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瓦斯地质学"课程是培养煤矿瓦斯地质和瓦斯防治人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其核心是瓦斯地质应用分析。在阐述瓦斯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理论讲授、分类实践、差异考核,合理构建瓦斯地质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煤矿地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瓦斯地质学"课程是培养煤矿瓦斯地质和瓦斯防治人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其核心是瓦斯地质应用分析。在阐述瓦斯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理论讲授、分类实践、差异考核,合理构建瓦斯地质学"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煤矿地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庞大,肩负着传授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地质思维的特殊使命。本文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普通地质学"课程中进行地质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程可以划分为三类反映不同地质思维的内容模块,可利用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可促进教学模式完善。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提高"普通地质学"课程地质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也能为其他地质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普通地质学"是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框架为知识内容、构建科学的地质学思维方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为核心的地球科学观为教学目标。在高校推动并普及地质学通识教育,对非地质学专业背景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在非地质学专业开设"普通地质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查方式等方面对课程的进一步推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相关地质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地质类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依据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着重探讨了讲授方式、教学手段、习题训练以及答疑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内容,并且针对每一部分内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7.
"地质学基础"是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非地质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大地质观念较强且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地学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现状,最后论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普通地质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路径,包括打造优秀授课团队,改革教学方式;拓展教学资源,加强实践认知;强化课程思政,实现全面发展;完善考核方式,科学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地质野外实习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实习基地建设在该环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安徽省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为例,讨论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条件、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旨在使地质实习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学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也达到促进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和对区域经济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地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质学特点,结合时代发展,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整合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及提倡多样化考核等意见。从专业技能、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地质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学生地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提出了建议,以此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事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