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了考察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点及两群体之间的差异,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娄底市和双峰县5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6个自然班级91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留守女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方面均好于留守男生,而在情绪症状方面比留守男生差。留守初三学生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无显著差异;③非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上均好于非留守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尤以初二学生最为突出;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方面均好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编制成册的量表和问卷对300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未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和积极心理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8份。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和积极心理资本与问题行为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和积极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问题行为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积极心理育人机制,同时构建有效的多元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潜在的问题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自编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和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抽取安顺市6所学校4-6年级学生,通过与一般儿童的比较,梳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求助、经常帮助做家务的人数比例高于一般儿童。除了在同伴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上,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均没有差别。结果表明,尽管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后提出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使用自编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和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抽取安顺市6所学校4-6年级学生,通过与一般儿童的比较,梳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求助、经常帮助做家务的人数比例高于一般儿童。除了在同伴交往方面留守儿童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在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上,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均没有差别。结果表明,尽管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但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最后提出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334名3~7岁幼儿的父母施测父亲参与教养问卷(IFI)、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结果显示:父亲参与对幼儿情绪有显著影响;父亲的支持与规划、日常照顾、鼓励与表扬能有效预测幼儿的品行问题;父亲的鼓励与表扬能有效预测幼儿的情绪和同伴行为问题;父亲的管教与约束可以预测幼儿的多动行为问题;父亲的支持与规划能有效预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问题学生情绪行为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以332名问题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进行测查,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问题学生在情绪症状、多动/注意障碍、品行问题上的异常率分别为37.9%、37.9%、23.5%;情绪症状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品行问题上,来自农村的男生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女生;困难总分上,再婚家庭学生得分高于完整家庭学生;问题学生的情绪行为与人格存在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和宜人性对困难总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严谨性和外向性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问题学生情绪行为存在性别、来源地和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绪行为与人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与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9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1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安全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初中留守儿童中,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三年级,男生的A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N行为显著高于男生。(3)监护类型、监护人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亲子分离时间是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危险因素。(4)人际安全感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A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安全感则对N行为和行为总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相对较低,N行为等内隐行为问题突出;(2)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甘肃陇南市山区的218名四至六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83%,在自责倾向上存在性别差异(P<0.01),分量表学习焦虑上(P<0.05)、孤独倾向和总分上(P<0.01)存在年级差异。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关注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问题或心理焦虑,同时应对留守儿童开展发展性和补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总被引:184,自引:0,他引:184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 ,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 ,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需要多方面措施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发展状况。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赣州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正常儿童没有大的差异,但总分和因子分要比非留守儿童低,在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三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合群等方面的因子分存在差异。说明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正常,但内心更自卑、抑郁、对人生态度更悲观,存在较多社会适应不良问题,性格更为内向和孤独。其中留守男生存在较多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留守女生存在更多自卑、不满、悲观等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导致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的产生。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次调查表明,在教师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都在家的儿童的问题更严重;学生问卷的结果则表明,留守儿童在孤独感、社交焦虑方面与其他儿童存在显著差异。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多方面措施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学生问题行为状况,采用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CPTI-A)对520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初一年级与初二年级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初二年级学生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攻击倾向和总分上都高于初一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行为问题在违规倾向、成瘾倾向和攻击倾向上都具有显著差异。因而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问题,了解社会对其的影响,进行早期干预,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比较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差异,考查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和社会支持的工具性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2)广西桂林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维度和各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福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魏运华《自尊量表》和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对301名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表明:(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没有统计学差异。(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得分均较低。(3)男童的自尊、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童。(4)不同年级的儿童的自尊、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低年级的儿童的自尊、社会支持较高。(5)自尊与社会支持及其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职生进行团体辅导的干预实验,以期检验资助政策对中职生领悟社会支持及亲社会行为影响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领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前测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成员同质;对照组的前、后测量总分相比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衡量"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的三个维度中,实验组仅在其中一个维度即"领悟其他支持"维度上,前后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对提升亲社会行为总分没有显示出积极的促进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394名儿童施测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尊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对潮汕三市农村地区的760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显示:(1)母亲在外打工组留守儿童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组、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2)在留守儿童群体内,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而初中一年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学生;(3)留守儿童的自尊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家长和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和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状况已成为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出现不少适应问题.但是,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342名农村儿童,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探讨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保护性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积极应对和主观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保护性因素,主观社会支持在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和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