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推进氛围、主体身份、实施依据、发展支持等方面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营造了跨界合作、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技能的法律氛围,赋予了学徒制企业主体、学徒主体和师傅主体明确的法律身份,为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特别是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依据,从权责义务出发给予了企业方、学校方、学员方等利益相关者有力的法律支持,既确立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又为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北省发展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框架及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两大体系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即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河北省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框架,并提出了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应该是在政府提供的平台上由个人-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完成的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的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深度融合,应具有一套分级管理和系统合作管理机制,应重视行业协会在立足产业未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和辅助政府进行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操作性人才。现代学徒制教育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有效地提高当下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成果。因此,笔者将在本文探讨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余旺鸿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3,(2):30-35+70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职业精神存在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不够、德技并修尚不充分。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对于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需与时俱进。基于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探讨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路径,树立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并深化德技并修实践,进而促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有助于推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扎实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不断促进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落实,使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高计划"对于现代学徒制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实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完善政府、行业与社会支持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创新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展非学历教育的企业和农村的职业培训,服务终身学习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职业技术领域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顺应产业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而现代学徒制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职业教育中运用学徒制模式意义与价值的探讨,对学徒制在推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具体策略:完善制度和政策法规层面的保障;推动职业技术院校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层面的变革;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深化校企合作;使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切实提升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与洲际集团大中华区共建“洲际惠喑学院”,开设“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一是校企“双主体”协同,实现能力培养与岗位标准的匹配;二是“双导师”合作,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的衔接;三是“双场所”共建,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贯通;四是“双结合”评价,实现技能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已成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大课题。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高质量学徒制框架》和欧盟发布的《欧洲高质量和有效学徒框架》详细阐释了学徒制监管框架、促进高质量学徒制的战略、学徒制的学习和工作条件标准、框架条件标准等,为建立健全国际、区域和各国学徒制框架提供了坚实基础。借鉴国际劳工组织和欧盟的高质量现代学徒制框架,我国应加强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建设;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准;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衡量职业本科教育水平的试金石。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与职业教育特性相背离等问题,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提高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对职业本科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新《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就职业本科教育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国式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25-27
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抓手,必将带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推动我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向完善与成熟。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严肃对待,认真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措施,培养社会需求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典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系统分析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及外部威胁,并据此明确新起点推动实施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对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作出了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不仅要着力解决当代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还要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近现代以来,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学徒制话语的不断输入,影响乃至切断了本土有序传承,造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传统危机。中国传统学徒制在传承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实践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传统资源支持。但这些资源尚处于“冻结”状态,化解中国特色学徒制传统危机需唤醒“被冻结的资源”,进行传统学徒制资源的价值重估、话语重释与实践创新,探索出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助力中国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刘鑫岳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75-80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施行为探寻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法治推进路径提供了契机。现代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在保障教育公平、培养新型农民和打造善治乡村等方面作用明显。当前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面临着无法适应农村“空心化”、办学条件落后、合作匮乏和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总结其困境成因是办学定位模糊、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政府作用发挥有待提升。未来应在法治轨道上从明确办学定位、健全配套制度和全面提升政府投入力度这三个方面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校企共同体”是职业学校和现代企业之间联合创新的人才培养载体,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通过构建实施学徒制的支撑平台、完善实施学徒制的制度体系、建立实施学徒制的标准规范、健全实施学徒制的评价机制,形成实施学徒制的运行模式。以“研究视野国际化、标准体系本土化、质量评价全程化”的理念引领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建设“学徒中心、企业学院、育人共同体”项目支撑体系,形成了现代学徒制“平台支撑,三化引领”育人模式的常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周欢伟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2):17-21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策略,在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我国实行现代学徒制的瓶颈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炼出现代学徒制是根本动力、时代选择和根本保障的论点。然后提出高职院校实现现代学徒制的举措,包括校企文化的融合、校企双方参与教学过程、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机制等,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提供举措。最后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为例,说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