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文化创造力的提高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大学生文化创造力的培养路径:第一,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应该自觉培养多元化的和开放的思维方式;第二,从教育体制角度,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营造创造性特质的学校教育文化;第三,从教育环境的角度,不断进行创新的教育环境的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王春江 《教育探索》2007,3(11):92-93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既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应强化主渠道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应创造优秀文化产品,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应引导学生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国外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还应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实学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实第一课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占领第二课堂,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创建实践课堂,培育学生的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中.为了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社会性、时代性及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实施爱心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依托网络,繁荣校园主流文化,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意义重大。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础,分析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也是大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根本价值依托。新时代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深入剖析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生态理论、文化生态政策与文化生态形成的困境,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世界文化来建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文化生态。以“国家顶层设计”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生态实践、以“教师主体地位”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生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以“校本化、社区化、社会化”来营造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5,(8):102-107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大学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因此,地方大学应以优秀文化来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具体而言,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和教育方向;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以世界先进科技文明促进大学生学习成才;以校本特色文化蕴积地方大学的隐形教育资源,促成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大影响。高职院校以宿舍文化为抓手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将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宿舍文化建设中,既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场地,扎实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又发挥了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及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土文化,可以有效拓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学生在认知、欣赏、感受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以乡土文化素材提升道德情操,以乡土文化精神提升大学生人格品质,以乡土文化活动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