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点,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着力探究,建构科学认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增强科学学习效果。文章以“平面镜成像”复习课为例,立足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阐述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概念.本文以苏科版教材八年级“立方根”教学为例,让学生感受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真实物理”教学是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地,是深度学习理论的物理学科化表达,就是“在真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倡导以“情境与问题-引导与探究-应用与实践”的思路组织教学.以概念课“功”的教学为例,解读“三生课堂”特征和具体实施过程,如“渗透HPS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本质教育”“创设挑战性学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实现概念学习进阶”“单元教学设计使问题和活动结构化”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课标“加强探究实践”的课程理念,针对浙教版初中科学内容,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观察收集类、实验探究类、应用解释类、技术工程类、问题解决类等多种类型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指向概念建构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思维型课堂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为核心,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和思维监控的教学环节促进核心概念进阶,笔者认为概念进阶的本质在于思维进阶,由此梳理初中物理“物质”核心概念,设计“物质的物理属性”概念进阶案例,为落实学生在“物质”一课应发展的核心素养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和提升素养的基础,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概念课教学中存在的轻概念、重练习现象,结合“科学记数法”一课,采用“六学”导引式教学模式进行示范教学展示,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内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概念统摄下的主题教学可以促进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探寻奥运火炬燃烧的奥秘”一课为例,对大概念统摄下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流程展开讨论,从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框架的建构、反思评价表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问题和理解”设计“情境资料和驱动任务”,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概念”等前提下基于自身现有能力,依托已有核心概念和原理预测新物质的性质及其关联知识,设计科学探究实验并实施,对获得真实实验现象等信息进行分析、解释、解决疑惑,创新建构知识模型,形成对新知识的科学理解。本课以“价—类”二维图为桥梁,设计了“自然界中的硫”的科学探究教学实践和探索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生物学“血管”教学中,创设真实进阶情境问题或任务,实施“基于科学史建构模型形成主张、基于真实进阶情境多维度论证、运用科学推理提出创造性见解、运用科学解释解决生物学问题”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经历科学论证和科学解释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教学中,通过情境任务解决和建构概念两条线展开,以农田积水的情境任务的解决导入,经分组验证、创新探究和改进实验完成建构概念,再通过图表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完善概念,最后应用概念,完成生活实例的解决。以不同形式的科学探究实验为依托,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解决生产生活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初中物理“力弹力”教学为例,为学生创设概念建构的情境,搭建概念建构的逻辑主线,深化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拓展概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往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概念教学形同虚实。基于以上背景引入POE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概念教学中进行科学建构概念,形成新概念。为此,本文以初中物理中“摩檫力概念”教学为例,谈POE教学策略在概念教学中的科学建构、以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艳  申洁 《物理教师》2024,(1):52-54+58
教学情境是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情境设计是核心素养与真实课堂连接的重要纽带.本文以获2022年江苏省初中物理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的“升华和凝华”一课为例,分享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开展教学情境设计的过程,并展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已成为深化课堂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将大概念作为学科锚点融入“AI+小学科学”的跨学科教学,为落实核心素养和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动力。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小学科学与大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大概念的层级结构。接着,文章以大概念为核心,以跨学科为载体,构建了大概念统摄下的“AI+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为重要旨归,以KUDB教学目标、主题单元教学内容、活动链式教学活动、证据多元化教学评价为关键要素,包含创设情境、明确问题,理解探究、制定方案,实践应用、优化完善,汇报交流、评价反思四个教学环节。随后,文章以“探寻四季更替的奥秘”为例,阐释了如何开展大概念统摄下的“AI+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最后,文章提出我国基于大概念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建议。文章旨在探索大概念与跨学科教学耦合的实践途径,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聚焦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建构出境脉视角下的“四段十二步”生物学概念教学模型,并以“穿越时空的科学对话”为例,以“预设-生成-发展-评估”为主线,采用“引入概念”“构建概念”“深化概念”和“迁移概念”等策略,形成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的“知识-任务-能力-素养”脉络,说明此模型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基因的表达”单元教学为例,在课标、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单元学习主题,并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结构化,在应用结构化知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减负增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主题.初中数学定理课要提升教学效能,实施“优效教学”,着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为例,建构出初中数学定理课“优效教学”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获得定理——多元表征,理解定理——典例示范,变式训练——变式探究,引申拓展——反思小结,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习惯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抓手,一味抓知识而忽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尤其是在学习抽象的原理概念时,学生往往反映比较枯燥、难理解,更别说关注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建构了。中学教育已经从“传授式教学”进入“素养为本”的教育时代。将知识之于情境,以建构化学模型认知为桥梁,如同盐之于汤而入味。在情境中学生认知和吸纳知识,建构系统的化学认知模型,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应该就是素养为本教学的初衷吧。  相似文献   

19.
曹建军 《物理教师》2023,(11):45-47
基于对比对观察的理解,以初中物理“压强”的教学为例,从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方法、概念建构等方面运用比对观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高效的思维路径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追求。本文以“物体的质量”教学为例,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应用迁移和思维监控等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