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2.
李明宗 《广西教育》2005,(7A):61-61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他对此还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相似文献   

3.
闫钰 《学周刊C版》2020,(10):93-94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做"是其核心内容,"教"和"学"都是围绕着"做"进行展开,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其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内容。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改进教师教学模式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做是其核心内容,教和学都是围绕着做进行展开,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其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内容。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改进教师教学模式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包冬琴 《考试周刊》2011,(12):92-9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的教学理论,它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有着相通的地方,本文主要借助有关新课程理念,探究"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刘加爱 《天津教育》2020,(12):142-143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教学做合一"理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师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本文在"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引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教师教学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动手能力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教学相结合,将"做"放到中心环节,在"做"上教,指导学生在"做"上学,以此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探究"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朱慧敏 《小学生》2022,(11):19-2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相关教育观点中的三大观点之一,与当代教育融合对比来看,“教学做合一”中所体现的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整合于一体,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教学做合一”理念,通过改变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教学做"是一体的,这一思想比较符合当前的语文教学要求,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从"教学做合一"的原因入手,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品德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和科学育人观,真正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再挖掘,再整合;以生活为舞台,再引领,再关注;以体验为渠道,再创设,再感悟。以期启迪学生道德思维,提高品德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教人学会做人的活动,德育课堂渗透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德育课堂应该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始,以学讲礼仪、规范言行为内容,以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为信念,以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崇尚科学为要求,让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尤其是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外界信息缺乏很好的判别能力,加上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不够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程对德育提出了高要求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 ,综述了德育目标及内容 ;根据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阐释了几种典型的德育教学方法 ,并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及各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求 ,分析了各教学模块的德育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课堂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行为规则的训练,忽视学习个体内心的情感和体验。机械被动的德育课堂让学生学会了说假话、空话,降低了德育过程的实效。本文在尝试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创新德育课堂,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树人先育德,德正人才昌。道德教育旨在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凸显不足。由于道德教育课程"纯理化"、管理"实效化"、认知"狭窄化",从而造成道德教育内容偏于知识化、方法倾于灌输式、过程流于间断性、评价倚重于量化,出现道德教育中"教"与"育"分离现象。为此提出对策:倡导回归生活化的道德教育理念;采取体验式和活动化的德育课堂;构建以生为本的中小学校园文化;设立系统性的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品德课中的历史、地理、法制等内容,常因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积淀不多等原因,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顺畅。通过充分的课前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新知识进行提前介入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有准备的状态下投入课堂学习,就能较好地提高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小学德育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大系统,一项大工程,要根植于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创新实践小学德育。基于对话育人理念的小学德育创新实践,是教育主体在人格平等、相互信任、心理安全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宽容、沟通与合作的氛围,通过互动、交流、分享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化与外显,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全面发展、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参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旨在探讨体育教学中德育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进行拓展学习、利用教学媒体等方式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道德品质的感染与熏陶,逐步养成完善的人格。从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发挥补充材料的作用以及发挥教学媒介的作用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