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比较明显,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加速了乡村生源向城性流失,进而从人才、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影响了乡村振兴。在以上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重点加强教师综合待遇、编制、职称、培养、培训等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切实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吸引、保留和发展乡村教师是一个时代难题。打造共同富裕的乡村教育县域样本需要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乡村骨干教师流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等问题,采取唤醒认知、职后修炼、强化交流和优化环境四大策略,从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能力及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等内容入手,不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省中的县域示范,做好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价值支持、文化支持和信念支持。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师教育》2020,(2):38-44
经历"撤点并校"和"后撤点并校",城满、乡弱、村空的现象涌现,乡村教师数量短缺和能力不足凸显出来。城镇化加速之前的乡村教师居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家""校"都以农村为基础;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教师居住在城镇、工作在农村,"家""校"发生了变化。解决乡村教师难题要基于城镇化、市场经济、社会变迁等时代特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利好政策加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以城乡一体化优势改变乡村教师结构,鼓励"精英"参与。同时加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交出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6.
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在城乡二元体制运行模式下,城乡差异必然带来城乡教育的不同,体现在教师队伍上存在着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两种语境。如何克服乡村教师队伍短板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在切实把握已有政策的困境与问题,正确认识乡村教师属性的基础上,构建适宜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才能发挥政策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形成相对稳定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8.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前景的分析,发现乡村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教师社会资本存量低弱、社会交往处于弱势地位、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当前,城乡差异客观存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缓解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是制度化地将教师留在乡村学校,而是进一步规范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保障每位教师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有信心。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师是乡村儿童和少年的榜样和领路人,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负有更重要的育人使命、文化使命与政治使命。我们要从乡村建设到制度建设、从物质刺激到精神鼓励,甚至要从党的建设、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国家发展等战略高度,制订特别政策,采取坚决措施,建设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评价尺度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以及认同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当代中国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评价尺度建构,应围绕"维度"与"要求"展开,其中"维度"指向评价尺度的框架设计,包括执行成本、执行保障、执行者、群体满意度、执行影响等;"要求"则为维度的具体化或指标化.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执行改进应侧重三个方面,即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政策设计,夯实政策执行的基础;明晰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主体责任,解决主体"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加强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实现其由无序的自发状态向清晰的组织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受到国家重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教不好""招不满""留不住"的现实困境,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强化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诸如提升乡村教师综合待遇,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培养,坚持"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增强乡村认同感;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城乡教师队伍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研究》2017,(1):29-34
乡村教育问题错综复杂,教育政策只有与实际问题相吻合了,才能有效实施。重"标"轻"本"是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症结所在,其中改善条件与待遇是"标",形成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是"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在于创造条件让乡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构建以政府外围支撑为基础,以高校师资培养培训为重点,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媒体宣传为辅助,以乡村教师为中心的五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从而形成"标本兼治"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体系,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对政策的感知与态度是评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试金石,对9600名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和整体素质。由于政策效应的外源性受限、功能发挥的分散性缓释、调节手段的指向性偏移、执行主体的信心性阻滞导致"生活保障""下得去、留得住"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议通过政策功能的引领性启动、政策内容的融通性增力、政策调控的聚力性重置、政策效能的获益式体验等措施实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9,(25)
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在价值认同、专业关怀、人文温暖和制度评价等四个方面作出努力,逐渐探索出了打造结构合理、数量足够、师德高尚、专业精湛、充满活力、具有韧性、适应新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刘渊德 《甘肃教育》2020,(17):22-23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办好乡村教育,关键是要打造一支扎根乡村、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的乡村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学校挤、乡村学校弱的现象日益突出,着力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以往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价重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性评价、轻指导监测的教育性和支持性督导评价的现状,本文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要素,确定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而构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性督导评价结构模型,并根据督导对象与督导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三类对象、四个维度、三级指标、五套工具组合”的督导监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化发展能够大力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助力于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回顾我国当前乡村教师发展的百年成长历程,探究新时代乡村教师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发展及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尽管如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加快推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教师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邓泽民 《职教论坛》2018,(3):81-82,100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十分薄弱,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章从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全专业属性及其形成过程,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路径,并基于这一路径,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从培养、招聘和培训三个方面进行了选择,试图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需求所在,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应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及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