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等现象.而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的培养特色取向应该是:具有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相互融合.因此必须在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走向和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毕业规格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的总体优化、非教学培养途径的安排等方面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越来越紧密,商务英语专业成为当今高职院校新兴热门专业之一。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以及高职人才培养要求,本文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指出目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利用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重新定位。根据新的定位与培养规格分别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设计、顶岗实习设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设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公共课设计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体现学校专业办学的定位,其内容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模式,是学校教育及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匹的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并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文章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讨论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途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及内涵、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指出目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利用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重新定位。根据新的定位与培养规格分别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设计、顶岗实习设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设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公共课设计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专业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和有机整合,是专业培养计划的中枢神经,是专业培养方向与特色的具体表现。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提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本文从课程体系定位、课程体系组成及设计、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该模式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学习体系、"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型+角色扮演型"的教学方式、"实物+教材+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于课程体系建设中,达到了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分析了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现状和规格要求,从专业定位、专业素质、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实践体系等方面探究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广西开设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的五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在"构成要素"、"目标定位"、"基本要求"与"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共性,但在"培养目标落脚点"、"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的确定"、"实践教学规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此提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选准目标落脚点"、"准确定位主干学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申本院校中第一批设置的本科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如何在原专科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向本科的转变?我们主要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树立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制订流程包括:社会调研,专业委员会研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面向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定位培养目标,根据各岗位及流程的要求确定培养规格,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构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并以汽车工业物流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