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庆明 《教师博览》2023,(29):28-37
<正>随着国际师范教育变革越来越强调面向中小学教育实际,我在继追随李吉林探索儿童情境教育、摸索在职教师的情境式培训之后,再次做出了一个人生的重大决定:把儿童情境教育和人格化师范教育植入乡村教育中。这是1999年发生的事。尽管朱嘉耀校长和李吉林老师开始都有点不舍得我吃这份更大的苦,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朱校长还亲自陪同我下乡考察和选择实验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声讨教育、声讨教师的声音越来越多了,有关教师的报道大多是负面的。什么体罚学生啦、教学思想、手段落后啦、知识面不宽啦,更有人大声疾呼:“中国的老师拖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后腿。”笔者是教师,我的朋友也多是教师,因此,我想在这里饶一饶舌。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初高中生,参加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拿到了更高一级的文凭,目前这一类教师已不多且多是在小学任教。二是各级师范学校出来的师范生,这一类教师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大多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三是其他专业毕业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3.
生:老师,书上注释⑩“凭谁问”,解释为“靠谁来问”,但我感到困扰,这“谁”应该理解为谁呢? 师:问得好!你这一问,正是稼轩慷慨一问,而所问的答复也恰是词人耗尽一生求索的答案. 师:从语法上讲,“谁”是疑问人称代词,词中可理解为“哪个人”.那么,问题来了,“谁”在词人心中到底是哪个人或哪类人呢?  相似文献   

4.
《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和经验的总结,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关于“问”的论述对现今的教学仍有其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学期,我教高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在教授《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时候,我按正常的课程设计,开始让同学们听几首民歌和艺术歌曲,让他们通过聆听、进行对比,感受出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同,进而让他们了解艺术歌曲体裁形式。然后让同学们先阅读标题下面的导言,初步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紧接着举例进行欣赏,让他们在体验感受中探讨、归纳、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讲话的学生立即闭嘴,移位的学生立马回位。继尔,教室里出奇的安静。然后,我讲课,他们专心地听讲,积极地举手发言……配合十分默契。总之,展现在我眼前的全是纯洁与可爱。我常常为自己“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威信与权力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7.
《学记》强调“人不学不知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出和阐发了很多教学方面的规律和方法。“善问”与“善待问”思想需加强研究。“善问”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对教育价值追寻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万物各有其理,必然产生怎样问的问题,“善问”是教学策略和方法。《学记》的“善问”策略有三条:一是先其易者,循序渐进;二是后其节目,突破难点;三是及其久也,环环相扣。“善待问”本质上属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的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以极其宽容的态度等待学生的学问进阶。一是过程性的关怀,即“和易以思”;二是发展性的关怀,即“举一反三”。“善待问”是关注闻道,在“善待问”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师生双边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交流状态;树立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使学生能够信任和追随教师;严格要求,“师严然后道尊”。  相似文献   

8.
《学记》是儒家重要典籍《礼记》中的一篇。据专家们考证,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至汉初之间。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的的著述,郭沫若同志认为象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是我国甚至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它在不到二千字的短文中,从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方法到教学原则和教师问题等等方面,都作了系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  相似文献   

9.
俞正强 《中国教师》2020,(3):119-122
2020年的寒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显得格外漫长。教师和学生都宅在家读书、学习。为了帮助教师们、同学们更加有效地度过居家的日子,有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云伴读"活动,请名家、名校长带领教师们品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照亮彼此。我们特邀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校长,将他授课的音频内容整理成文字,刊于本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重要措施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门,一向重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与愿望相违的是,中小学生体质每况愈下。近日,教育部再次下发《切  相似文献   

11.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陈大伟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来。当一学生提出“为什么刘备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呢?假如诸葛亮一直在那里睡的话刘备会不会失去耐心,就走了呢”这一问题时,教师以“诸葛亮睡着了吗”进行了替代。笔者认为,教师的这一问是不该问的。  相似文献   

12.
吴云萍 《成才之路》2013,(14):17-17
"一师一卷"在我们学校的启动,无疑是我们教育中的一大亮点。考试权的归属和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才是考试改革的"核心技术"。这一理念的提出,无疑给了我们一盏明灯,指明了制卷的道路及方向。一师一卷,是压力也是动力,考试权的归属给了老师,意味着老师们对于考试内容掌握更大的制定权力。但考试内容的拟定是加在老师身上的一道新压力。由一师一卷延伸开去的,令  相似文献   

13.
徐伟  王德清 《教师博览》2007,(10):35-36
尊师,是否抓住了根本?古代老师与今日老师相比较实在不幸运,没有专属教师之节日,没有专门法律之保障,没有与公务员相提并论的地位。然而,古代老师却又很幸运,人们对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寄语: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以虔诚的心,歌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孔子。--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15.
<正>考试、测验是伴随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它能衡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量,也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焦点。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测验都是统一的,它强调了甄别、选拔功能,也方便了学校管理,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忽视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然而,有那么一所学校却在不断地尝试改革,学期初,吴江实验小学小学的老师们都十分忙碌,除了班级事务外,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们,那就是编制期末试卷。这也许会让很多人不解,怎么学期初就要编制期末试卷呢?是谁编  相似文献   

16.
一场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伴随一次全民性的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只有通过广泛的长时间的讨论,才能丰富、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教育观念上的“大同”。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经历这么一次“大讨论”。目前尚不知道千年伊始围绕“减负”而引发的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能否拉开这次“大讨论”的序幕,我们只是觉得来自各个方面的几乎同一个嗓门发出的声音似乎太单调了一点。在给学生“减负”喊得震天响的同时,我们可不可以适当的给老师也“减减负”——减去老师教学工作以外的负担;减去老师在现行考试制度之下沉重的思想压力;减去整个社会对老师过分拔高的期望。我们呼唤给孩子满载幸福的童年,我们也应当努力为老师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教育》2008,(4)
多年以前,中国交通有一大独特景观,那就是除了国道,许多省道以下级别的公路在接近省界的地方会"戛然而止",就差几里不能连通的"断头路"比比皆是。眼下,中央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教育公平——"学有所教",也遭遇着这"断  相似文献   

19.
“五味老师”讲课像吃炸鸡腿一样香喷喷的,她思维敏捷,妙笔生花,声音悦耳。课前做好一切准备,课堂上妙语连珠,讲解难点一针见血,对于同学的提问更是对答如流,令人心服口服。面对老师生动地讲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课快捷有效,使人兴趣盎然。一上她的课,大家都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像是要尽快吃完一个美味的炸鸡腿似的!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这个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新名词、新事物,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农村社会特有的产物。它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多而增多。笔者对安义县黄洲中学进行过两次调查:2002年10月,抽查800余学生,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占65%,双亲外出的占27%;2005年10月,抽查600余学生,其中单亲外出务工的占80%,双亲外出的占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