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BA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和职业胜任力。简单依靠课堂知识传授无法实现MBA的培养目标。本文对构建基于胜任力的MBA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进而就PBL模式在MBA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梁杰 《成人教育》2021,41(1):52-58
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基于国家政策走向和已有的理论架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胜任力模型。教育是实现农民职业化和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完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使命与责任,服务社会,涉农职业院校必须抓好课程体系建设这项牛鼻子工程,构建与职业胜任力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平台+岗位模块+衔接项目”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胜任力模型已成为企业设计培训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从分析将胜任力模型引入课程体系的意义入手,探讨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课程体系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将胜任力引入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从课程导向、特点、形式三方面论述其推行价值,并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体系、培养路径、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师培养课程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培训师胜任力构成为基础,从培训师所需的知识、职业技能和心理特质三个方面构建了培训师培养课程体系框架,并对课程设置的原则、各级别培训师培养内容侧重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任力模型是企业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在描述胜任力模型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岗位员工动态的岗位胜任力构建过程,并根据二者差距探讨了如何建立动态培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立足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从价值、依据和路径三个维度考察创新创业对社会工作职业胜任力培育的重要影响,创新创业能够为社会工作职业胜任力培育提供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关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能够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启发和借鉴,高校专业建设需要处理好创新创业与职业胜任力培育的关系,要以创新创业提升职业胜任力,以职业胜任力彰显创新创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属性,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特殊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和研究思路,给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的职业胜任力视角.  相似文献   

9.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职业胜任力要素引入大学教育领域,把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大众化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不失为解决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问题的良方.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一大学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胜任力模型建构工具和管理方法引入人才培养领域,结合大学教学特点,对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当今大学教育模式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公司与企业对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基于胜任能力的工商管理硕士培养模式能够改变固有教育结构,激发MBA学员的学习激情,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也能使MBA学子更好地胜任今后工作岗位。文章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分别从学员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四个方面探索MBA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从“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岗位技能考核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的角度,探讨“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的课程体系搭建问题,即实现“以考证促专业建设,以考证提教学质量”。并指出了如何实现最优化的考证考核方式,对已实现“双证书制”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促进二者相融合的根本保证。文章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模式改进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有必耀对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室建设进行优化。从和谐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出发,立足于专业的系统化、模块化、特色化,介绍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优化的思路,构建了一种新颖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和实验系统。进而探讨了和谐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旨在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做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地方民族高校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区内外各个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考察,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释地方高等院校教育实践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职业教育实践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发展思路: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支持系统、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创新素养与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以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发展为基础的 ,是各种创新素质的一种综合效应。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必须从基础性、全面性、整体性的角度去实施创新教育。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 ,需要通过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开设“创新素养”独立课程和开展创新活动课程去落实。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及其体系的开发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上要以职业导向,在课程开发中要以工作过程导向,在课程教学中要以行动导向。通过探索、改革和实践,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MBA"管理沟通"课程教学现状,并阐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管理沟通"课程建设的时代诉求,最后从"433模块"的课程思路、教学方式的优化、校企资源的整合、课程运行的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专创融合的MBA"管理沟通"课程建设构想,以期为促进我国MBA"管理沟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依托2014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对课程体系重新梳理,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提出了"一主轴、两副线、两模块、多节点"的教学框架体系;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多种手段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强调个性化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的搭建,将建造环节与建筑技术和建筑理论知识相融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凸显专业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阶段成效。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才有可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校本课程本身为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会自动发生,而要以教师角色转换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各个领域在转型发展中都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人才,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从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发展为切入点,就基于职业岗位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我国软件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