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多孩子都喜欢把玩偶想像成有生命的,经常似模似样地对着它们说话,假装和它们一起玩游戏,一起“过家家”。女孩子尤其爱玩这样的“假装”游戏。如果你的孩子爱玩假装游戏,不必担心,不必制止她,更不能取笑她。  相似文献   

2.
小大人光夫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母亲说:“光夫不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我就和光夫交谈起来。我问他:“你讨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吗?”光夫很爽快地回答:“不讨厌。”光夫与爸爸、妈妈、奶奶共同生活。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光夫在这些客人中间应付自如,很受欢迎。大人对光夫的评价比较一致,都夸他是“好孩子”、“听话  相似文献   

3.
情景一:某一大班幼儿在玩《小猴摘桃》的游戏,小朋友站成四路纵队先是练习,老师讲述完游戏玩法后,小朋友开始摘桃子。有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似乎对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轮到他时,他老往后退不愿意做,老师在一旁喊:“明明快点,别磨蹭”。后面的小朋友也在催:“快点”。明明很不情愿的去摘了一个桃子,待孩子都练习一遍后便开始摘桃子比赛,孩子们都在为自己和队友加油,他们争分夺秒,惟恐落后。惟独明明表现不一样,又轮到他了,这次他更是畏惧,不管大家怎么说,他就是不动。老师急了,一个劲儿地催:“你这个孩子真没用,快去、快去,怕什么!”说完,又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拽着明明硬是帮他摘回了一个桃子……  相似文献   

4.
3~5岁的孩子难得有安静的时候,手脚总是不肯停的,不是搬凳子推椅子,就是翻坛倒罐,洗脸时玩弄毛巾,吃饭时摆弄筷子和汤匙,睡觉时抱个枕头当“娃娃”,走路时拣起棍子当“马”骑……真是哪里有幼儿,哪里就有游戏,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当然不是坏事,因为“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果孩子不蹦不跳,不笑不乐,那倒是违反常理,人们会怀疑他是不是痴呆还是病了。任何人的孩提时代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对于孩子爱游戏、爱玩的行为,有见地的父母不但给予理解和关心,而且有时还会童心大发,和孩子一起玩耍。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曾提倡家庭游戏,呼吁做父母的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是很有道理的。儿  相似文献   

5.
陈雄 《师道》2002,(10):54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学生,还是孩子的朋友。”心理学家也言:“常与父亲在一起玩耍学习生活的小孩较为聪明能干。”于是,在空闲时常常与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一起玩耍。在玩中,开发儿子的智力,增长儿子的知识和才干。如常与儿子下棋、做游戏、养鱼养鸟、种花养草等。自儿子背着书包上学后,便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入手,晚上或周末常与儿子在规定时间一起看书。在学习上,儿子若遇到难题都喜欢与我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儿子上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那年,更喜欢与我一起读书看报和习作…  相似文献   

6.
猴儿两兄弟     
(一)猴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笑,人们都叫它笑笑,一个不喜欢笑,人们都叫它呆呆。 (二)屋后桃园的桃子成熟了。猴妈妈见笑笑还在做功课,就叫呆呆去桃园摘一篮桃子回来。 (三)呆猴子走进桃园,只见桃园里每棵树上都空荡荡的,不见一个桃子,就回来对妈妈说:“桃树上  相似文献   

7.
开篇寄语“孩子为什么总是坐不住?”“家里买了很多玩具,可为什么新鲜劲儿一过孩子又哭着要买新的?”“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同一个游戏?同一个故事为什么反复让我讲?”“为什么孩子喜欢模仿?”“听说现在有一种右脑潜能培训班,能让孩子变成神童,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教师在教《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有下面几个片段:第一次试教时,教师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把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进行示范,边摆边说“:老师喜欢吃桃子”,把一颗小磁铁放在桃子图画的下面,最终的结果是喜欢吃桃子的学生最多。第二次试教时,教师也要求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把学生手中的小磁铁放到相应的水果下面。在摆的过程中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都是桃子啊?!”观察了一会儿后,对学生说“:喜欢吃桃子的小朋友如果想改成其他的,可以上来改正。”第三次试教时,师生一起统计学生最喜欢玩足球…  相似文献   

9.
1在购买玩具时,要考虑玩具能提供多少种玩法。不要买那些阻止孩子想像力或是有过多现成附件的玩具。装配式玩具或积木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2对孩子看电视或玩计算机游戏加以限制。给他购买一些画画或写字的文具,鼓励他画画、读书.户外活动。 3在家里展示孩子的字画等艺术作品。 4让你的孩子参与做饭和制作小手工艺品。 5给孩子的假扮游戏提供场地。帐篷.纸箱、桌子、一张盖着毯子的方桌都可成为孩子假扮游戏的场所。 6用那些随手可拾的材料;而不是商店买的零部件;和孩子一起建一个火车站或是娃娃屋。 7做“如果……就……”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个孩子与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鱼肉,喜欢啃鱼骨头。”把鱼肉都让给孩子吃了。后来,孩子长大,妈妈老了。吃饭时,孩子说:“妈妈,你喜欢啃鱼骨头,就把鱼骨头给你吧。”这个已经忘记从何处看到的故事,却一直印在我  相似文献   

11.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是明朝开国功臣的后代,他文武双全,品学兼优,在当时很有名望。戚景通56岁时生了戚继光,老来得子,因此对孩子十分疼爱。戚景通希望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就给孩子起了一个“戚继光”的名字。戚继光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经常看到行军布阵等军事方面的事情,戚继光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尚武”的种子。他喜欢听大人讲用兵打仗的故事,喜欢和伙伴们玩军事游戏,用泥巴做“城墙”,削木棍当“旗帜”,布兵排阵,真像那么一回事。戚景通看到儿子这么喜欢军事游戏,常常静静地来到戚继光的身边,边看孩子们游戏,边趁机给孩子们指点。为…  相似文献   

12.
唐彩霞 《成才之路》2013,(12):85-85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记得小时候,我放学就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跳长绳、踢毽子、造房子、丢沙包,玩官兵捉强盗……就这样,我在奔跑、追逐和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小时候没有什么特别好吃的零食,也没有什么好玩的玩具,但是我和伙伴们在一起游戏真的很快乐。现在的孩子,每天关在家中,就像笼中的小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童年     
【2000年福建卷】题目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快乐的童年有许多快乐的事,快乐的童年也有许多快乐的伙伴,快乐的童年更有许多快乐的游戏。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游戏更是快乐的。在童年的秋千上,我们一起“乘风破浪”,一起“遨游太空”,一起“笑傲江湖”……在童年的“沙包”中,丢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丢出了一声声快乐的欢笑;丢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在童年的滑…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创造性游戏?什么样的主题游戏孩子会喜欢?如何让游戏与主题相结合?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他们能行吗?创造性游戏对孩子有什么帮助?一、创造性游戏的特点1.游戏主题新颖游戏主题教学新颖、有趣,游戏主题内容有游乐场、动物王国、侏罗纪公园等,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内容。在游乐场主题游戏中,除了有孩子喜欢的钓鱼池、麦当劳,还根据游戏主题的需求增设了"碰碰车""赛车跑道"……2.游戏形式创新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取,以过去教师的包办代替变为把幼  相似文献   

15.
星期日SUN星期一MON星期二TUE星期三WED星期四THU星期五FRI星期六SAT8182122232426291213197152069172528301014亲子游戏是一种快乐和极富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亲子沟通情感,和孩子学习的一条捷径。那么,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HAPPY吧……发送“家庭创意游戏”至jtjybjb@vi  相似文献   

16.
吴丹 《幼儿教育》2014,(12):22-2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幼儿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小班的孩子开始走出自我的世界,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了。有些孩子因为缺乏交往的小“技巧”。不知道怎么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提出的请求也常常遭到拒绝;而有些孩子却成了班级中的“小明星”。得到大家的喜欢。吴老师在孩子开展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观察,请大家来看看,孩子成功或不成功的交往案例吧。  相似文献   

17.
给孩子写信     
正我因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原因,在孩子四岁时就经常与她分开……有一句谚语说:孩子都喜欢吃"奉子菜",意思是说孩子都喜欢受表扬与奉承。其实,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喜欢成就感,喜欢跟肯定我们的人在一起,讨厌那些对我们吹毛求疵的人。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于管教了……是孩子难于管教了,还是我们不懂得管教了?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18.
杨枫 《早期教育》2006,(10):8-9
1.平面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4岁~6岁的幼儿喜欢水彩画,却常常因画不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画面而对绘画游戏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可以指导幼儿玩“偶然性水彩画游戏”。方法是:给幼儿一张大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或想象力用水彩随意涂抹,并对幼儿的用色稍加指导,如启发他们选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愉快”。当纸上涂满形状不同的各种颜色时,就会构成各式各样的“偶然性”画面。待“画”晾干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画面所表现的情绪,想象它们都像什么,再让孩子用黑色水彩或墨汁勾画出其轮廓,使这个游戏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大声疾呼关爱孩子、走近孩子时 ,您是否意识到与孩子一起创作正是了解孩子的大好时机?“妈妈 ,我们一起画画好吗?”“妈有事正忙着呢。”……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情出现 :孩子欢天喜地请求妈妈和自己一块儿创作 ,却遭妈妈婉言拒绝 ,孩子的失望心情可想而知。若妈妈偶尔有事 ,没有兴致参加到孩子的游戏创作中去倒也无妨 ,问题在于有些家长总是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愿给孩子以共同创作的快乐。童心同样有强烈的自尊 ,三两次之后 ,孩子就不愿请求父母做他们不愿做的事 ,去讨父母的嫌。父母不愿意陪孩子一起创作或共同游戏的心态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每一个与他做游戏的人都会是他最喜欢的人。在家里我常和孩子互换角色做游戏,表演生活中的事情。有一次我当孩子,女儿当妈妈,表演吃饭时孩子留恋电视怎么办。“妈妈”(孩子演)走过来对“孩子”(妈妈演)说“好孩子,你看吧,看完了再吃饭,看电视会长知识。”我常阻止孩子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