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电火花计时器作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换代产品出现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它配合轨道小车、斜面小车等实验仪器,可以做10多种动力学的定量实验,能把物体运动情况定时地记录在纸带上,国家教委于l993年修订发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物理部分,已采用电火花计时器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配备方案,04年(新课程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实验说明中将“打点计时器”改为“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其原理是利用高压脉冲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2.
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教学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结合伽利略单摆实验的内容,研究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空气阻力的存在是否是影响小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小球在刚性光滑轨道上纯滚动时没有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动力、影响小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的观点,意图突破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理解的局限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物理的先驱伽利略之所以能建立起加速度、惯性的概念以及发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与单摆的振动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而得出的.牛顿在物理学上的光辉成就也是建立在惠更斯、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实验的基础上的.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同样是建立在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等人的实验基础之上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是中学物理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依据 .由于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法 :一、斜面下方的水平面上分别放上毛巾、棉布、平滑的桌面 ,让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小车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依次变大 ,然后让学生假想如果桌面是光滑且足够长的话 ,则小车将一直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 ;二、用气垫导轨近似地验证上述结论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理想斜面实验 .笔者认为 ,第一种方法缺乏创意 ,对学生印象不深 ,第二种方法对学校的实验设施要求较高 (必须有气垫导轨 ) ,而且 ,用气垫导轨无法验证在无摩…  相似文献   

5.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三百年前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科学地想象: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将不会减慢,将快慢不变的行驶下去.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永远运动下去.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  相似文献   

6.
赵素娟 《甘肃教育》2014,(20):106-106
正一、数学实验方面1.对于不便操作的数学实验。在数学课本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数学实验,这些数学实验如果搬到课堂上来做既费时间又由于误差的存在,学生不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结果。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小车下滑的时间"这一课时,笔者制作了如下的课件:选择"开始下滑"按钮,屏幕上的小车开始下滑,同时同步显示下滑所用的时间。下滑结束后可以在屏幕下面的表格中记录小车下滑的高度与对应的下滑时间。选择"复原"按钮,小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屏幕上设置三个滑  相似文献   

7.
1中学教材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表述如下. (1)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相似文献   

8.
1.相遇追及,把握时空 例1 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 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为d=10 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 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 再经过Δt=2.5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 图1 解析:该题中的两个对象为小车和激光束,解题时根 据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正好射到小车上开始到光 束又射到小车上的这段过程,两者运动时间相等、…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倾角小于5°的光滑斜面上研究小球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并大胆的把角度外推到90°得出自由落体的规律.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可以对落体运动精确地"计时"、"定位",直接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本文将介绍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以便师生更好的掌握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2004,(3)
项目名称:工具箱器材--斜坡、小车器材介绍:本套器材是一套多功能的科学课实验器材,由斜板、多用支架、小车、定滑轮、量角器、销轴等部件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不同组合,可以进行“斜板与小车实验”、“定滑轮实验”、“气体反冲实验”、“摆的研究”、“重力与弹簧”等多种实验、探究活动。活动方案:活动一:将斜板固定在支架的三个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形成三种坡度的斜面。将小车靠紧支架后,释放小车,小车会沿着斜面自由下滑,等小车运动停止后,用皮尺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通过测量研究三个坡度与小车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小车在…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大多数教师的教法是:讲述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重点演示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最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课堂平淡无奇,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少.笔者听过几次这节内容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有的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物体由高处滑到水平面上时,水平面粗糙程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有的改进了伽利略斜面实验,使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更直观.但是伽利略是怎么想到将两个斜面对接呢?为什么要先研究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小球会运动到等高点,然后把另一侧斜面倾角变小直至平面  相似文献   

12.
所谓“理想化”,就是有意识地突出研究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在头脑中构思成理想化的研究客体———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用以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和难以实现的实验来进行研究。但在实验过程中,“理想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取得普遍承认的想象实验。“理想化”的产生是以大量的观察、观测和类似的实验为基础的,并最终以实际实验的证实为目标。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中我们就采用了理想化的平面实验。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让它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滑动,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滑动距离。伽利略…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本节课先展示二个似乎矛盾的物理现象.①小车的轮子朝上,用力推小车,小车就运动,停止用力,小车就静止.②小车的轮子朝下,用力使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小车还能继续前进.从而引出历史名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二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的对垒:运动的物体要靠力来维持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使学生一开始就从矛盾的冲突中激起兴奋的火花;接着探究阻力对  相似文献   

14.
1信息技术在课堂讲解和演示中有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实际的体验和直观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因为课堂演示实验要求操作简便、易于观察、时间较短,而有的实验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例如液体和固体的分子扩散现象实验,可以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分子在运动,但这个实验的进行需要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程标准对物理学史的要求(一)力学中有关物理学史的课程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例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例2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3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坟空肠 1.图1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 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相同.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 的摩撼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 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2.如图2所示,物体 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 力为N;如果直接将该 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填“上浮”、“悬浮”或 “一「沉”);从图乙、丙可以看 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气岛岛咒卜 1!1」l口N」!沙·,N 0.1~二I 彭濒澎譬白 图3 乙图 甲 3.如图3所示电路,R.:RZ二5:3.在开关S断开、…  相似文献   

17.
1.实验目的:2.教材中的实验,其原理是:用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小车的3.如图所示,在测得小车通过斜面全程11的平均速度后,若要再测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2的平均速度,应该把.移到SI的中点.4.若图中刻度尺的刻度单位为厘米,秒表的秒针走一圈为3O秒,根据囹中所示的测量数据填写下表.5.本实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些容易取得成功(填‘大’域“小”).6.由实验结果可知,。112。。(填“=”或“一”).某一物体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般,物体在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表示…  相似文献   

18.
1 牛顿第二定律高一物理(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三节、《牛顿第二律》中的演示实验,教材采用夹子夹细绳的方法来控制小车的运动和停止,操作不但繁琐,且难易控制,效果也不佳。我们学校物理实验教师,对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去掉了夹子,采用小车自动停住的方法,使操作变得非常简便。具体改进的做法是:将二套J04263型力学轨道小车(用J2018型斜面小车也可)一高一低放置(轨道都要放平),以提高演示效果。然后,用木块组合(由四块木头钉合而成、像飞机尾巴形状似的)通过轨道小车的夹紧螺钉,将  相似文献   

19.
用如图1所示的斜面测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通过的路程s1和所用时间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所通过的路程s2和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求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所用的时间t3和平均速度v3.几个问题1.实验时,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目的是什么?2.实验中,S2=S3,测得的t2等于t3吗?算…  相似文献   

20.
我校物理实验室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可供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用的平抛轨迹自动描画仪,该仪器通过橡筋将抛体弹出时,抛体能在垂直悬挂的白纸上自动描画出清晰、光滑、准确的平抛轨迹曲线,给平抛运动的分析讲解,快速而令人信服地提供了具体直观的研究对象。做这个实验花费的时间是用打点描轨迹仪器做实验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节省了课堂上大量时间,且实验结果精确,增效减负作用明显,实验教学效果很好。现将该仪器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简介如下。1仪器的构造仪器主要由抛射轨道平台(见图1)、抛48体(见图2)和木夹组成。a.抛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