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为原则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包括素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验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的完整的综合体系,是目前构建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三个基本方面,其中,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发动机,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活动是保证.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尤其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想要"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创造;开展创新活动,使学生"实践"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38):149-150
为调查护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2013级92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情况少、创新意识较弱、对科学研究的了解不深入、自我能力评价低。因此,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较差,学校应提供政策保障,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学校和老师有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并引导积极参与各种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曲线看其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钟形"曲线变化.建模研究表明,他们在13岁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至38.17岁创新能力达到顶峰,创新的"黄金时期"长达28年.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之所以表现出"创新起点早、创新能力强、创新周期长"等特点,与其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必要从中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为目的,开办"创新能力试点班",制订"创新能力试点班"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施途径:开设创造学系列课程、实施"五个一"创新活动、加强"三个一百"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以"启迪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力、体验创新过程"为内涵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步法",并不断循环,互相促进,阶梯式上升。实践结果表明,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8,24(2):64-67
从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出发,对已有的创新能力心理结构研究进行分析,确定了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维、"创新思维"维和"创新人格"维。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抬高导师的门槛,强化导师责任制;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为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指出了方向,那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什么是创新、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并简要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创新的关健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成人高校是承担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同以"创新能力"为标志的素质教育密不可分.成人高校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人高校应重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适应新护理模式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在护理药理教学中须注重对护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