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已普遍成为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显现出不相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有的高校开始了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与"信号与系统"两门课程整合的总体思路,其次提出了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案,然后分析了该课程应用双语教学需要把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本文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息处理类专业课程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对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针对传统作业布置及批改弊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作业改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及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中不适合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开展研究性网络实践教学的改革,对该实践教学的实现模式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给出了其探索过程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效果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一些特点,结合吉首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及考核手段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工程教育背景,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教学目标、课程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知识很强,内容复杂繁多,针对目前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分析了本学院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面向研究生教育提出“分层信息化”教育改革模式。同时,文章针对信息化和分层化两个层面对该课程改革内容进行重点探讨,对本专业研究生课《数字信号处理》的教与学进行具体研究和讨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面向交叉学科背景为主的研究生更有效的多渠道教学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特点和MATLAB强大的仿真功能,提出将MATLAB引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仿真教学中。实践证明,将MATLAB引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