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热点与重要的当下关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概览这一比例的全球水平及对其影响的要素逻辑,可以启发本土实践。全球中等职业学生比例约为22%,这一比例的区域与国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各国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共性与差异性图景,反映出影响这一比例的要素逻辑。经济与文化要素构建了影响该比例的宏观框架,二者互为前提。文化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限定与经济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加以缓解,资源要素对经济、文化、制度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起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可基于对地方经济结构需求与民众诉求的调查,划定适切比例,并辅以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推进其落实。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3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攻坚计划"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两大板块。普通高中教育相对强势,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3.
李红卫 《职教论坛》2012,(27):14-19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为给社会提供充足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近年来西部地区职普比逐年下降,"三州"地区职普比与其所在省份的差距明显,而发展中职教育提高其规模比例对"三州"地区脱贫与巩固脱贫成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影响"三州"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提升的阻力主要有:办学主体层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中职学校的管理、家长的成才观、地方政府迁就民众对普通高中的诉求等。因此,"三州"地区应将中职学校办学主体提升为"以州为主,省级统筹";启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三区三州"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大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与巩固脱贫成效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职普比。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中阶段职普教育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中阶段教育包含普高和中职两类 ;职普教育各自在数量、结构、特征及模式等方面有异有同 ;职普教育协调发展是未来高中阶段教育的必然走势。本文提出职普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6.
职普协调发展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满足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才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职普协调发展保驾护航,但仍存在诸多实践问题。从教育内部看,主要存在部分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能力结构不合理、实践性课程内容脱离工作岗位需求、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从教育外部看,主要存在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在职普协调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要破解上述发展困境,必须进行如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质量,凸显行业企业办学特色;扭转公众认知偏差,提高中职教育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普比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围绕职普比大体相当的争论其背后隐含的是企业、社会、国家对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两者目前并不能很好地平衡.对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执行能否找到一个底线值,从降低中职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出发,是可以从学生、家长这端做些工作的,如果能找到学生、家长从心理接受职普比大体相对执行比例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如大多数(三分之二及以上)人都能接受的一个比例值,则以此为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执行的底线值是可行的.提升职普比从源头上来讲就是要提升学生、家长对中职的升学需求,这可以从初三学生对中职的升学意愿出发,提高其中职升学意愿,并采取各种政策激励措施确保稳固这种升学意愿,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中职招生数,通过提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工资待遇,使中职毕业生更好找工作,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及实训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措施,以吸引更多初中生升中职从而提升职普比.本研究以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及15428名家长的调查为基础,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以期对贫困地区及全国的职教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推动职普协调发展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深刻理解“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可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把握职普关系的“三性”,即矛盾性、整体性与平衡性。在此基础上,从“回归教育本真,推进个体全面发展;缓解学业焦虑,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创新教育模式,提振职教发展后劲”三大维度体认职普协调发展的特殊意义,进而精准把握其价值意涵。在推进职普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借助顶层设计的深化改革、教育实践范式的升级创新、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实现普通化教学,职普相互渗透和融通已经是世界未来发展趋势,能同时提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最接近社会的,中职学 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对口的和专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 量‘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中职学校要在学 生课程的设计的安排上满足社会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将“职 普渗透”教育模式应用到教学中‘为社会提供专业人力资源‘解 决社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就是从过去作为层次的职业教育,向作为类型的职业教育转变,也就是职业教育从原有的教育大体系分离出来,成为与整个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独立体系。但从长远来看,构建作为类型的、与普通教育完全分离的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并不是一种适当的选择。要从深层次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路才是一种重要选择。因此,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是“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真正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一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重要一环;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从深层次破解和纠正歧视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建立“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构建与普通教育既相对分离,但并行不悖、相互融通,又层类交错、有机统一的现代职业高等教育体系框架是建设高质量职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12.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9):11-15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数量的变化,主要与高校扩招、普通高中扩张、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及国家政策导向直接相关。制约中等职教扩招的主要因素在于,现有学校数量、规模变化、师资不足及普通高中的发展。为保证2010年高中阶段的普职规模相当,应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成人学校的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抓好薄弱地区、学校招生工作。从政策角度,应做好初中毕业生分流工作,制定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促进地区、校际合作,深化职教体制、机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阐述将职业教育资源引入初中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职业认知相结合、建立初中劳动教育“普职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着重探讨如何系统开发劳动教育模块化课程资源、建立劳动教育CICP教学模式与综合保障机制,以解决初中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路径模糊、资源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步入较为成熟的轨道,但与国外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沟通的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进一步完善的措施主要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结构;完善学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2017年招生工作方案,从今年起,河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将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试点启动中职学校、优质高中联合办学,遴选一批有条件的中职学校与当地优质普通高中联合举办综合高中试点班,实行职普融通,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分流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此则新闻发出后,许多网媒争相转载。从改革探索的角度看,河南省教育厅能够在政策层面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策一直强调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适比例,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当前,我国正走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的呼声。在笔者看来,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注重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此同时,应当深化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性调整,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分析“普职融通”产生的背景、国内发展现状,从升学、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等方面对中职校实施“普职融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职普融通。现阶段,我国中等层次教育的职普融通并不全面,许多问题呼唤全方位、深层次的职普融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方式缺乏终身教育、生涯教育的意识,课程设置侧重就业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不够;制度上不允许学生在普教和职教间互相流动,不是本质上的融通。职普不融通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职教与普教,承认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证书等值等方面入手,建立职普融通的"立交桥",多渠道探索职普融通的路径,促进职普融通的发展,形成制度,从而为建立健全的职教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开设"普职融通"班,对于学生来说提供了另一条成才的途径,也是其学习生涯的新起点。教师在引导"普职融通"专业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重建学习信心的过程中采用激励教学法特别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