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霜降的秘密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霜降这天,教师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通过听一听故事、找一找足迹、画一画美景、尝一尝美食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节气,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发展,将霜降的滋味铭刻在其幼小的心灵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意图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人们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时令食品。霜降前后,幼儿园的篱笆院内瓜果飘香,沉甸甸的柿子挂满枝头,点缀在树叶之间,像一个个小灯笼在阳光下闪耀。结合霜降吃柿子的习俗,幼儿开启了与柿子的美好邂逅之旅,从而感受秋日收获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我园幼儿园一日活动改革,我们设制了“幼儿发展水平评估系统”,以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测和评估。它包括“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评估标准” (以下简称“评估标准” )和“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观察记录表” (以下简称“观察记录表” )。“评估标准”是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总目标、“活动区学习活动”的目标及各学科目标制定的,它包括“评估项目”和“评估等级”;“观察记录表”则根据“评估标准”制订,是教师用来在观察幼儿每次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后,对幼儿的每一个发展项目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记录。   一、统一制定…  相似文献   

4.
<正>绘本是幼儿最喜欢的读物,为了激发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在阅读区一角开设了“苗苗编辑部”,以三月份主题活动“图书的世界”为契机,开展“自制图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通过活动让幼儿从了解一本书开始,爱上图书,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5.
户外活动时,一棵大树上的绿果子引发了大六班小朋友的兴趣。这到底是什么果子?孩子们争论不休。在和西红柿、青椒等比对观察后,大家发现,原来绿果子是还没有成熟的柿子!柿事之一观察柿子、画柿子、咏柿子,感受水墨画写意美、古诗韵律美“霜降到,吃柿子。”听了老师讲的这句俗语,孩子们便产生了“霜降是什么时候”“离霜降还有多久啊”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马”之初印象在进入“我是中国娃”主题时,为了给幼儿带来更丰富、更直观的感性经验,我们开展了“民族姐姐来做客”的活动,教师们扮成各个少数民族的姑娘,穿上民族服装,介绍民族风俗,跳民族舞蹈。活动后,幼儿积极地用语言和艺术创作等表达了对少数民族的喜欢。在幼儿的分享中,许多孩子都提到了蒙古族特有的“赛马比赛”“马术运动”,于是教师便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赛马比赛的录像。幼儿看得聚精会神、跃跃欲试,时不时发出感慨和点评。  相似文献   

7.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再过几天就是戏剧节了,这是幼儿最期待的一个活动。剧场的舞台上,有的幼儿准备着展演的节目,有的幼儿准备着演出道具。这时,哗哗提出:“舞台得有个拱门。”幼儿纷纷响应:“有拱门看起来更像演出。”“有的拱门上还挂着灯。”……于是幼儿着手准备为展演的舞台搭个拱门。  相似文献   

8.
楹联 ,写尽了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 ;楹联 ,解析了茫茫宇宙的深刻哲理 ;楹联 ,增添了多彩人生的真情雅兴。我在这里想略表一下妙趣天成的节气联。有一副28字的节气联几乎是传世之作 ,联曰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错无差。春分、秋分两个重要节气及所在月份嵌入联中 ,又道破了闰年的玄机 ,可谓恰到好处。又如有一副24字的楹联 ,嵌入了六大节气 ,语气顺畅 ,如行云流水 ,毫无造作之感。联曰 :天气大寒 ,霜降檐前如小雪 ;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大寒”、“霜降”、“小雪”、“端午”、“清明”、“重阳…  相似文献   

9.
早操活动的创编与指导应突出“趣”和“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组织,教师普遍感到有以下三方面的困难:早操活动创编不知如何体现“趣”与“乐”;幼儿基本动作不知如何融入早操活动中;怎样才能灵活高效地使用器械、场地。  如何解决以上创编中的问题,使早操活动体现“趣”与“乐”,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调整活动方式,给幼儿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融入基本动作训练  幼儿在早操中,普遍都进行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但是幼儿的基本动作达标率不高,主动性不够,并且反复地重复基本动作,对幼儿的体能促进不大。鉴于此,我在早操活动的编排中,给幼儿留出一段自由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0.
肖复兴 《万象》2022,(8):4-5
<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都是两个字,简洁,平和,在所有用动词标识的,比如立春立秋的“立”,夏至冬至的“至”,或处暑的“处”,霜降的“降”,无一不是平和,很客观、中立地表明节气到来的意思,是一种诉说而已。唯一富有动作感和感情色彩的,是惊蛰。一个“惊”字,凸显这个节气的来头与气势与众不同,有一种惊叹的意思在内。  相似文献   

11.
临淄区路山镇中心幼儿园,在幼儿保教中,以“八个一”活动(捏泥、下棋、踢沙包、拍球、剪纸、跳绳、插积木、绘画)为载体,以游戏的形式,把“八个一”活动有机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以活动促发展,以游戏促提高,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体质,而且开拓了幼儿的智力。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幼儿教育》2004,(9):32-32
如果按照在班里的社交地位来划分幼儿,一般说来,在每个班里大约有10%~24%的“受欢迎”幼儿,10%~22%的“被拒绝”幼儿,12%~20%的“被忽略”幼儿,其余的为“一般型”幼儿。“被拒绝”幼儿和“被忽略”幼儿都是“不受欢迎”的幼儿。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这些“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持续下去,不  相似文献   

13.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来源。春夏正是蚊虫肆虐之际。一次“乐吧”游戏结束后,幼儿在“自然小屋”里整理玩具时,发现自己脸上和身上多了好些红点,还伴有阵阵痒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我好像被臭虫咬了,好痒!”“不对,不是臭虫,应该是蚊子。”“会不会是别的小飞虫呢?”探索的欲望在心中“破土而出”,幼儿决定展开一场“驱蚊大作战”。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背景】中班的一次郊游活动,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荷花池,幼儿对荷花、莲蓬的色彩和形态特别感兴趣,滔滔不绝地讨论着,且回来后主动运用水粉、彩铅、油画棒等材料进行相关美术创作。大班新学期开学,我们再带幼儿来到荷花池时,他们一声惊叹:“荷花不见了,莲藕也不见了,荷花池的颜色都变了。”有个女孩说:“还是很美啊。”其他人跟着讨论起来,“这个有点褐色又有点黑的颜色也好看”“莲蓬倒下来的样子好像在弯腰”“我的水粉颜料也有这种颜色”……幼儿的观察和讨论是他们新旧经验的碰撞,也引发了新的探究兴趣和愿望。于是我们借助幼儿的观察经验,选用吹画水墨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引导幼儿对比之前的色彩和形态,体会秋日莲蓬的灰暗色彩、植株形态以及枯萎、残缺的美感,丰富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幼儿经常从事的一种相似性活动,是幼儿在使用符号中逐渐增长能力、提供给幼儿语言和思维活动的一扇窗户,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假装游戏的主客体、内容都具有“符号”性,所以它是一种“符号现象”;“符号象征”使幼儿在“义之所指”与“义之所借”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假装”;它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使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得到了发展,从而也训练了幼儿的象征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了语言和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来源。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期和空间敏感期。他们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结交了“小知己”;他们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常常在活动室小角落或户外小木屋里“窃窃私语”。一次周一返园晨谈时,幼儿聊起周末跟着父母和小伙伴郊游,大家一同搭帐篷,在帐篷里聊天、野餐,共度愉快的周末时光。搭帐篷的经历引得其他幼儿格外羡慕,大家一致要求开展搭帐篷的游戏。教师敏锐意识到搭帐篷游戏恰好满足幼儿当下的动手需求和内心意愿,于是搭帐篷游戏顺势而生。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常见幼儿盲目地跟随他人、跟随群体回答问题的现象。例如,教师问幼儿“有什么心愿”,一个幼儿回答“想变成一只恐龙”,之后其他幼儿大多就说“想变成怪兽”、“想变成奥特曼”、“想变成蜘蛛侠”之类;教师问“绳子可以编成什么网”.一个幼儿删答“足球网”,随后的回答多数局限于“篮球网”、“排球网”、“网球网”等。幼儿的思维活动缺乏创新.往往受别人的影响被囤定在某个小范围内,形成了思维定势。针对幼儿的这种“跟风”现象,笔者就我园的园本课题“幼儿不会提问、不爱提问”的子课题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引导幼儿创编故事的途径,“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打破其思维定势,培养其创新思维。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实践体验才能建构知识和获得经验。我们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成长环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祖辈带养的幼儿成长环境相对封闭,活动内容单一;二是受办园条件限制,幼儿的活动空间相对局限;三是受互联网异化的负面影响,幼儿的活动类型和内容被制约等。受中小学研学活动的经验启示,我们尝试探索具有杭州本土特色的“小伢儿”游学活动,通过其独特的资源载体、活动形式、操作方式,丰富幼儿对杭州生活的美好体验,助力每一名幼儿“美好成长”,这也是我们对杭州“美好教育”的践行与回应。  相似文献   

19.
秦燕  陈彩霞  王宁 《学前教育》2023,(Z1):58-60
<正>中班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现了一片荒地,纷纷提出“好想在这片小空地玩”的想法。于是幼儿共同商量,向幼儿园写了申请书,并成功地“占地为王”。经过多次讨论和协商,幼儿达成共识,将一亩田分为“种植一亩田”“休息一亩田”“游戏一亩田”三部分,由此展开了系列的主题游戏。在“种植一亩田”中,幼儿通过亲手播种,细心记录,采摘品尝,感知着生命与生长的神奇。在为植物捉虫、体检、量身高、搭建网格架、扎栅栏的过程中,责任感也悄然萌芽。  相似文献   

20.
曹文花 《山东教育》2002,(12):30-30,31
在幼儿园里,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幼儿“见义勇为”的表现,是寻求老师保护的武器,更是对老师信任的一种反映。但有些教师对“幼儿的“小报告”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大声斥责,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对幼儿的身心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应寻求一种对待幼儿“小报告”的办法,做到既有利于施教,又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凭多年的教育实践,借此机会提几点建议。一、抓住幼儿打“小报告”的机会,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幼儿打“小报告”是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他想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能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