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终身教育的文化选择、实践主体及基本动力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实态化。以时代理路的尺度,去廓清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审视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焦点,谨慎地提出以“文化创新”为体系构建的纲领、以“实态推进”为体系构建的抓手、以“全员参与”为体系构建的基点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自“终身教育”提出至今,终身教育业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广泛的教育思潮,许多国家已为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然而,终身教育在中国却呈理论热、实践冷的“冷热不均”局面,终身教育在实践中的回应远不及理论对社会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政界人士、企业家及教育家认为终身教育只不过是成人教育的同义词,或者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甚至把它视为“乌托邦”式的空想。因此,与“理念派”作不懈的“论剑”,积极探求和强调终身教育的实践意义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彭慧敏 《成人教育》2011,31(3):37-38
知识除了可以创造人的自由、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建造世界以外,还是发展经济和社会的重要资源。在“知识社会”里,工作世界从文化和组织模式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理念、多元智力理论等带来了职业技术教育(VET)的变革,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理解人是建构终身教育理论的前提。哲学解释学对人的存在方式——“理解”的探讨促进终身教育理论视域的更新: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应成为终身教育的目的;适应多样化学习主体的多元化需要将是终身教育的实施原则;对经验的反思与提高的意愿是终身教育的根本动力;接近生活世界为终身教育的形态定位。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终身教育思想,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演变过程的文化结晶。在古希腊先贤的论述中,或是在古印度和伊斯兰辉煌的文化中,都蕴涵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等的发展,它经历了从成人补偿教育、成人教育到终身教育的不同形态。“终身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前奏。  相似文献   

6.
王平 《教育探索》2001,(12):7-9
知识经济社会是终身教育社会,实施终身教育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毛泽东关于“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化教育”等思想科学地揭示了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内在规律、基本原则、内容和途径等。这些思想,对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理论梁实秋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就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这场论争涉及到新文学的政治选择,文化选择,审美选择以及有关文学的本质,功用和价值等问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意义。因此,梳理总结梁实秋和鲁迅两人不同的人性论旨趣及其理论渊源,对于我们今天从当时的历史语境去重新评价这场论争的功过得失。或者对于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建构和现代批评形态的生成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对苏俄、德意、英美和世界各国近代文明进行冷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陈独秀对于中国文化更新的路径问题作了新的思考。他提出,改造和提升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更新的根本目标;社会嬗变与精神自省,是文化更新的两大条件;主动汲取西方现代文明,则是文化更新的基本路径。在“中学”与“西学”两大文化思潮激烈斗争之际,陈独秀无所避忌地举擎“欧化”旗帜,对那种借口“国情”、“中国特点”,实则是拒绝现代民主制和市场法则、害怕自由主义思潮进入的政治势力以及狭隘的文化自是、排他心态予以坚决抨击。陈独秀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这一新思考,实为数十年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先声,值得今人反思与回味。  相似文献   

9.
集体主义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伦理道德原则,更在文化图式上体现了中华儿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教育既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又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重要路径。从文化比较的视野看,中西方教育不仅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上体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根本差异,在“怎么培养人”这一具体教育过程中同样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及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存在文化适应性问题,需要在文化自省、文化自觉中确证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价值及其思维方式,才能在中西教育文化的比较与交融中实现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教育自觉地以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根本目标,才能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新世纪,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弄清终身教育体系的概念、原理、构架及其要素、基本特征及最高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育的“三大突破口”和“一大网络”中发展成人教育,是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国际教育终身化发展与中国电大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终身教育是本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也是至今依然对国际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及实施,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教育领域和前景。中国电大教育是以实现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为特征的新型教育形式,它的诞生和发展无不受到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在世纪之交,我们研究终身教育思想,探讨中国电大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终身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终身教育”的观念并不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人”人性假设认为,文化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多样性、独特性与差异性构成了人的文化属性的基本特征。“文化人”人性假设为人们透视课程、教学和师生关系诸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也为人们认识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文化属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的精义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终身教育”取向,似已得到普遍的认同。问题关于“终身教育”问题言人人殊,故须辨明“终身教育”的精义何在?它同“制度化教育”有何区别?明乎此,才能进一步从中国实际出发,看待“制度化教育”的命运和在中国实现“终身教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成就的取得证明了中国道路的优势,增强了坚定中国道路的信心。面临新全球化的环境,中国应当自觉选择与调整发展战略,发展自足系统;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应始终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展开;农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农村管理模式的变革应当以“强村扩权”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挑战,耍形成学习化社会,就必须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既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对终身教育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所界定的“社会主义本质”,作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问题的明确回答 ,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体现着中国基本国情的现实要求 ,与党的基本路线相一致。“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实践中坚持“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 ,从理论层面隐含地规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它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包涵着人的一生所受的培养和教育。随着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学刁型组织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学刁型组织不仅包括了社区、学校、还有企业。因此,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建设“学习型企业”已成为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就从建设学习型企业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从而如何构建适应学习型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挑战,要形成学习化社会,就必须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既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终身教育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巨成 《邯郸师专学报》2001,11(2):58-62,65
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因此,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显得更为迫切。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入世后,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理论,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原则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将对我国的终身教育产生更大的影响,入世也意味着我国许多行业的在职人员必须接受“回归教育”,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用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观念,树立教育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全民、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含教育发展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报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一、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全球化战略的社会组织形式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