,二是作为嗅觉器官。鼻子能闻出各种味道,是因为在鼻腔的内壁,有一块大约5平方厘米的黏膜,分布着1000多万个嗅觉细胞,它们与大脑有联系。我们知道,气味是由物质的挥发性分子作用形成的,当人吸气时,飘散在空中的气味分子钻进鼻腔,与里面的嗅觉细胞相遇。嗅觉细胞马上兴奋起来,将感受到的刺激转化成特定的信息,传入大脑,于是就产生了嗅觉,人就闻到了气味。鼻子为什么会嗅到气味!安徽马鞍山@李瑜  相似文献   

2.
我是鼻子     
欧阳军 《知识窗》2010,(6):34-34
我叫鼻子,我的重要工作是呼吸,一个成年人每分钟约需要呼吸16次,年龄越小,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多。一般人也许认为两个鼻孔是同时开展“工作”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在呼吸时左右两孔轮流进行,这在医学上叫“鼻循环”。我的循环周期为2.5~4小时,年龄越大,周期越长。  相似文献   

3.
科普画廊     
人睡觉时为什么会打鼾有的人睡觉的时候鼾声如雷,常常会惊扰别人的美梦,可是他自己却酣睡不醒。睡觉时打鼾多半是因为鼻子里气体的流通发生了障碍的缘故。鼻子不通气,呼吸发生困难,自然就改用口呼吸,用口  相似文献   

4.
《知识窗》2007,(11):54-55
有的人睡觉的时候鼾声如雷,常常要惊扰别人的美梦.可他自己却酣睡不醒。打鼾是因鼻子里的气体流通发生了障碍的缘故。鼻子不通气,呼吸发生困难.自然就改用口呼吸。口呼吸,特别是吸气时.会振动口腔后上方的那块软腭。软腭随着空气进出口腔而颤动,就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来。  相似文献   

5.
大凡动物的鼻子都是用来呼吸和辨别气味的。但有一种动物,它们的鼻子并不是用来辨别气味,而是另作它用。你说怪不怪?  相似文献   

6.
蚂蚱晒太阳     
10月9日中午,我和妈妈往我同学家走着。忽然,妈妈发现有一只土色的大蚂蚱正趴在一辆车的顶上,妈妈悄悄地走过去,一把捉住了它。蚂蚱一点儿也没受伤。我小心翼翼地捏着蚂蚱的翅膀把它带到了同学家。  相似文献   

7.
有句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人在选择对象时,看的印象是很重要。但科学家认为,鼻子也能帮你找到心中的“爱人”,而且比起视觉印象来得也不差。那么这其中奥妙何在呢?先来解析一下鼻子的结构。两孔“洞”,一道“梁”——鼻子看上去就这么简单。可那“洞”与“梁”里埋藏着多少奥秘?你却未必知晓。鼻孔为何成双所谓两孔洞,指的就是两个鼻孔。也许你会问:人的鼻孔为什么是两个而不是一个呢?这得从鼻子的功能说起。鼻子的功能之一是负责呼吸,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成语“吐故纳新”就是最精辟的概括。虽然大多知道人有两个肺脏,即左肺…  相似文献   

8.
双面牛犊     
《科学与文化》2007,(4):40-40
日前,一头双面小牛,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农场出世。吸引了不少人从各地赶来一睹为快。据农场主柯克·赫德斯介绍,这是头小母牛,它除了头部比正常牛大些外,其余部分并无异常。它用两个鼻子呼吸,有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舌头。四只眼睛的分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文化》2005,(9):18-19
鼻子是用来呼吸闻气味的,而昆明的小杨,他的鼻子却与众不同。他能用鼻子喝啤酒,酸奶,甚至能够用鼻子喝白酒。当大家见到小杨用鼻子喝酒时都想去试试,但是每每都被呛得厉害,没能成功。大家都困惑,他为什么不会呛着呢?为了解开疑问,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们组成了专家组,开始对他进行检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阳 《百科知识》2014,(2):21-22
正人体有五大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据统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信息90%以上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触觉和味觉,只有嗅觉常被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嗅觉的确在退化。鼻子是用来呼吸和闻味的器官。我们不禁要问:人的嗅觉在退化,但人的鼻子却为何比猿类更突出呢?让我们把人类与猿类鼻子做个比较:我们人类的鼻子位于脸盘的中央,是五官中最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的鼻子除了用来呼吸,还是嗅觉器官。在鼻腔的内壁有一块黏膜,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嗅觉细胞,它们与大脑有联系。我们知道,气味是由物质的挥发性分子作用形成的。当人吸气时,飘散在空中的气味分子就会钻进鼻腔,与里面的嗅觉细胞相遇。嗅觉细胞马上兴奋起来,将感受到的刺激转化成特定的信息传入大脑,于是就产生了嗅觉,我们就闻到了气味。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鲸是从陆地进化到海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它还保留了用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功能. 通过电视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鲸经常潜泳于海中,隔一段时间再浮出水面换气.于是,有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既然鲸要不停地浮出水面来呼吸,为什么不直接浮游在海面上,一边游泳一边呼吸呢?"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07,(1)
打哈欠本属人的自然反应,但打哈欠却有不小的保健作用。哈欠作为一种原始的反射机制,与生俱来。但要做到得心应手,还是有些窍门的。首先要全神贯注,精神放松,而后取坐位或卧位,闭住嘴巴,用鼻子轻轻呼吸几次,再改用张口呼吸,一个个香甜、自然的哈欠便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用鼻子呼吸,也用鼻子感受世界的气味。鼻子中的嗅觉器通过摄取漂浮在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告诉我们世界的味道。人类大约可以嗅出并分辨出2000~3000种味道,而调香师等专业人士能区别出的味道大大高于这个范围,大约能达到1万种以上。人类的嗅觉相当敏锐,它的敏感度是味觉的1万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都知道,动物都是用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来察觉周围环境变化的。它们对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在日常生活中,它靠嗅觉来识别一些物体,军犬还依靠嗅觉来判断敌情和识别路途。对狗来说它的嗅觉器官—鼻子特别宝贵,所以当它睡觉的时候,把嘴和鼻子部分用前肢藏起来保护好,同时用鼻子警惕周围的动静,一旦有情况,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和漫画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美国的苏珊(Susan)可不这么看。她是一位计算机专家,同时又是一位漫画家。她长期在考虑一个问题:漫画的实质是什么?漫画家是如何思维的?为什么一个人的特征经过夸张以后,人们一眼就能认出?漫画从来都是由画家用笔画出,能不能让计算机自动画出呢?原来,我们的头脑中早就有了一个标准脸,就是说:我们早就把周围的许多人的脸型来一个平均数。某个人的鼻子大一点,我们就说:他是大鼻子!那是相对于周围许多人鼻子的平均数———标准鼻子而言,画家抓住这一特征,适当地夸张,就完成了一幅维妙…  相似文献   

17.
据9月23日《扬州晚报》报道:一般人用鼻子和嘴巴辨别味道,但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有一位神奇女子,她用双脚"品尝"美味。这位神奇女子名叫拉奇尔,现年27岁,在一家船务公司任职。拉奇尔说,"当我最初发现自己的双脚拥有'嗅觉'和'味觉'时,我惊呆了,我不敢将这一发?..  相似文献   

18.
异想天开     
便携式电筒一天晚上,我从亲戚家回家,天很黑,一只手拿着食物袋,一只手拿着电筒走路,想吃东西却无法腾出手来!我想如果电筒不要我用手拿着就好了。于是试着将电筒用绳子扎到头上,但很快发现电筒较重,头会很累。于是将电筒扎到膀臂上,为了方便扣扎,我还将绳子换成了尼龙扣,这样扎与放都很方便容易。这种便携式电筒还可扣在车把上呢!穴金一鸣雪便携式杯套我们经常看见一些爱喝茶的人,一只手提着包,一只手拿着茶杯,一不小心就烫着了自己熏湿了衣服;骑车的人只好把杯子放在包里,有时会漏湿了书本文件……很不方便。我发明了便携式杯筒穴如右图雪,…  相似文献   

19.
正尧渡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居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鼻子不见了。鼻子去了哪里呢?一个人没有鼻子怎么行?居民们急得团团转,到处找也找不到,只好去找市长。没想到市长的鼻子也不翼而飞了,他正一脸愁容呢。所有人的鼻子都不见了,市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下令派空军部队去找鼻子。空军部队先驾驶着直升机在空中寻找,再在地面上展开地毯式搜索。他们先找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接着涉渡城郊的河流,然后翻越城外的山川,最后,终于在一个离城很远的空气清新的森林里找到了它们。可鼻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愿意回去。空军队长问为什么,带头的一个鼻子说:"想要我们回去可以,但要答应我们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李泳 《发明与革新》2010,(11):17-17
在日本发明协会的资料里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早期的中国瓷器虽然精关,但在欧洲却销路不畅,日本人经“研究”发现,原来中国的传统茶杯四周一样高,而欧洲人鼻子太大,用起来不方便。于是日本人把茶杯设计成斜口的,再从中国订货,尔后把这种茶杯转到欧洲后马上开始畅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